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LS技术综述和应用探讨
发布时间:2008/8/14 0:00:00 访问次数:487
摘要报告了t-mpls技术发展的现状。首先描述了t-mpls产生的背景,然后给出了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以及t-mpls与mpls的主要区别。接着介绍了t-mpls的标准化情况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最后对t-mpls的设备形态和在网络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传送mpls(t-mpls)是为了适应运营商对分组传送网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mpls技术。t-mpls基于已经广泛应用的ip/mpls技术和标准,提供了一种简化的面向连接的实现方式。t-mpls去掉了mpls中与面向连接应用无关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对于传送网非常重要的一些功能。
目前,itu-t正在对t-mpls进行标准化,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基于电信网络的体系架构。t-mpls的许多设计思想在传统的sdh网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运营商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来运营和管理现有网络。因此,可以认为t-mpls是成熟的tdm传送网运营机制和可靠的分组网技术(mpls)的有机结合。另外,t-mpls对mpls的主要改进,如双向lsp、端到端lsp保护和强大的oam机制等,将实现对传送网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使用,从而实现网络运营成本的降低。
1、t-mpls产生的背景
运营商需要不断改进其网络以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以太网、ipvpn、voip、iptv和tripleplay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这些新业务在为运营商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对运营商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1]:
(1)pstn向ngn的演进策略。
(2)满足未来分组业务需求的网络架构的选择。
(3)如何提高网络的效率、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4)如何协调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
(5)在网络演进的同时如何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主要运营商的网络和业务都开始了向分组化的演进。通信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融合的承载网络将是基于ip/mpls技术。但是许多运营商认为目前的ip/mpls网络成本太高,特别是运营成本。因为ip/mpls网络技术过于复杂,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和维护的难度很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技能。
针对ip/mpls网络存在的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了分组传送网的概念。基于对现有sdh传送网的信赖和运营经验,运营商对分组传送网的需求包括[1]:
(1)高扩展性:能够满足网络长期发展的需求。
(2)成本优势:只有成本上的优势才可以实现广泛的部署。
(3)透明性:可以透明传送各种业务信号。
(4)安全性:包括网络本身的安全性和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障。
(5)高可靠性:满足传送网设备99.999%的可用率,具有快速保护和恢复机制。
(6)qos保障:具有可预测和可控的网络与业务性能。
(7)多业务支持能力:支持对多业务的承载,从而降低网络的整体成本。
(8)易于维护和管理:减少人工现场操作的需求,降低对维护和管理人员的要求。
(9)互通性好:便于实现多厂商和多运营商的互联互通。
(10)继承性:需要能够与现有sdh传送网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提供对tdm业务的有效传送。
基于对分组传送网的上述需求,从而就产生了t-mpls:一种基于mpls、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与mpls不同,t-mpls不支持无连接模式,实现上要比mpls更简单,更易于运行和管理[2]。t-mpls取消了mpls中与l3和ip路由相关的功能特性,其设备实现将满足运营商对低成本和大容量的下一代分组网络的需求。t-mpls沿袭了现有基于电路交换传送网的思想,采用与其相同的体系架构、管理和运行模式。t-mpls将用于未来运营商分组化的传送网中。
2、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
t-mpls继承了现有sdh传送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可以满足未来分组化业务传送的需求。t-mpls采用与sdh类似的运营方式,这一点对于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和管理系统,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由于t-mpls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涉及ip路由方面的功能,因此t-mpls的实现要比ip/mpls简单,包括设备实现和网络运营方面。t-mpls最初主要是定位于支持以太网业务,但事实上它可以支持各种分组业务和电路业务,如ip/mpls、sdh和oth等。t-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使用mpls的一个功能子集。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包括[2]:
(1)t-mpls的转发方式采用mpls的一个子集:t-mpls的数据平面保留了mpls的必要特征,以便实现与mpls的互联互通。
(2)传送网的生存性:t-mpls支持传送网所具有的保护恢复机制,包括1+1、1:1、环网保护和共享网状网恢复等[6]。mpls的frr机制由于要使用lsp聚合功能而没有被采纳。
(3)传送网的oam机制:t-mpls参考y.1711定义的mplsoam机制,延用在其他传送网中广泛使用的oam概念和机制,如连通性校验、告警抑制和远端缺陷指示等。
(4)t-mpls控制平面:初期t-mpls将使用管理平
摘要报告了t-mpls技术发展的现状。首先描述了t-mpls产生的背景,然后给出了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以及t-mpls与mpls的主要区别。接着介绍了t-mpls的标准化情况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最后对t-mpls的设备形态和在网络中的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
传送mpls(t-mpls)是为了适应运营商对分组传送网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mpls技术。t-mpls基于已经广泛应用的ip/mpls技术和标准,提供了一种简化的面向连接的实现方式。t-mpls去掉了mpls中与面向连接应用无关的功能,同时增加了对于传送网非常重要的一些功能。
目前,itu-t正在对t-mpls进行标准化,其基本思想是采用基于电信网络的体系架构。t-mpls的许多设计思想在传统的sdh网络中已经被广泛应用,运营商也是基于这种思想来运营和管理现有网络。因此,可以认为t-mpls是成熟的tdm传送网运营机制和可靠的分组网技术(mpls)的有机结合。另外,t-mpls对mpls的主要改进,如双向lsp、端到端lsp保护和强大的oam机制等,将实现对传送网资源的有效控制和使用,从而实现网络运营成本的降低。
1、t-mpls产生的背景
运营商需要不断改进其网络以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以太网、ipvpn、voip、iptv和tripleplay等新业务层出不穷。这些新业务在为运营商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对运营商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1]:
(1)pstn向ngn的演进策略。
(2)满足未来分组业务需求的网络架构的选择。
(3)如何提高网络的效率、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4)如何协调传统业务和新业务的发展?
