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显示光电

晶体管实现数字逻辑的方法

发布时间:2007/8/20 0:00:00 访问次数:780


文章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所  杨红伟,吴玉广

摘 要:介绍了双极晶体管实现数字逻辑的方法。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逻辑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进行数模混合,可方便地应用于很多电路。


关键词:数字逻辑;数模混合;正反逻辑;双极晶体管

目前的数字市场上,用CMOS实现的逻辑电路占主导地位,然而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电路以其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进行数模混合等优势,在某些领域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PWM中的数字部分,就是用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逻辑。

1 逻辑分析
在PWM中,为实现逻辑运算以及各种优先级别不同的保护,设计的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首先我们由电路框图来分析此数字部分的逻辑功能:

图1中A,B,C,D,E,CLK各信号,经与门、或门,最终成为RS触发器R端与S端的触发信号。作 为此数字逻辑最为重要的部分,RS触发器的功能用真值表描述如表1所示。

将A,B,C,D,E,CLK各信号看成事件,最后 一个三或门体现了6个事件的优先级,CLK,D信号优先级最高,E信号次之,A信号、B信号、C信号优先级最低。优先级的不同,决定了A,B,C,D,E诸信号不同的功用,优先级最高的CLK,D,E信号可作为使能端或故障保护端。

2 数字逻辑的实现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在保证功能、性能的情况下,尽量用简化门实现所需的逻辑功能。在本电路中,或门用基准与管子射极耦合或2个管子直接进行射极耦合来实现;反相器仅用1个管(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用二极管进行线与、线或;RS触发器由2对管子和1个或门组成,其中一对管子用来输出(Q1n+1),另一对用来完成记忆功能。管极电路图如图2所示。

分析管级电路可知:R2,R3,T3,T4构成1个或门,signalC,signalB分别从T3,T4的基极输入。CLK 经过T5反向,并在R′和signalC,signalB相或;signalA通过T2,T1传输,B+C通过R4和signalA相与,之后又与Q1n进行线或,得到S1;T10,T11,T12,R7构成或门,输出S2;T6与T7,T8与T9构成2个或门,或门的输入完全相同,S2与R′相与作为或门的一个输入,另一个输入为signalD;2个或门的输出,1个(Q1n)反馈到T11输入端,另一个(Q1n+1)与CLK信号相或,作为T13,T14组成的或门的输入信号;OUT为最后的输出信号。
用逻辑表达式描述如下: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门级电路与管级电路一致。
从上例中可以看到,数字电路并非基本逻辑门之间的简单连接。逻辑图中,信号A,B,C,D,CLK同时作为多个门的输入信号,但是在管级电路中,每经过1个或门,输出信号就融合所有的输入信号,所以对于同一信号,并不需要那么多输入端。另外,同一种基本逻辑门电路均可用2种逻辑符号表示他的逻辑功能。对于逻辑电路本身来说,这 2种逻辑符号是等效的,可以互换。
例如逻辑图中,在晶体管电路中,即运用了正反逻辑互换。
如上所述,在管级电路中,尽量使用或门,巧妙地运用正反逻辑,可使电路简化。

3 模拟验证
为了验证逻辑电路的设计是否正确,用ORCAD进行了模拟,图3即为模拟结果。

双极晶体管电路不同于MOS电路,其高低电平是相对的,加信号时一定要考虑信号电位,否则不能正常驱动三极管,造成逻辑失真。
逻辑要求:

S=AB+AC+D+E
    OUT=Qn+1+CLK+D
由图3的模拟结果可见,CLK信号,D信号或E信号为高,OUT信号必为高(OUT=Qn+1+CLK+D);B信号为高(R=0),AB或AC为高(S=1),OUT为高(Qn+1=1);若A信号、D信号、E信号均为低(S=0),则OUT信号保持原来状态(Qn+1=Qn)。C信号与B信号的分析相同。
模拟波形图验证了RS触发器的功能及整个数字逻辑设计的正确性。

4 结 语
用双极晶体管来实现数字逻辑,首先要熟悉基本的逻辑电路,并灵活运用简化门、正反逻辑、线与、线或,从而使电路简化。此外,信号的电平对于驱动后续电路,实现正确逻辑功能也很重要,设计时需要仔细考虑。在集成电路中,还要根据电流的大小设计恒流源、双极晶体管发射极面积、合适的基准源;为了使电路速度大大提高,用SCT(肖特基箝位晶体管)代替一般双极晶体管,多用ECL门电路等。
由于双极晶体管实现的逻辑电路具有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实现数模混合等特点,其在某些领域中的地位不可替


