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音响技术

音响器材的主观评价方法

发布时间:2007/8/15 0:00:00 访问次数:528

专业音响


音响器材主观评价是在环境、节目可控制的条件下用听的方法对器材特点进行的评价。对于音响器材,它是指标测量所不能代替的。仅就单台器材进行主观评价常常会有困难,所以通常是用标准器材或在多台器材之间进行比较,以得到对响度、频率范围、音调平衡、空间分布、质量和不均匀性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感受与评价结果。这里所要讨论的主观评价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供发烧友们参考。


1、环境


器材的主观评价应当在设计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在实际使用的环境中进行。家庭用的音响、专业音响都应当在其各自工作的环境下做出实验。


2、评价人员


按一般要求,参加测评的人员应由5-9名有经验的人组成,并要考虑他们中的性别、年龄、专长等结构。


3、器材安装


参加实验的设备都应该是类似于实际工作条件下所使用的,其安装和摆放位置都要与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4、声级控制


把实验声级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对正确评价,实际工作条件下,高频、中频、低频的平衡,畸变、瞬态响应等时是很重要的。最高的声级并不表示应当达到实验系统的最大功率容量,过高的声级在评价中是有害的,但声级太低又会失去许多声音的细节。如果是评价音乐放音系统,适当的声级应控制在75-95dB之间。


5、环境噪声


听音实验应该引进相应于器材实际工作条件的环境噪声,并有与之相当的声级和频谱。一般家庭用器材测评,环境噪声应在42-45dB左右,频率范围主要在100-3000 Hz之间。


6、信号源和节目材料


实验中使用的信号源要有符合使用的功率或电平,节目要保证有足够的频段和振幅。听音乐的器材还应当包括典型的单件乐器、合奏音乐与歌曲等节目,构成适当的实验评价材料。


7、评价指标


制定评价指标应以通常的项目为准,有特殊要求时再增减项目或改变指标体系。各国的音响测评项目并不统一,我国在音质评价上分为明亮-灰暗、丰满-干瘪、清晰-浑浊、平衡-不平衡、柔和-尖硬、结实有力-虚软无力、真实-不真实7个项目,立体声评价分为立体感、空间感、临场感3个项目,总体评价包括自然感、氛围感、整体感、单声道兼容性4项,按0-10进行评分。在测评前,参加测评的人员应就评价项目的含义取得共识,通过聆听标准系统的测试节目,明确评价的大体标准。


8、基准系统


使用基准系统进行评价,必须事先对系统进行严格校正,可由专家小组调整到大家认可的程度,有条件时应当记录基准系统的实际输出频谱和失真情况,作为参考。与基准系统比较使用盲听方法,并用适当方法进行器材切换指示,由实验人员独立作出评价,秘密投票。对投票结果处理应当使用适当的、大家公认的统计方法。


9、多台比较系统


用待测器材与多台器材间的两两比较,应考虑所有参测的器材有相似的基本指标,做价格定位测评时也可参考相应同档次中的器材。参测的器材事先要由专家小组认可,并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涵盖多数物理指标相近又各有特点的器材,从中评价待测器材的倾向性。其实验的方法与第8中相同。


10、相对听音位置效率


因为听音位置不同,音箱的相对响度效率、相对声场定位是不同的,应采取适当方法,避免因不良的听音位而造成评价偏差。


11、频率范围


用于测试的节目的频率范围要能完全涵盖待测器材的频率范围,并有适当超出,由此保证可靠的测评结果。


12、允许功率容量


它是指可闻失真出现时的输出功率,是描述大动态放音的主要指标。一般Hi-Fi系统,在声级控制条件范围内,应有足够的允许功率容量作为保证。


13、频率响应


放音系统在听感上的频率均衡是必须保证的,这与音色评价并不矛盾,而且是音乐质感的基础。


它在听音实验中是最需要经验的测评项目之一,也与听音者的偏好有一定关系,但设计完善的测评方案,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统计方法,消除听音者的偏好产生的影响。


14、非线性畸变


主观测评听到的畸变是全系统的总体畸变,所以除测评-参评器材外的其它器材,性能要求要更高一些,以将测评器材本身的畸变和失真强调出来。另外,也可用不同质量等次的同类器材进行听音实验来决定。


15、瞬态响应


不良的瞬态响应会导致不清晰的颤动放音,使音乐和语言失去原有特征。在测评中常用听脉冲声的方法进行,从输出声的迅速上升和下降的偏差来描述测评器材的瞬态特性。通常实用上采取试听钢琴、木板声或其它有很快上升、下降特性的声音的重放来判断。具有不均匀频率响应的器材,常呈现不良的瞬态响应,在一些频段上的声音上升和下降不清楚,含有颤动声,如果低频段有峰值,在重发的低频声中会出现很大

