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音响技术

专用延时器与混响器的调控技巧

发布时间:2007/8/20 0:00:00 访问次数:724

来源:慧聪网音响灯光行业频道


延时器与混响器是模拟室内声场声音信号特性的专用设备。在录音节目制作中,延时器和混响器可以在模拟的艺术声场中传递时间、空间、方位、距离等重要信息,并且可以制作某些特殊效果。延时器与混响器工作性质属于心理声学范畴,其调控技巧属于音响美学范畴。可以这样说,延时器和混响器是炮制艺术声场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正因为如此,延时器与混响器的使用就比其它声处理设备复杂和灵活多变。为了使初学者对延时器与混响器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有必要先谈谈室内声场,介绍室内声学的基本概念和与人的听觉的关系,以便于理解后面叙述的工作原理和调控技巧。


一、室内声场中的声音


无论教学、音乐厅、剧场,还是大型演播室乃至小型录音室,凡是室内听音环境中,所存在的声能量都是由三部分声音组合成的,如图1所示。图中A为直达声,或称为没有受到干扰的原始声,B为早期反向声,或称为邻近表面最初反射声。C为混响声,或称为滞后扩散反射声。这是从几何声学角度,运用假想直线表示声传播走向和路径的假定声线方式。其实,声音并不是走直线的。


在经过10~20ms时间(T1)间隔之后,从邻近表面来的早期反射声到达听音点,这是第一次反射声。再晚一点时间,间隔T2之后到达听音点的是第二次反射声。然后是T3,第三次反射声。或许还会有从其它邻近反射面反射来的声音,我们称这部分声音为早期反射声,通常早期反射声在35ms内就完成了,见图2中B。在早期反射声之后20~50ms左右的时间为混响进入时间。随着时间的推延,声波辐射到无数的反射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射声。这时反射声变得非常绸密,几乎彼此重叠而分不清各自的成分,我们把这部分乱七八糟、无法分辨的滞后反射声,称为混响声。


有一条从左至右的曲线,这条曲线是混响建立到截止的全过程。当混响从进入到稳定状态,即最大值后,逐渐衰减直到消失为零,这个过程称为混响过程,但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混响时间。从统计声学的理论角度来说,混响时间的表征房间声学特性的客观参量。它的测量办法是从声压最大值开始,衰减60dB时所用时间长度的多少来表明混响时间的。那么,在T60之后还有一段混响时间为什么不包括在内呢?因为T60这段曲线比较陡,而T60后面的曲线比较平,这样计算说不准确了。


此外,曲线画法与以往表示混响声的画法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室内混响并不是在早期反射声后先出现一段时间空白才突然出现的。混响的建立是在无规则声扩散中渐进的,通过这条曲线可以表示混响的建立、保持和衰落过程。


室内声场中的直达声、早期反射声、混响声中任何一部分声音都有自身的作用及对整个声场构成不同的影响。这说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二、室内声场与听觉


1、人耳对声音方位、距离高度的感知


正常人的双耳对声场中的声音有感知和判断作用。这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的两重反映。首先是对声源有横向定位(水平定位)的感知和判断能力。例如,人对低频声源的左、中、右定位感知,主要是依靠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差判断的;而且人对声源的距离定位(纵向定位)也有感知和判断能力。这主要依靠直达声和近次反射声及混响声的感知比例来判断。


例如,直达声强,反射声和混响声弱,在直达声比例大时即可判断为距离近;而直达声比例小时,清晰度明显降低,就可判断为距离远。再次,人对声音的高度定位(仰角定位),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判断作用。高度定位是运用两耳听觉的频谱差下意识地判断出的。例如,由于抑角的不同,对人耳即感知不同的频响特性曲线,在与正前方听到的音色印象作比较后就可确定仰角。一般人耳可判断100∠至200∠高度的声音位置。


2、哈斯(HAAS)效应与声音定位


哈斯是德国科学家,他于1930年发表了一篇“领先效应”的文章。通过这个公认的理论,可以说明人是怎样感知声源位置的。首先,在35ms内,人的听觉由于大脑抑制作用是不能判别时间差的。因此,在直达声与早期反射声分别到达人耳后,人不能感知几个分立的声音,而是只感知为一个声音。由于这种瞬时融和效应,直达声与早期反射声的叠加,使人感觉到声音得到了加强,并且声音清楚。而当两个声音的时间差超过35ms~50ms时,情况就不同了。人耳虽不能把两个声音分辨开,但已经可以感觉到。当时间差大于50ms后,人就能感到明显的回声效果了。如图3a所示,在听音者的前方,水平放置的两只扬声器以听音者为中轴线,当扬声器L与R同时以同一频率、同一响度放音时,听者者会产生幻象声源位置,感到声音在中间位置。如果如图3b所示,此时将一侧扬声器的声音用延时器给以大于35ms的延时,听音者会感到声象位置偏向播放直达声一侧的扬声器。这种效应即为领先效应。换句话说,由于听觉的先入为主的感知作用,使听音者双耳产生的幻象声源位置偏离中心声象位置,而判断为声音

