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液晶屏产品知识及相关技术
发布时间:2008/9/2 0:00:00 访问次数:537
摘要:介绍lcd的分类、选型、背光及一些指标,详细讨论触屏的类别和具体实现。
一、概述
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88年被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它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既具有晶体所具有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所特有的流动性。一般可分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类。显示应用领域使用的是热致液晶,温度低了,出现结晶,温度高了,就变成液体。液晶显示器件(lcd)所标注的存储温度指的就是呈现液晶态的温度范围。液晶由于它的各向异性而具有电光效应,尤其是具有扭曲向列效应和超扭曲效应,因此,可以制造出不同类型的显示器件,可直接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便携显示功能的产品。液晶显示器件诞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产品已经更新了四代。目前扭曲向列型液晶(tn)即将被淘汰,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型(tft)已经成熟普及。铁电型(felcd)和多稳态型液晶显示(mlcd)开始出现,其产品寿命大约为10,000至15,000个小时。
二、常用液晶屏分类
液晶显示器件有以下特点:①低压微功耗;②平板型结构;③被动显示(不怕光冲刷、无眩光,不刺激人眼);④显示信息量大(像素小);⑤易于彩色化(一般使用滤色法和干涉法,使其在色谱上得到准确的复现);⑥无电磁辐射和x射线(利于信息保密,对人体安全);⑦长寿命(液晶背光寿命有限,不过可更换背光部分)。
几种常见液晶类型的原理。
(1) tn(twist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液晶。将涂有透明导电层的两片玻璃基板间夹上一层正介电异向性液晶,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排列方向在上下玻璃之间连续扭转90°。然后上下各加一偏光片,底面加上反光片,基本就构成了tn型液晶。
(2) stn(super tn)型液晶,跟tn型结构大体相同,只不过液晶分子扭曲180°,还可以扭曲210°或270°等,特点是电光响应曲线更好,可以适应更多的行列驱动。
(3) tn或stn型液晶,一般是对液晶盒施加电压,达到一定电压值,对行和列进行选择,出现“显示”现象,所以行列数越多,要求驱动电压越高,因此往往tn或stn型液晶要求有较高的正极性驱动电压或较低的副极性电压,也因为如此,tn和stn型液晶难以做成高分辨率的液晶模块。
(4) dstn(double stn)液晶,上下屏分别由两个数据通道传送数据,由于很多液晶屏内部增加了驱动电源的变换部分,所以无需外部输入高驱动电压,通常可以实现单电源供电。stn(dstn)液晶只可以实现伪彩色(一般人眼可以分辨218色即262144色,所以达到218色和超过218色的被称之为真彩色,否则称之为伪彩色)显示,可以实现vga、svga等一些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构成它们的矩阵方式是无源矩阵,每个像素实际上是个无极电容,容易出现串扰现象,从而不能显示真正的活动图像。
(5) tft(thin film transistor)为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在每个像素点上设计一个场效应开关管,这样就容易实现真彩色、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件。现在的tft型液晶一般都实现了18bit以上的彩色(218色),在分辨率上,已经实现vga(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sxga(1280×1024)甚至uxga(1600×1200)。
液晶显示模块(lcd module)简称“lcm”,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三、选型注意事项
液晶屏的选型包括lcd类型、品牌与价格、供货、分辨率与尺寸、温度与亮度、接口方式等关键指标。常见液晶分为以下几类:段式、字符型和图形点阵。段式液晶的每字为8段组成,即8字和一点,只能显示数字和部分字母,如要显示其他少量字符、汉字,需要厂家将所要显示的内容固化在指定的位置。字符型液晶用于显示字符和数字的,也可用上述方法显示少量字符、汉字。
tn类液晶用于生产字符型液晶模块;stn(dstn)类液晶模块一般为中小型,既有单色的,也有伪彩色的;tft类液晶,则从小到大都有,基本上为真彩色显示模块。除了tft类液晶外,一般小液晶屏都内置控制器,直接提供mpu接口;而大中液晶屏,要想控制其显示,都需要外加控制器。