(5)在网络演进的同时如何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成本?
为了迎接这些挑战,主要运营商的网络和业务都开始了向分组化的演进。通信业界普遍认为未来融合的承载网络将是基于ip/mpls技术。但是许多运营商认为目前的ip/mpls网络成本太高,特别是运营成本。因为ip/mpls网络技术过于复杂,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和维护的难度很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技能。
针对ip/mpls网络存在的上述问题,业界提出了分组传送网的概念。基于对现有sdh传送网的信赖和运营经验,运营商对分组传送网的需求包括[1]:
(1)高扩展性:能够满足网络长期发展的需求。
(2)成本优势:只有成本上的优势才可以实现广泛的部署。
(3)透明性:可以透明传送各种业务信号。
(4)安全性:包括网络本身的安全性和对用户数据的安全保障。
(5)高可靠性:满足传送网设备99.999%的可用率,具有快速保护和恢复机制。
(6)qos保障:具有可预测和可控的网络与业务性能。
(7)多业务支持能力:支持对多业务的承载,从而降低网络的整体成本。
(8)易于维护和管理:减少人工现场操作的需求,降低对维护和管理人员的要求。
(9)互通性好:便于实现多厂商和多运营商的互联互通。
(10)继承性:需要能够与现有sdh传送网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提供对tdm业务的有效传送。
基于对分组传送网的上述需求,从而就产生了t-mpls:一种基于mpls、面向连接的分组传送技术。与mpls不同,t-mpls不支持无连接模式,实现上要比mpls更简单,更易于运行和管理[2]。t-mpls取消了mpls中与l3和ip路由相关的功能特性,其设备实现将满足运营商对低成本和大容量的下一代分组网络的需求。t-mpls沿袭了现有基于电路交换传送网的思想,采用与其相同的体系架构、管理和运行模式。t-mpls将用于未来运营商分组化的传送网中。
2、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
t-mpls继承了现有sdh传送网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又可以满足未来分组化业务传送的需求。t-mpls采用与sdh类似的运营方式,这一点对于大型运营商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的网络运营和管理系统,减少对员工的培训成本。由于t-mpls的目标是成为一种通用的分组传送网,而不涉及ip路由方面的功能,因此t-mpls的实现要比ip/mpls简单,包括设备实现和网络运营方面。t-mpls最初主要是定位于支持以太网业务,但事实上它可以支持各种分组业务和电路业务,如ip/mpls、sdh和oth等。t-mpls是一种面向连接的网络技术,使用mpls的一个功能子集。t-mpls的主要功能特征包括[2]:
(1)t-mpls的转发方式采用mpls的一个子集:t-mpls的数据平面保留了mpls的必要特征,以便实现与mpls的互联互通。
(2)传送网的生存性:t-mpls支持传送网所具有的保护恢复机制,包括1+1、1:1、环网保护和共享网状网恢复等[6]。mpls的frr机制由于要使用lsp聚合功能而没有被采纳。
(3)传送网的oam机制:t-mpls参考y.1711定义的mplsoam机制,延用在其他传送网中广泛使用的oam概念和机制,如连通性校验、告警抑制和远端缺陷指示等。
(4)t-mpls控制平面:初期t-mpls将使用管理平
上一篇:二层、三层、四层交换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