来源:慧聪网音响灯光行业频道


延时器与混响器是模拟室内声场声音信号特性的专用设备。在录音节目制作中,延时器和混响器可以在模拟的艺术声场中传递时间、空间、方位、距离等重要信息,并且可以制作某些特殊效果。延时器与混响器工作性质属于心理声学范畴,其调控技巧属于音响美学范畴。可以这样说,延时器和混响器是炮制艺术声场必不可少的主要设备。正因为如此,延时器与混响器的使用就比其它声处理设备复杂和灵活多变。为了使初学者对延时器与混响器的工作性质有所了解,有必要先谈谈室内声场,介绍室内声学的基本概念和与人的听觉的关系,以便于理解后面叙述的工作原理和调控技巧。


一、室内声场中的声音


无论教学、音乐厅、剧场,还是大型演播室乃至小型录音室,凡是室内听音环境中,所存在的声能量都是由三部分声音组合成的,如图1所示。图中A为直达声,或称为没有受到干扰的原始声,B为早期反向声,或称为邻近表面最初反射声。C为混响声,或称为滞后扩散反射声。这是从几何声学角度,运用假想直线表示声传播走向和路径的假定声线方式。其实,声音并不是走直线的。


在经过10~20ms时间(T1)间隔之后,从邻近表面来的早期反射声到达听音点,这是第一次反射声。再晚一点时间,间隔T2之后到达听音点的是第二次反射声。然后是T3,第三次反射声。或许还会有从其它邻近反射面反射来的声音,我们称这部分声音为早期反射声,通常早期反射声在35ms内就完成了,见图2中B。在早期反射声之后20~50ms左右的时间为混响进入时间。随着时间的推延,声波辐射到无数的反射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射声。这时反射声变得非常绸密,几乎彼此重叠而分不清各自的成分,我们把这部分乱七八糟、无法分辨的滞后反射声,称为混响声。


有一条从左至右的曲线,这条曲线是混响建立到截止的全过程。当混响从进入到稳定状态,即最大值后,逐渐衰减直到消失为零,这个过程称为混响过程,但这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混响时间。从统计声学的理论角度来说,混响时间的表征房间声学特性的客观参量。它的测量办法是从声压最大值开始,衰减60dB时所用时间长度的多少来表明混响时间的。那么,在T60之后还有一段混响时间为什么不包括在内呢?因为T60这段曲线比较陡,而T60后面的曲线比较平,这样计算说不准确了。


此外,曲线画法与以往表示混响声的画法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真正的室内混响并不是在早期反射声后先出现一段时间空白才突然出现的。混响的建立是在无规则声扩散中渐进的,通过这条曲线可以表示混响的建立、保持和衰落过程。


室内声场中的直达声、早期反射声、混响声中任何一部分声音都有自身的作用及对整个声场构成不同的影响。这说是我们下面要讨论的问题。


二、室内声场与听觉


1、人耳对声音方位、距离高度的感知


正常人的双耳对声场中的声音有感知和判断作用。这包括了生理和心理的两重反映。首先是对声源有横向定位(水平定位)的感知和判断能力。例如,人对低频声源的左、中、右定位感知,主要是依靠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差判断的;而且人对声源的距离定位(纵向定位)也有感知和判断能力。这主要依靠直达声和近次反射声及混响声的感知比例来判断。


例如,直达声强,反射声和混响声弱,在直达声比例大时即可判断为距离近;而直达声比例小时,清晰度明显降低,就可判断为距离远。再次,人对声音的高度定位(仰角定位),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判断作用。高度定位是运用两耳听觉的频谱差下意识地判断出的。例如,由于抑角的不同,对人耳即感知不同的频响特性曲线,在与正前方听到的音色印象作比较后就可确定仰角。一般人耳可判断100∠至200∠高度的声音位置。


2、哈斯(HAAS)效应与声音定位


哈斯是德国科学家,他于1930年发表了一篇“领先效应”的文章。通过这个公认的理论,可以说明人是怎样感知声源位置的。首先,在35ms内,人的听觉由于大脑抑制作用是不能判别时间差的。因此,在直达声与早期反射声分别到达人耳后,人不能感知几个分立的声音,而是只感知为一个声音。由于这种瞬时融和效应,直达声与早期反射声的叠加,使人感觉到声音得到了加强,并且声音清楚。而当两个声音的时间差超过35ms~50ms时,情况就不同了。人耳虽不能把两个声音分辨开,但已经可以感觉到。当时间差大于50ms后,人就能感到明显的回声效果了。如图3a所示,在听音者的前方,水平放置的两只扬声器以听音者为中轴线,当扬声器L与R同时以同一频率、同一响度放音时,听者者会产生幻象声源位置,感到声音在中间位置。如果如图3b所示,此时将一侧扬声器的声音用延时器给以大于35ms的延时,听音者会感到声象位置偏向播放直达声一侧的扬声器。这种效应即为领先效应。换句话说,由于听觉的先入为主的感知作用,使听音者双耳产生的幻象声源位置偏离中心声象位置,而判断为声音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基准电压的提供
    开始的时候,想使用LM385作为基准,HIN202EC...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