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其它综合

工作原理

发布时间:2008/9/19 0:00:00 访问次数:498

  hx108-2 am收音机为七管中波调幅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采用全硅管标准二级中放电路,用两支二极管正向压降稳压电路,稳定从变频、中频到低放的工作电压,不会因为电池电压降低而影响接收灵敏度,使收音机仍能正常工作。图5为hx108—2 am收音机的工作方框图。

  1.工作方框图

  图5 调幅收音机工作方框图

  2,工作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工作特点采用了“变频”措施。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选出某电台的信号后,送入变频级,将高频已调制信号的载频降低成一个固定的中频(对各电台信号均相同),然后经中频放大、检波、低放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hx108-2 am收音机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前置低频放大级和功率放大级组成,装配图如图7所示。其中v8,v9,(in4148)组成1.3 v±0.1 v稳压,固定变频级,一中放级、二中放级、低放级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以保持灵敏度。v4三极管的pn结用做检波。r1,r4,r6,r1o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下面对原理图中各级工作电路作简要说明。

  (1)输入回路

  输入回路也称为调谐回路,它由磁棒天线、调谐线圈和c1-a组成。磁棒具有聚集无线电波的作用,并在变压器b1的初级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也是变压器b1的铁心。调谐线圈与调谐电容c1-a组成并联谐振电路,通过调节c1-a,使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欲接收电台的信号频率相同。这时,该电台的信号将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b1,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强,经b1耦合,将选择出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电路。由于其他电台的信号及干扰信号的频率不等于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因而在bt初级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弱,可被抑制掉,从而达到选择电台的作用。对调谐回路要求效率高、选择性适当、波段覆盖系数适当,在波段覆盖范围内电压传输系数均匀。

  (2)变频级

  变频级由v1管承担,它的作用是把接收到的已调高频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得到465 khz固定中频。它由变频电路、本振电路和选频电路组成。变频电路是利用了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混频的,因此变频管静态工作点选得很低,让发射结处于非线性状态,以便进行频率变换。由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电台信号户经b1耦合进入变频放大器vt的基极,同时本振电路的本振信号f2 (f2≡f1+465 khz)经c3耦合进入混频放大器v1的发射极,户与彡在混频放大器vt中实现混频,在v1集电极输出得到一系列新的混频信号,其中只有f2一f1=465 khz的中频信号可以通过b3中周的选频电路(并联谐振)并得到信号放大,而其他混频信号则被抑制掉。

  本振电路是一个共基组自激振荡电路,b2的初级线圈与ct:组成并联谐振回路,经vt放大的本振输出信号,通过b2次级耦合到初级,形成正反馈,实现自激振荡,得到稳幅的彡本振信号。本振信号频率户与预接收信号频率户通过双联可调电容ct来实现频率差始终保持为465 khz。

  选频电路由中周(黄、白、黑)完成,中周的中频变压器初级线圈和其并联电容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圃定为465 khz,同时作为本级放大器的负载。只有当本级放大器输出465 khz中频信号时,才能在选频电路中产生并联谐振,使本级放大器的负载阻抗达到最大,从而得到中频信号的选频放大。对于其他频率信号,通过选频电路的阻抗很小,几乎被短路抑制掉。选频放大后的465 khz中频信号经中频变压器耦合到下一级输入。

  在调谐时,本机振荡频率必须与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同时改变,才能保证变频后得到的中频信号频率始终为465 khz,这种始终使本机振荡频率比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高465 khz的方法称为统调或跟踪。要达到理想的统调必须使用两组容量不同,片子的形状不同的双联可调电容。实际中,常常使用两组容量相同的双联可调电容,在振荡回路和谐振回路中增加垫整电容和补偿电容,做到三点统调。即在整个波段范围内,找高、中、低三个频率点,做到理想统调,其余各点只是近似统调。三点

  hx108-2 am收音机为七管中波调幅袖珍式半导体收音机,采用全硅管标准二级中放电路,用两支二极管正向压降稳压电路,稳定从变频、中频到低放的工作电压,不会因为电池电压降低而影响接收灵敏度,使收音机仍能正常工作。图5为hx108—2 am收音机的工作方框图。

