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接收机原理图设计
发布时间:2008/12/8 0:00:00 访问次数:1051
零中频接收方案具有高集成和低功耗的特点,但是对于本系统来说,由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采用的是不 同于一般通信系统的双相间隔编码,对该码制的解调,如果采用软件处理会大大增加mcu的负担,占用很 多的资源,并且影响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将i、q两路信号首先自身相乘,转换为单 极性信号,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基准电压比较的方法完成信号的a/d转换。优化后的接收部分原理图如 图1所示。
图1 接收设备系统原理图
接收部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 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 路。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 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 信号进行自禾,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 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 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 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零中频接收方案具有高集成和低功耗的特点,但是对于本系统来说,由于接收到的基带信号采用的是不 同于一般通信系统的双相间隔编码,对该码制的解调,如果采用软件处理会大大增加mcu的负担,占用很 多的资源,并且影响系统的实时处理能力。因此,本系统采用了将i、q两路信号首先自身相乘,转换为单 极性信号,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与基准电压比较的方法完成信号的a/d转换。优化后的接收部分原理图如 图1所示。
图1 接收设备系统原理图
接收部分的工作过程如下。
(1)电子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来的信号,获得能量后被激活,开始执行读写器的命令,并将返回的响 应信息以反向散射调制方式发送至读写器的天线。
(2)天线接收信号后,由环形器将电子标签返回的信号传给90°相移功率分配器,将信号分成正交两 路。这两路信号同时送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解调电路进行处理:两路信号分别与两路正交的本振信号混频, 混频后的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滤波器滤波后再次放大,分别送往乘法器进行处理。乘法器对送来的解调 信号进行自禾,使相对于虚地为负极性的脉冲信号翻转为正极性。
(3)两路解调电路分别处理后的信号经相加后再次放大,经电容耦合(去除直流分量)至电压比较器 。
(4)电压比较器将放大后完整的解调信号电压与设定的基准电压比较后,还原成标签返回信号的基带 信号,经过整形后送到编解码电路进行处理。
(5)编解码电路将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并进行crc校验,形成电子标签的卡号等信息,传给mcu 微控制器。
(6)mcu微控制器对接收到的电子标签卡号等信息进行处理。
在本部分电路中为保证解调电路的精确,还用放大器产生了精确的2.5v虚地电压,作为放大、乘法器等 电路的中间电位(虚地)使用,从而保证了接收电路的稳定性。
欢迎转载,信息来源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上一篇:光电系统的构成
上一篇:无线通信接收机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