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USB的传输类型简介

发布时间:2008/12/17 0:00:00 访问次数:507

  usb最初在设计时,是为了能够针对具备如传输率、响应时间以及错误帧错等特性的许多不同外围类型来加以考量的。而其中,4种数据传输能够掌握不同的应用需求。在此,针对不同的外围设备类型与应用,定义了4种传输类型,分别是控制传输(control transfer)、中断传输(interrupt transfer)、批量传输(bulk transfer)以及等时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慢速设备仅支持控制传输与中断传输。表列出了每一种传输类型的特性与使用方式。

  表 usb规范中各种传输类型的特性与使用方式

  基本上针对不同设各的应用特性,应个别地执行中断传输、批量传输或等时传输。并不是都一定要支持这些传输类型,只不过在这之前都须预先执行控制传输,并执行下一章所要介绍的设各列举,以了解这个设各的特性并设置地址。换而言之,也即是每一个设各都须支持控制传输。而在usb 1.x规范时,若pc主机同时连接了多种不同特性的设备时,这4种传输类型就同时分布于1 ms的帧内。至于各种传输类型是如何分配这1 ms的带宽呢?如图1所示,为在1.x规范时,各种传输或设备在总线上分享带宽的情形。

  图1 各种传输类型或设备共享宽带的示意图

  根据第1章所描述的主机控制器的类型(通用式主机控器ui-ic与开放式主机控制器ohc),各种传输所放置的顺序与带宽是略有不同的。以下针对这两种主机控器来分别介绍。

  1.通用式主机控制器uiic

  如图2(a)所示,周期性的传输(如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放置于最前端,后面再紧接着控制传输与批量传输。要特别注意的是,控制传输至少要分配10%的总线带宽,因此周期性的传输最多能使用90%的总线带宽。所以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是以予先声明好的带宽执行于端点描述符中来加以设置。而批量传输才根据整个总线剩下自带宽,随时动态地调整传输速率。因此,不具同步与实时性。

  图2 两种主机控制器的传输排序的差异图

  2.开放式主机控制器0hc

  如图2(b)所示,最前面放置的是非周期性传输,紧接着中间放人周期性传输,至最后才又执行非周期性传输。而如同通用式主机控制器,10%的总线带宽仍须预留外周期性的传输即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也至多能分配90%的总线带宽。如果仍有剩余的带宽,则再另外分配给非周期性传输,如批量传输。

  因此,虽然在这两种主机控制器中,各种传输类型执行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却执行相同的工作。目前,几乎都支持通用式主机控制器。而windows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两种主机控制器。在usb 2.0规范中,新增了新的主机控制器接口。这个ehci(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标准是由intel、compaq、neo、lucent与microsoft等主要的公司所提出的。在这个增强型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规范中,描述了针对usb 2.0的主机控制器的缓存器层接口。此外,也涵盖了介于系统软件与控制器硬件之间的硬件/软件接口的叙述。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usb最初在设计时,是为了能够针对具备如传输率、响应时间以及错误帧错等特性的许多不同外围类型来加以考量的。而其中,4种数据传输能够掌握不同的应用需求。在此,针对不同的外围设备类型与应用,定义了4种传输类型,分别是控制传输(control transfer)、中断传输(interrupt transfer)、批量传输(bulk transfer)以及等时传输(isochronous transfer)。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慢速设备仅支持控制传输与中断传输。表列出了每一种传输类型的特性与使用方式。

  表 usb规范中各种传输类型的特性与使用方式

  基本上针对不同设各的应用特性,应个别地执行中断传输、批量传输或等时传输。并不是都一定要支持这些传输类型,只不过在这之前都须预先执行控制传输,并执行下一章所要介绍的设各列举,以了解这个设各的特性并设置地址。换而言之,也即是每一个设各都须支持控制传输。而在usb 1.x规范时,若pc主机同时连接了多种不同特性的设备时,这4种传输类型就同时分布于1 ms的帧内。至于各种传输类型是如何分配这1 ms的带宽呢?如图1所示,为在1.x规范时,各种传输或设备在总线上分享带宽的情形。

  图1 各种传输类型或设备共享宽带的示意图

  根据第1章所描述的主机控制器的类型(通用式主机控器ui-ic与开放式主机控制器ohc),各种传输所放置的顺序与带宽是略有不同的。以下针对这两种主机控器来分别介绍。

  1.通用式主机控制器uiic

  如图2(a)所示,周期性的传输(如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放置于最前端,后面再紧接着控制传输与批量传输。要特别注意的是,控制传输至少要分配10%的总线带宽,因此周期性的传输最多能使用90%的总线带宽。所以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是以予先声明好的带宽执行于端点描述符中来加以设置。而批量传输才根据整个总线剩下自带宽,随时动态地调整传输速率。因此,不具同步与实时性。

  图2 两种主机控制器的传输排序的差异图

  2.开放式主机控制器0hc

  如图2(b)所示,最前面放置的是非周期性传输,紧接着中间放人周期性传输,至最后才又执行非周期性传输。而如同通用式主机控制器,10%的总线带宽仍须预留外周期性的传输即中断传输与等时传输也至多能分配90%的总线带宽。如果仍有剩余的带宽,则再另外分配给非周期性传输,如批量传输。

  因此,虽然在这两种主机控制器中,各种传输类型执行的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却执行相同的工作。目前,几乎都支持通用式主机控制器。而windows操作系统都支持这两种主机控制器。在usb 2.0规范中,新增了新的主机控制器接口。这个ehci(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标准是由intel、compaq、neo、lucent与microsoft等主要的公司所提出的。在这个增强型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规范中,描述了针对usb 2.0的主机控制器的缓存器层接口。此外,也涵盖了介于系统软件与控制器硬件之间的硬件/软件接口的叙述。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