动态显示汉字和图形需要选择图形点阵式液晶,如果使用单片机控制(控制能力有限),可选择640×480以下的单色、320×240以下的伪彩色;如果使用pc、ipc,只要有液晶显示部分或外加显示控制,就可选择不带内置控制器的单色、伪彩
摘要:介绍lcd的分类、选型、背光及一些指标,详细讨论触屏的类别和具体实现。
一、概述
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88年被奥地利植物学家发现。它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既具有晶体所具有的各向异性造成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所特有的流动性。一般可分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类。显示应用领域使用的是热致液晶,温度低了,出现结晶,温度高了,就变成液体。液晶显示器件(lcd)所标注的存储温度指的就是呈现液晶态的温度范围。液晶由于它的各向异性而具有电光效应,尤其是具有扭曲向列效应和超扭曲效应,因此,可以制造出不同类型的显示器件,可直接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便携显示功能的产品。液晶显示器件诞生至今不过二十多年,产品已经更新了四代。目前扭曲向列型液晶(tn)即将被淘汰,超扭曲向列型(stn)和有源矩阵型(tft)已经成熟普及。铁电型(felcd)和多稳态型液晶显示(mlcd)开始出现,其产品寿命大约为10,000至15,000个小时。
二、常用液晶屏分类
液晶显示器件有以下特点:①低压微功耗;②平板型结构;③被动显示(不怕光冲刷、无眩光,不刺激人眼);④显示信息量大(像素小);⑤易于彩色化(一般使用滤色法和干涉法,使其在色谱上得到准确的复现);⑥无电磁辐射和x射线(利于信息保密,对人体安全);⑦长寿命(液晶背光寿命有限,不过可更换背光部分)。
几种常见液晶类型的原理。
(1) tn(twist nematic)即扭曲向列型液晶。将涂有透明导电层的两片玻璃基板间夹上一层正介电异向性液晶,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排列方向在上下玻璃之间连续扭转90°。然后上下各加一偏光片,底面加上反光片,基本就构成了tn型液晶。
(2) stn(super tn)型液晶,跟tn型结构大体相同,只不过液晶分子扭曲180°,还可以扭曲210°或270°等,特点是电光响应曲线更好,可以适应更多的行列驱动。
(3) tn或stn型液晶,一般是对液晶盒施加电压,达到一定电压值,对行和列进行选择,出现“显示”现象,所以行列数越多,要求驱动电压越高,因此往往tn或stn型液晶要求有较高的正极性驱动电压或较低的副极性电压,也因为如此,tn和stn型液晶难以做成高分辨率的液晶模块。
(4) dstn(double stn)液晶,上下屏分别由两个数据通道传送数据,由于很多液晶屏内部增加了驱动电源的变换部分,所以无需外部输入高驱动电压,通常可以实现单电源供电。stn(dstn)液晶只可以实现伪彩色(一般人眼可以分辨218色即262144色,所以达到218色和超过218色的被称之为真彩色,否则称之为伪彩色)显示,可以实现vga、svga等一些较高的分辨率,但由于构成它们的矩阵方式是无源矩阵,每个像素实际上是个无极电容,容易出现串扰现象,从而不能显示真正的活动图像。
(5) tft(thin film transistor)为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在每个像素点上设计一个场效应开关管,这样就容易实现真彩色、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件。现在的tft型液晶一般都实现了18bit以上的彩色(218色),在分辨率上,已经实现vga(640×480)、svga(800×600)、xga(1024×768)、sxga(1280×1024)甚至uxga(1600×1200)。
液晶显示模块(lcd module)简称“lcm”,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
三、选型注意事项
液晶屏的选型包括lcd类型、品牌与价格、供货、分辨率与尺寸、温度与亮度、接口方式等关键指标。常见液晶分为以下几类:段式、字符型和图形点阵。段式液晶的每字为8段组成,即8字和一点,只能显示数字和部分字母,如要显示其他少量字符、汉字,需要厂家将所要显示的内容固化在指定的位置。字符型液晶用于显示字符和数字的,也可用上述方法显示少量字符、汉字。
tn类液晶用于生产字符型液晶模块;stn(dstn)类液晶模块一般为中小型,既有单色的,也有伪彩色的;tft类液晶,则从小到大都有,基本上为真彩色显示模块。除了tft类液晶外,一般小液晶屏都内置控制器,直接提供mpu接口;而大中液晶屏,要想控制其显示,都需要外加控制器。
动态显示汉字和图形需要选择图形点阵式液晶,如果使用单片机控制(控制能力有限),可选择640×480以下的单色、320×240以下的伪彩色;如果使用pc、ipc,只要有液晶显示部分或外加显示控制,就可选择不带内置控制器的单色、伪彩
上一篇:基于CPLD的LED显示控制板
上一篇:LCD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