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初学园地

串扰的模型描述

发布时间:2008/10/20 0:00:00 访问次数:507

  要准确地分析和仿真串扰,首先必须用一个好的模型去描述它。通常用两种模型来模拟耦合传输线的串扰。

  第一种是将相互耦合的两条传输线描述成一个差分对。根据耦合传输线的理论,奇模阻抗、偶模阻抗、奇模相速度和偶模相速度这4个参数就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差分对的所有效应,这种模型的精确度高,参数少,模型带宽和理想无耗传输线的带宽一样。如图1所示,ads软件中即采用这种方式来描述耦合微带线的.

  另一种广泛应用的模型是运用刀节集总电路模型来近似。要知道,理想无耗传输线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称为传输线一阶模型的等效电路来近似。那么,耦合传输线的两条传输线就可以分别用这种一阶模型来描述,它们之间的耦合则用互容和互感来描述。如图3所示,耦合传输线用刀节这样的等效电路来近似,每节长度为△z,n越大,近似程度就越好。l为单条传输线每节的自感;c为其对地电容;lm为它们之间的互感;cm为互容。

  图1 ads中耦合微带线的参数

  图2 耦合传输线的总节集总元件等效电路

  对于一对均匀的传输线来讲,l、c、lm 和cm沿线都是均匀分布的。那么,为了方便描

  述取

  式中,lo和co分别为单条传输线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对于非对称耦合传输线,两条线的参数也不一样;lmo和cmo分别为单位长度互感和互容。

  两条耦合传输线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用上面的4个参数(非对称结构为6个)来描述它,但pcb上经常会有很多条传输线相互影响,比如总线,也可以扩展上述模型,但会变得相当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呢?

  4条微带线并行排列,如图3所示左为其横截面图,根据上面的模型描述,c11、c22、c33和c44分别为单位长度微带线与地之间的自电容,cij=cji(i≠j)为每对微带线之间的单位长度互容;右为顶视图,类似地,l11、l22、l33和l44分别为每条微带线单位长度自感,lij=lji(i≠j)为每对微带线之间的单位长度互感。

  图3 四条平行耦合微带线的等效电路

  图3中的参数包含了一组传输线间的所有信息,为了便于数学计算,将这些参数构成两个矩阵:

  式中,cio为传输线i的对地电容;cij为传输线i、j之间的互电容。

  电容矩阵和电感矩阵联合起来包含了一组传输线间相互耦合的全部信息,据此可以计算多导体传输线系统中各种情况下的串扰。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要准确地分析和仿真串扰,首先必须用一个好的模型去描述它。通常用两种模型来模拟耦合传输线的串扰。

  第一种是将相互耦合的两条传输线描述成一个差分对。根据耦合传输线的理论,奇模阻抗、偶模阻抗、奇模相速度和偶模相速度这4个参数就可以完全描述一个差分对的所有效应,这种模型的精确度高,参数少,模型带宽和理想无耗传输线的带宽一样。如图1所示,ads软件中即采用这种方式来描述耦合微带线的.

  另一种广泛应用的模型是运用刀节集总电路模型来近似。要知道,理想无耗传输线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称为传输线一阶模型的等效电路来近似。那么,耦合传输线的两条传输线就可以分别用这种一阶模型来描述,它们之间的耦合则用互容和互感来描述。如图3所示,耦合传输线用刀节这样的等效电路来近似,每节长度为△z,n越大,近似程度就越好。l为单条传输线每节的自感;c为其对地电容;lm为它们之间的互感;cm为互容。

  图1 ads中耦合微带线的参数

  图2 耦合传输线的总节集总元件等效电路

  对于一对均匀的传输线来讲,l、c、lm 和cm沿线都是均匀分布的。那么,为了方便描

  述取

  式中,lo和co分别为单条传输线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对于非对称耦合传输线,两条线的参数也不一样;lmo和cmo分别为单位长度互感和互容。

  两条耦合传输线的各种问题都可以用上面的4个参数(非对称结构为6个)来描述它,但pcb上经常会有很多条传输线相互影响,比如总线,也可以扩展上述模型,但会变得相当复杂,那么,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呢?

  4条微带线并行排列,如图3所示左为其横截面图,根据上面的模型描述,c11、c22、c33和c44分别为单位长度微带线与地之间的自电容,cij=cji(i≠j)为每对微带线之间的单位长度互容;右为顶视图,类似地,l11、l22、l33和l44分别为每条微带线单位长度自感,lij=lji(i≠j)为每对微带线之间的单位长度互感。

  图3 四条平行耦合微带线的等效电路

  图3中的参数包含了一组传输线间的所有信息,为了便于数学计算,将这些参数构成两个矩阵:

  式中,cio为传输线i的对地电容;cij为传输线i、j之间的互电容。

  电容矩阵和电感矩阵联合起来包含了一组传输线间相互耦合的全部信息,据此可以计算多导体传输线系统中各种情况下的串扰。

  欢迎转载,信息来自维库电子市场网(www.dzsc.co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FU-19推挽功放制作
    FU-19是国产大功率发射双四极功率电二管,EPL20...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