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音响技术

搭配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发布时间:2007/8/23 0:00:00 访问次数:357

搭配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曾作过一次小小的统计,发现读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器材如何搭配?读者在购置一套器材后,总怀疑它们的配合是否合当。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完全以技术上的“条件”为依据;其中包括两个重点:各器材的输出与输入的条件是否能配合、各器材之间的“身价”是否能配合。前者如:有否将100KΩ阻抗的唱头匹配到47KΩ输入阻抗的前级放大器上;20WRMS输出的功率放大器接了“效率极低”的气垫式喇叭等。后者则考虑各种器材之间是否门当户对,因为音响器材的配合是非常现实的,在各器材之中那一件的性能最差,它就限制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说得俗气一点,就叫“一颗老鼠屎坏一窝粥”。如果全套设备都是名牌、身价颇高,而一只唱头却只是百元廉价品,则高昂的投资等于白费,倒不如将其他设备的钱略为减低,配一只好一点的唱头,反而能有更好的效果。我曾提议按价格的百分比来选配器材,也曾遭到某些人士的反对,认为不可靠。我的看法是基于问这些问题的读者,多半是初入音响之门的新手,能有所依据,以价格的百分比作为参考,不失为一种简单而且相当可靠的办法。当然,各厂牌的价格有上下,各代理商的销售目的不同,并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但总比无据可依,完全听信店员的花言巧语要好得多。当然如果阁下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富有自信与判断力,也就不会再来问我“搭配如何”了。


至于“技术”以外的配搭问题,除非有特殊情形,我很少表示意见。因为我认为这一类的问题非常主观,并不科学。我记得曾有一位日本的音响权威,来此作音响器材的示范介绍,改变机种不同器材的配合,表现出音色的不同变化。此举作为介绍、表演,无可厚非,而在家中使用,一定要认为非如何“配搭”不可,似乎并无必要。因为在作示范表演时,专家会先将音响器材的特性调到与现场非常相配,如果他有意于推销某种厂牌的产品,更可以调到使该产品的声音特别突出、吸引人。而在自己家里,影响声音的因素太多,更难有理想的欣赏室,谈配搭实难有新的准绳。上一期曾谈到欣赏室的比例,本期再谈一些房间和喇叭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这些观念之后,读者各位当可明瞭,许多音响推销员的奢谈技术性质以外的“配搭”是如何的缺少学理根据了!


喇叭摆放位置影响频率特性
立体空间角度决定重播音压


我们都知道,喇叭在设计、测试时,都是以无回响室(Anechoic Chamber)为准绳,使他们所产生的喇叭,在这种测验室内能有平坦的频率响应。问题是我们在使用喇叭时,并不是在无回响室中,而是声音特性常不平坦的客厅、书房里。在这种环境之中,如何能使以无回响室为标准而设计的喇叭,产生良好的效果?一般的房间,对喇叭的低频影响相当大,能使它的输出发生可观的变化。而且喇叭在室内所放的位置,对频率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说明,下面列出一个音响学的公式:
 EgBLPo
 │P│c=────────
   (Rg+Re)Ma4πRSd 
 │P│:距喇叭为R处之音压。
  Eg:扩大器输出电压。
  B:喇叭磁隙中的磁束。
  L:喇叭磁场间隙中的音圈长度。
  Po:空气密度。
  Rg:扩大器输出阻抗。
  Re:喇叭音圈电阻。
  Ma:纸盆及音圈之总质量。
  R:与喇叭之距离。
  Sd:纸盆面积。


读者不必在公式上伤脑筋,在此列出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已。请注意分母中的一个4π代表全部立体空间,相当于将低音喇叭悬挂在空中,它所产生的能量向四面八方辐射。而由于低频不具方向性,所以各方向的音量相同,声波向四方辐射,如果没有阻碍物,它会一直向外传出。无回响室的情形,就是如此。


假设将喇叭放置在一面巨大的墙壁中央,而且喇叭的纸盒与墙壁在同一平面上,则喇叭所工作的空间只有前面一半,后面已完全受墙面所阻挡。所以,辐射的角度也只剩下了一半,立体角度减为2π。回顾前面的公式,分母中的4π变为2π,音压当然也就加倍。


再进一步,如果将喇叭放在两个垂直相交平面的交接位置上(相当于靠墙放在地上。)则辐射角又减少了二分之一,立体角变为π,能量变为四倍。如果将喇叭放在地面靠在墙角上,则立体角减为1/2π,能量增为八倍,较最初的悬挂在空中可以增强9dB的音量。


墙角喇叭大失光辉
单频提升有害无益


不过有一点必需注意,这种理论上的能量增加,只有喇叭的纸盆与界面接近似于在同一平面上,才有效。以声学的观点而言,频率超过500Hz以上,喇叭就不易“接近”界面。在一般的房间里,由于墙壁、家具等的影响,不可能使喇叭仍旧保持在无回响室中的完美特性,而是将原有的平衡完全破坏。而在房间内改变喇叭的位置,往往只会改变喇叭的某一频率,而非全部音频的平均增减。房屋对喇叭频率响应的影响,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无回响室中频率响应非常平直的喇