文章作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所  杨红伟,吴玉广

摘 要:介绍了双极晶体管实现数字逻辑的方法。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逻辑电路简单、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进行数模混合,可方便地应用于很多电路。


关键词:数字逻辑;数模混合;正反逻辑;双极晶体管

目前的数字市场上,用CMOS实现的逻辑电路占主导地位,然而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电路以其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进行数模混合等优势,在某些领域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PWM中的数字部分,就是用双极晶体管实现的数字逻辑。

1 逻辑分析
在PWM中,为实现逻辑运算以及各种优先级别不同的保护,设计的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

首先我们由电路框图来分析此数字部分的逻辑功能:

图1中A,B,C,D,E,CLK各信号,经与门、或门,最终成为RS触发器R端与S端的触发信号。作 为此数字逻辑最为重要的部分,RS触发器的功能用真值表描述如表1所示。

将A,B,C,D,E,CLK各信号看成事件,最后 一个三或门体现了6个事件的优先级,CLK,D信号优先级最高,E信号次之,A信号、B信号、C信号优先级最低。优先级的不同,决定了A,B,C,D,E诸信号不同的功用,优先级最高的CLK,D,E信号可作为使能端或故障保护端。

2 数字逻辑的实现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在保证功能、性能的情况下,尽量用简化门实现所需的逻辑功能。在本电路中,或门用基准与管子射极耦合或2个管子直接进行射极耦合来实现;反相器仅用1个管(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用二极管进行线与、线或;RS触发器由2对管子和1个或门组成,其中一对管子用来输出(Q1n+1),另一对用来完成记忆功能。管极电路图如图2所示。

分析管级电路可知:R2,R3,T3,T4构成1个或门,signalC,signalB分别从T3,T4的基极输入。CLK 经过T5反向,并在R′和signalC,signalB相或;signalA通过T2,T1传输,B+C通过R4和signalA相与,之后又与Q1n进行线或,得到S1;T10,T11,T12,R7构成或门,输出S2;T6与T7,T8与T9构成2个或门,或门的输入完全相同,S2与R′相与作为或门的一个输入,另一个输入为signalD;2个或门的输出,1个(Q1n)反馈到T11输入端,另一个(Q1n+1)与CLK信号相或,作为T13,T14组成的或门的输入信号;OUT为最后的输出信号。
用逻辑表达式描述如下: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门级电路与管级电路一致。
从上例中可以看到,数字电路并非基本逻辑门之间的简单连接。逻辑图中,信号A,B,C,D,CLK同时作为多个门的输入信号,但是在管级电路中,每经过1个或门,输出信号就融合所有的输入信号,所以对于同一信号,并不需要那么多输入端。另外,同一种基本逻辑门电路均可用2种逻辑符号表示他的逻辑功能。对于逻辑电路本身来说,这 2种逻辑符号是等效的,可以互换。
例如逻辑图中,在晶体管电路中,即运用了正反逻辑互换。
如上所述,在管级电路中,尽量使用或门,巧妙地运用正反逻辑,可使电路简化。

3 模拟验证
为了验证逻辑电路的设计是否正确,用ORCAD进行了模拟,图3即为模拟结果。

双极晶体管电路不同于MOS电路,其高低电平是相对的,加信号时一定要考虑信号电位,否则不能正常驱动三极管,造成逻辑失真。
逻辑要求:

S=AB+AC+D+E
    OUT=Qn+1+CLK+D
由图3的模拟结果可见,CLK信号,D信号或E信号为高,OUT信号必为高(OUT=Qn+1+CLK+D);B信号为高(R=0),AB或AC为高(S=1),OUT为高(Qn+1=1);若A信号、D信号、E信号均为低(S=0),则OUT信号保持原来状态(Qn+1=Qn)。C信号与B信号的分析相同。
模拟波形图验证了RS触发器的功能及整个数字逻辑设计的正确性。

4 结 语
用双极晶体管来实现数字逻辑,首先要熟悉基本的逻辑电路,并灵活运用简化门、正反逻辑、线与、线或,从而使电路简化。此外,信号的电平对于驱动后续电路,实现正确逻辑功能也很重要,设计时需要仔细考虑。在集成电路中,还要根据电流的大小设计恒流源、双极晶体管发射极面积、合适的基准源;为了使电路速度大大提高,用SCT(肖特基箝位晶体管)代替一般双极晶体管,多用ECL门电路等。
由于双极晶体管实现的逻辑电路具有输出电流大、驱动能力强、易于实现数模混合等特点,其在某些领域中的地位不可替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按钮与灯的互动实例
    现在赶快去看看这个目录卞有什么。FGA15N120AN...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