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荷泵技术在G类放大器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9/2/9 0:00:00 访问次数:440
1 引言
便携音频应用中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扬声器放大器的供电电压有限。这些音频系统通常采用锂离子(li+)电池供电,输出额定值为3.7 v。虽然3.7 v电源足以保证系统的大多数元件正常工作,但是,为了提供令人满意的声压,扬声器放大器需要更高的供电电压。因此,大多数扬声器放大器的功率级都采用桥接负载配置,以便在扬声器上产生2倍的电源电压。
多数情况下使扬声器电源电压加倍就足以满足要求,但有些应用需要更大的输出功率。例如:压电扬声器(需要较高的电压驱动)或需要较高声压的系统(例如gps设备)。针对这些音频应用的需求,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提升电源电压,通常需要一个单独的dc-dc升压转换器,从而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g类放大器max9730和max9788利用电荷泵提升电源电压,以解决电源电压问题。max9730适用传统的动圈扬声器,而max9788适用于陶瓷扬声器。
2 创新的电荷泵
与标准的5 v放大器相比,max9730和max9788使用电荷泵使输出电平加倍。电荷泵完全集成在放大器内部,仅需两只外部电容,可采用0603微型表面贴封装的电容。集成电荷泵产生幅值与电源电压相等的负电压,使供电电压加倍,最终获得加倍的输出摆幅。
与dc-dc升压转换器不同,电荷泵具有较大的输出阻抗,带负载时会导致负电源跌落。max9730和max9788能够确保电荷泵的输出阻抗足够低,以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传统放大器采用3.7 v供电时,可以向8 ω负载提供700 mw的驱动功率,而max9730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提供1.3 w输出驱动功率。
3 独特的g类技术
由于max9730和max9788用10 v放大器替代便携设备中常见的5 v放大器,保持高效率就成为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虽然d类技术具有高效率并常用于便携设备,但它不符合陶瓷扬声器的驱动要求。设计挑战非常明确——陶瓷扬声器需要其他驱动技术。因此,g类放大器,一种并不知名的放大器技术,由于其完美的适应性被推向市场。
g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ab类放大器,区别在于g类放大器是多路供电电压,而非一路固定电压。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g类架构自动选择合适电源,从而使输出晶体管的压降最低,大大提高效率。g类放大器通常由两路正电源供电,高电源用于输出较高电平,低电源用于输出低电平。
g类放大器max9730和max9788则以独特的方式利用g类技术,它们由电荷泵产生负压,而非高、低正电源。当放大器产生较小的输出信号时,放大器由电池电压和地作为供电电源。这种模式下,器件的工作方式与常见的5 v ab类放大器(图1a)类似。当输出信号超出电源电压时,放大器选择电池电压和负电荷泵输出供电(图1b)。由此,g类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远远高于传统放大器的信号。
max9730和max9788可以确保在两电源之间切换不会产生音频杂音。当输出信号达到vcc和gnd供电所允许的极限时,负电源被自动连接至输出级。这样,输出信号不会在负摆幅侧出现削顶,仍箝位于其正摆幅。为了校正这一点,放大器给负极性输出增加额外的校正信号,如图2所示。分别观察正、负输出时,正半周波形被明显削顶,而负半周存在明显失真。尽管这些信号出现了严重的失真,但却被严格控制,充分利用了该架构的优势。施加到负载上的实际输出信号没有失真。
4 结束语
将g类技术与负压电荷泵相结合,max9730和max9788可为音频设计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大多数内部提供升压的放大器都需要大尺寸电感,而max9730和max9788只需使用两只小尺寸电容即可,有助于节省pcb空间和成本。max9730和max9788利用高效g类架构降低电流消耗,并改进现有设计。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1 引言
便携音频应用中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扬声器放大器的供电电压有限。这些音频系统通常采用锂离子(li+)电池供电,输出额定值为3.7 v。虽然3.7 v电源足以保证系统的大多数元件正常工作,但是,为了提供令人满意的声压,扬声器放大器需要更高的供电电压。因此,大多数扬声器放大器的功率级都采用桥接负载配置,以便在扬声器上产生2倍的电源电压。
多数情况下使扬声器电源电压加倍就足以满足要求,但有些应用需要更大的输出功率。例如:压电扬声器(需要较高的电压驱动)或需要较高声压的系统(例如gps设备)。针对这些音频应用的需求,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提升电源电压,通常需要一个单独的dc-dc升压转换器,从而增加系统的成本和复杂度。
g类放大器max9730和max9788利用电荷泵提升电源电压,以解决电源电压问题。max9730适用传统的动圈扬声器,而max9788适用于陶瓷扬声器。
2 创新的电荷泵
与标准的5 v放大器相比,max9730和max9788使用电荷泵使输出电平加倍。电荷泵完全集成在放大器内部,仅需两只外部电容,可采用0603微型表面贴封装的电容。集成电荷泵产生幅值与电源电压相等的负电压,使供电电压加倍,最终获得加倍的输出摆幅。
与dc-dc升压转换器不同,电荷泵具有较大的输出阻抗,带负载时会导致负电源跌落。max9730和max9788能够确保电荷泵的输出阻抗足够低,以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传统放大器采用3.7 v供电时,可以向8 ω负载提供700 mw的驱动功率,而max9730在同等条件下可以提供1.3 w输出驱动功率。
3 独特的g类技术
由于max9730和max9788用10 v放大器替代便携设备中常见的5 v放大器,保持高效率就成为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虽然d类技术具有高效率并常用于便携设备,但它不符合陶瓷扬声器的驱动要求。设计挑战非常明确——陶瓷扬声器需要其他驱动技术。因此,g类放大器,一种并不知名的放大器技术,由于其完美的适应性被推向市场。
g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ab类放大器,区别在于g类放大器是多路供电电压,而非一路固定电压。随着输入信号幅度的变化,g类架构自动选择合适电源,从而使输出晶体管的压降最低,大大提高效率。g类放大器通常由两路正电源供电,高电源用于输出较高电平,低电源用于输出低电平。
g类放大器max9730和max9788则以独特的方式利用g类技术,它们由电荷泵产生负压,而非高、低正电源。当放大器产生较小的输出信号时,放大器由电池电压和地作为供电电源。这种模式下,器件的工作方式与常见的5 v ab类放大器(图1a)类似。当输出信号超出电源电压时,放大器选择电池电压和负电荷泵输出供电(图1b)。由此,g类放大器的输出信号远远高于传统放大器的信号。
max9730和max9788可以确保在两电源之间切换不会产生音频杂音。当输出信号达到vcc和gnd供电所允许的极限时,负电源被自动连接至输出级。这样,输出信号不会在负摆幅侧出现削顶,仍箝位于其正摆幅。为了校正这一点,放大器给负极性输出增加额外的校正信号,如图2所示。分别观察正、负输出时,正半周波形被明显削顶,而负半周存在明显失真。尽管这些信号出现了严重的失真,但却被严格控制,充分利用了该架构的优势。施加到负载上的实际输出信号没有失真。
4 结束语
将g类技术与负压电荷泵相结合,max9730和max9788可为音频设计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大多数内部提供升压的放大器都需要大尺寸电感,而max9730和max9788只需使用两只小尺寸电容即可,有助于节省pcb空间和成本。max9730和max9788利用高效g类架构降低电流消耗,并改进现有设计。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热门点击
- 利用低成本高速放大器实现灵活的时钟缓冲器
- 关断检流放大器的两种基本方法
- ADI公司推出快速FET运算放大器
- 模拟信号的原理
- 双向放大器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 基于SoC的AC''97技术硬件设计
推荐技术资料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