专业音响


音响器材主观评价是在环境、节目可控制的条件下用听的方法对器材特点进行的评价。对于音响器材,它是指标测量所不能代替的。仅就单台器材进行主观评价常常会有困难,所以通常是用标准器材或在多台器材之间进行比较,以得到对响度、频率范围、音调平衡、空间分布、质量和不均匀性等因素的综合效应感受与评价结果。这里所要讨论的主观评价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供发烧友们参考。


1、环境


器材的主观评价应当在设计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在实际使用的环境中进行。家庭用的音响、专业音响都应当在其各自工作的环境下做出实验。


2、评价人员


按一般要求,参加测评的人员应由5-9名有经验的人组成,并要考虑他们中的性别、年龄、专长等结构。


3、器材安装


参加实验的设备都应该是类似于实际工作条件下所使用的,其安装和摆放位置都要与实际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4、声级控制


把实验声级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对正确评价,实际工作条件下,高频、中频、低频的平衡,畸变、瞬态响应等时是很重要的。最高的声级并不表示应当达到实验系统的最大功率容量,过高的声级在评价中是有害的,但声级太低又会失去许多声音的细节。如果是评价音乐放音系统,适当的声级应控制在75-95dB之间。


5、环境噪声


听音实验应该引进相应于器材实际工作条件的环境噪声,并有与之相当的声级和频谱。一般家庭用器材测评,环境噪声应在42-45dB左右,频率范围主要在100-3000 Hz之间。


6、信号源和节目材料


实验中使用的信号源要有符合使用的功率或电平,节目要保证有足够的频段和振幅。听音乐的器材还应当包括典型的单件乐器、合奏音乐与歌曲等节目,构成适当的实验评价材料。


7、评价指标


制定评价指标应以通常的项目为准,有特殊要求时再增减项目或改变指标体系。各国的音响测评项目并不统一,我国在音质评价上分为明亮-灰暗、丰满-干瘪、清晰-浑浊、平衡-不平衡、柔和-尖硬、结实有力-虚软无力、真实-不真实7个项目,立体声评价分为立体感、空间感、临场感3个项目,总体评价包括自然感、氛围感、整体感、单声道兼容性4项,按0-10进行评分。在测评前,参加测评的人员应就评价项目的含义取得共识,通过聆听标准系统的测试节目,明确评价的大体标准。


8、基准系统


使用基准系统进行评价,必须事先对系统进行严格校正,可由专家小组调整到大家认可的程度,有条件时应当记录基准系统的实际输出频谱和失真情况,作为参考。与基准系统比较使用盲听方法,并用适当方法进行器材切换指示,由实验人员独立作出评价,秘密投票。对投票结果处理应当使用适当的、大家公认的统计方法。


9、多台比较系统


用待测器材与多台器材间的两两比较,应考虑所有参测的器材有相似的基本指标,做价格定位测评时也可参考相应同档次中的器材。参测的器材事先要由专家小组认可,并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涵盖多数物理指标相近又各有特点的器材,从中评价待测器材的倾向性。其实验的方法与第8中相同。


10、相对听音位置效率


因为听音位置不同,音箱的相对响度效率、相对声场定位是不同的,应采取适当方法,避免因不良的听音位而造成评价偏差。


11、频率范围


用于测试的节目的频率范围要能完全涵盖待测器材的频率范围,并有适当超出,由此保证可靠的测评结果。


12、允许功率容量


它是指可闻失真出现时的输出功率,是描述大动态放音的主要指标。一般Hi-Fi系统,在声级控制条件范围内,应有足够的允许功率容量作为保证。


13、频率响应


放音系统在听感上的频率均衡是必须保证的,这与音色评价并不矛盾,而且是音乐质感的基础。


它在听音实验中是最需要经验的测评项目之一,也与听音者的偏好有一定关系,但设计完善的测评方案,可以通过适当的评价统计方法,消除听音者的偏好产生的影响。


14、非线性畸变


主观测评听到的畸变是全系统的总体畸变,所以除测评-参评器材外的其它器材,性能要求要更高一些,以将测评器材本身的畸变和失真强调出来。另外,也可用不同质量等次的同类器材进行听音实验来决定。


15、瞬态响应


不良的瞬态响应会导致不清晰的颤动放音,使音乐和语言失去原有特征。在测评中常用听脉冲声的方法进行,从输出声的迅速上升和下降的偏差来描述测评器材的瞬态特性。通常实用上采取试听钢琴、木板声或其它有很快上升、下降特性的声音的重放来判断。具有不均匀频率响应的器材,常呈现不良的瞬态响应,在一些频段上的声音上升和下降不清楚,含有颤动声,如果低频段有峰值,在重发的低频声中会出现很大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基准电压的提供
    开始的时候,想使用LM385作为基准,HIN202EC...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