搭配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曾作过一次小小的统计,发现读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器材如何搭配?读者在购置一套器材后,总怀疑它们的配合是否合当。我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完全以技术上的“条件”为依据;其中包括两个重点:各器材的输出与输入的条件是否能配合、各器材之间的“身价”是否能配合。前者如:有否将100KΩ阻抗的唱头匹配到47KΩ输入阻抗的前级放大器上;20WRMS输出的功率放大器接了“效率极低”的气垫式喇叭等。后者则考虑各种器材之间是否门当户对,因为音响器材的配合是非常现实的,在各器材之中那一件的性能最差,它就限制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说得俗气一点,就叫“一颗老鼠屎坏一窝粥”。如果全套设备都是名牌、身价颇高,而一只唱头却只是百元廉价品,则高昂的投资等于白费,倒不如将其他设备的钱略为减低,配一只好一点的唱头,反而能有更好的效果。我曾提议按价格的百分比来选配器材,也曾遭到某些人士的反对,认为不可靠。我的看法是基于问这些问题的读者,多半是初入音响之门的新手,能有所依据,以价格的百分比作为参考,不失为一种简单而且相当可靠的办法。当然,各厂牌的价格有上下,各代理商的销售目的不同,并不能作为绝对的标准,但总比无据可依,完全听信店员的花言巧语要好得多。当然如果阁下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手,富有自信与判断力,也就不会再来问我“搭配如何”了。


至于“技术”以外的配搭问题,除非有特殊情形,我很少表示意见。因为我认为这一类的问题非常主观,并不科学。我记得曾有一位日本的音响权威,来此作音响器材的示范介绍,改变机种不同器材的配合,表现出音色的不同变化。此举作为介绍、表演,无可厚非,而在家中使用,一定要认为非如何“配搭”不可,似乎并无必要。因为在作示范表演时,专家会先将音响器材的特性调到与现场非常相配,如果他有意于推销某种厂牌的产品,更可以调到使该产品的声音特别突出、吸引人。而在自己家里,影响声音的因素太多,更难有理想的欣赏室,谈配搭实难有新的准绳。上一期曾谈到欣赏室的比例,本期再谈一些房间和喇叭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这些观念之后,读者各位当可明瞭,许多音响推销员的奢谈技术性质以外的“配搭”是如何的缺少学理根据了!


喇叭摆放位置影响频率特性
立体空间角度决定重播音压


我们都知道,喇叭在设计、测试时,都是以无回响室(Anechoic Chamber)为准绳,使他们所产生的喇叭,在这种测验室内能有平坦的频率响应。问题是我们在使用喇叭时,并不是在无回响室中,而是声音特性常不平坦的客厅、书房里。在这种环境之中,如何能使以无回响室为标准而设计的喇叭,产生良好的效果?一般的房间,对喇叭的低频影响相当大,能使它的输出发生可观的变化。而且喇叭在室内所放的位置,对频率响应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说明,下面列出一个音响学的公式:
 EgBLPo
 │P│c=────────
   (Rg+Re)Ma4πRSd 
 │P│:距喇叭为R处之音压。
  Eg:扩大器输出电压。
  B:喇叭磁隙中的磁束。
  L:喇叭磁场间隙中的音圈长度。
  Po:空气密度。
  Rg:扩大器输出阻抗。
  Re:喇叭音圈电阻。
  Ma:纸盆及音圈之总质量。
  R:与喇叭之距离。
  Sd:纸盆面积。


读者不必在公式上伤脑筋,在此列出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已。请注意分母中的一个4π代表全部立体空间,相当于将低音喇叭悬挂在空中,它所产生的能量向四面八方辐射。而由于低频不具方向性,所以各方向的音量相同,声波向四方辐射,如果没有阻碍物,它会一直向外传出。无回响室的情形,就是如此。


假设将喇叭放置在一面巨大的墙壁中央,而且喇叭的纸盒与墙壁在同一平面上,则喇叭所工作的空间只有前面一半,后面已完全受墙面所阻挡。所以,辐射的角度也只剩下了一半,立体角度减为2π。回顾前面的公式,分母中的4π变为2π,音压当然也就加倍。


再进一步,如果将喇叭放在两个垂直相交平面的交接位置上(相当于靠墙放在地上。)则辐射角又减少了二分之一,立体角变为π,能量变为四倍。如果将喇叭放在地面靠在墙角上,则立体角减为1/2π,能量增为八倍,较最初的悬挂在空中可以增强9dB的音量。


墙角喇叭大失光辉
单频提升有害无益


不过有一点必需注意,这种理论上的能量增加,只有喇叭的纸盆与界面接近似于在同一平面上,才有效。以声学的观点而言,频率超过500Hz以上,喇叭就不易“接近”界面。在一般的房间里,由于墙壁、家具等的影响,不可能使喇叭仍旧保持在无回响室中的完美特性,而是将原有的平衡完全破坏。而在房间内改变喇叭的位置,往往只会改变喇叭的某一频率,而非全部音频的平均增减。房屋对喇叭频率响应的影响,实际上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在无回响室中频率响应非常平直的喇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基准电压的提供
    开始的时候,想使用LM385作为基准,HIN202EC...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