  1.工作方框图

  图5 调幅收音机工作方框图

  2,工作原理

  超外差收音机的主要工作特点采用了“变频”措施。输入回路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中选出某电台的信号后,送入变频级,将高频已调制信号的载频降低成一个固定的中频(对各电台信号均相同),然后经中频放大、检波、低放等一系列处理,最后推动扬声器发出声音。

  hx108-2 am收音机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由输入回路、变频级、中放级、检波级、前置低频放大级和功率放大级组成,装配图如图7所示。其中v8,v9,(in4148)组成1.3 v±0.1 v稳压,固定变频级,一中放级、二中放级、低放级的基极电压,稳定各级工作电流,以保持灵敏度。v4三极管的pn结用做检波。r1,r4,r6,r1o分别为v1,v2,v3,v5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11为v6,v7;功放级的工作点调整电阻,r8为中放的agc电阻,b3,b4,b5为中周(内置谐振电容),既是放大器的交流负载又是中频选频器。该机的灵敏度,选择性等指标靠中频放大器保证。b6,b7为音频变压器,起交流负载及阻抗匹配的作用。

  下面对原理图中各级工作电路作简要说明。

  (1)输入回路

  输入回路也称为调谐回路,它由磁棒天线、调谐线圈和c1-a组成。磁棒具有聚集无线电波的作用,并在变压器b1的初级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时也是变压器b1的铁心。调谐线圈与调谐电容c1-a组成并联谐振电路,通过调节c1-a,使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与欲接收电台的信号频率相同。这时,该电台的信号将在并联谐振回路中发生谐振,使b1,初级两端产生的感生电动势最强,经b1耦合,将选择出的电台信号送入变频级电路。由于其他电台的信号及干扰信号的频率不等于并联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因而在bt初级两端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弱,可被抑制掉,从而达到选择电台的作用。对调谐回路要求效率高、选择性适当、波段覆盖系数适当,在波段覆盖范围内电压传输系数均匀。

  (2)变频级

  变频级由v1管承担,它的作用是把接收到的已调高频信号与本机振荡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得到465 khz固定中频。它由变频电路、本振电路和选频电路组成。变频电路是利用了三极管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混频的,因此变频管静态工作点选得很低,让发射结处于非线性状态,以便进行频率变换。由输入调谐回路选出的电台信号户经b1耦合进入变频放大器vt的基极,同时本振电路的本振信号f2 (f2≡f1+465 khz)经c3耦合进入混频放大器v1的发射极,户与彡在混频放大器vt中实现混频,在v1集电极输出得到一系列新的混频信号,其中只有f2一f1=465 khz的中频信号可以通过b3中周的选频电路(并联谐振)并得到信号放大,而其他混频信号则被抑制掉。

  本振电路是一个共基组自激振荡电路,b2的初级线圈与ct:组成并联谐振回路,经vt放大的本振输出信号,通过b2次级耦合到初级,形成正反馈,实现自激振荡,得到稳幅的彡本振信号。本振信号频率户与预接收信号频率户通过双联可调电容ct来实现频率差始终保持为465 khz。

  选频电路由中周(黄、白、黑)完成,中周的中频变压器初级线圈和其并联电容组成并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圃定为465 khz,同时作为本级放大器的负载。只有当本级放大器输出465 khz中频信号时,才能在选频电路中产生并联谐振,使本级放大器的负载阻抗达到最大,从而得到中频信号的选频放大。对于其他频率信号,通过选频电路的阻抗很小,几乎被短路抑制掉。选频放大后的465 khz中频信号经中频变压器耦合到下一级输入。

  在调谐时,本机振荡频率必须与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同时改变,才能保证变频后得到的中频信号频率始终为465 khz,这种始终使本机振荡频率比输入回路的谐振频率高465 khz的方法称为统调或跟踪。要达到理想的统调必须使用两组容量不同,片子的形状不同的双联可调电容。实际中,常常使用两组容量相同的双联可调电容,在振荡回路和谐振回路中增加垫整电容和补偿电容,做到三点统调。即在整个波段范围内,找高、中、低三个频率点,做到理想统调,其余各点只是近似统调。三点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罗盘误差及补偿
    造成罗盘误差的主要因素有传感器误差、其他磁材料干扰等。...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