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通信网络

EPON技术简介

发布时间:2008/6/16 0:00:00 访问次数:533

  epon技术由ieee 802.3 efm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年6月,ieee 802.3efm工作组发布了epon标准——ieee 802.3ah(2005年并入ieee 802.3-2005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相结合,在无源光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e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在点到多点的pon中以太网帧的tdm接入。此外,epon还定义了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以实现必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 nm,上行1310 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px-10 u/d和1000 base-px-20 u/d两种pon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 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 gbit/s)。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图1示意了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利用其下行广播的传输方式,epon定义了广播llid(llid=0xff)作为单拷贝广播(scb)信道,用于高效传输下行视频广播/组播业务。epon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oam功能,提供一种诸如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控制等管理链路的运行机制,用于管理、测试和诊断已激活oam功能的链路。此外,ieee 802.3-2005还定义了特定的机构扩展机制,以实现对oam功能的扩展,并用于其他链路层或高层应用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相对于bpon和gpon,epon协议简单,对光收发模块技术指标要求低,因此系统成本较低。另外,它继承了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强、对ip数据业务适配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高速internet接入、语音、iptv、tdm专线甚至catv等多种业务综合接入,并具有很好的qos保证和组播业务支持能力,是目前建设高质量接入网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

epon技术现状

  自efma(ethernet first mile alliance,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在2004年6月发布epon技术规范ieee 802.3 ah以来,epon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相关的芯片和设备均已基本成熟,并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在日本,ntt、kddi、yahoobb等运营商从2004年开始部署epon,采用ftth、fttb/c+vdsl/adsl2+等多种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互联网接入业务。目前,日本市场上已经部署了超过500万线的epon设备,而且每月新增的ftth用户数已经超过了dsl用户。

  目前,epon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经过各标准化组织、设备和芯片制造商、运营商的共同努力,epon商用芯片和光模块已经成熟,在中国电信的主导下,已经实现了epon芯片级和系统级的互通测试;epon产业链也在进一步成熟,形成了良性的市场竞争格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已达到规模商用水平。

epon技术的应用

  综合考虑epon的技术特点、成熟度、投资成本、业务需求、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epon的fttx系统近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公众客户综合接入

  对于公众用户来说,可以采用ftth和fttb/c/cab等应用模式。

大客户、商业客户综合接入

  对于商业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如ftto、fttb或fttc。

“全球眼”等高带宽接入

  “全球眼”等对带宽(特别是上行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可以采用epon作为接入手段,具体组网方式如图5所示。pon替代了原来模拟组网方案中的二/三层交换机,同时还节省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并且不需要视频光端机设备。

村村通接入

  在光纤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村村通工程中,可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方案,即在只有一芯或几芯光缆资源的情况下采用功率不等光分路器逐点汇聚。



  epon技术由ieee 802.3 efm工作组进行标准化。2004年6月,ieee 802.3efm工作组发布了epon标准——ieee 802.3ah(2005年并入ieee 802.3-2005标准)。在该标准中将以太网和pon技术相结合,在无源光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定义了一种新的、应用于epon系统的物理层(主要是光接口)规范和扩展的以太网数据链路层协议,以实现在点到多点的pon中以太网帧的tdm接入。此外,epon还定义了一种运行、维护和管理(oam)机制,以实现必要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功能。
  在物理层,ieee 802.3-2005规定采用单纤波分复用技术(下行1490 nm,上行1310 nm)实现单纤双向传输,同时定义了1000 base--10 u/d和1000 base--20 u/d两种pon光接口,分别支持10 km和20 km的最大距离传输。在物理编码子层,epon系统继承了吉比特以太网的原有标准,采用8b/10b线路编码和标准的上下行对称1 gbit/s数据速率(线路速率为1.25 gbit/s)。

  在数据链路层,多点mac控制协议(mpcp)的功能是在一个点到多点的epon系统中实现点到点的仿真,支持点到多点网络中多个mac客户层实体,并支持对额外mac的控制功能。图1示意了epon协议参考模型及多点mac控制协议的位置。mpcp主要处理onu的发现和注册,多个onu之间上行传输资源的分配、动态带宽分配,统计复用的onu本地拥塞状态的汇报等。

  利用其下行广播的传输方式,epon定义了广播llid(llid=0xff)作为单拷贝广播(scb)信道,用于高效传输下行视频广播/组播业务。epon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oam功能,提供一种诸如远端故障指示和远端环回控制等管理链路的运行机制,用于管理、测试和诊断已激活oam功能的链路。此外,ieee 802.3-2005还定义了特定的机构扩展机制,以实现对oam功能的扩展,并用于其他链路层或高层应用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相对于bpon和gpon,epon协议简单,对光收发模块技术指标要求低,因此系统成本较低。另外,它继承了以太网的可扩展性强、对ip数据业务适配效率高等优点,同时支持高速internet接入、语音、iptv、tdm专线甚至catv等多种业务综合接入,并具有很好的qos保证和组播业务支持能力,是目前建设高质量接入网的重要备选技术之一。

epon技术现状

  自efma(ethernet first mile alliance,第一公里以太网联盟)在2004年6月发布epon技术规范ieee 802.3 ah以来,epon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相关的芯片和设备均已基本成熟,并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在日本,ntt、kddi、yahoobb等运营商从2004年开始部署epon,采用ftth、fttb/c+vdsl/adsl2+等多种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高带宽互联网接入业务。目前,日本市场上已经部署了超过500万线的epon设备,而且每月新增的ftth用户数已经超过了dsl用户。

  目前,epon技术已经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经过各标准化组织、设备和芯片制造商、运营商的共同努力,epon商用芯片和光模块已经成熟,在中国电信的主导下,已经实现了epon芯片级和系统级的互通测试;epon产业链也在进一步成熟,形成了良性的市场竞争格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已达到规模商用水平。

epon技术的应用

  综合考虑epon的技术特点、成熟度、投资成本、业务需求、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epon的fttx系统近期主要应用于以下场景。

公众客户综合接入

  对于公众用户来说,可以采用ftth和fttb/c/cab等应用模式。

大客户、商业客户综合接入

  对于商业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规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如ftto、fttb或fttc。

“全球眼”等高带宽接入

  “全球眼”等对带宽(特别是上行带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可以采用epon作为接入手段,具体组网方式如图5所示。pon替代了原来模拟组网方案中的二/三层交换机,同时还节省大量的光纤收发器,并且不需要视频光端机设备。

村村通接入

  在光纤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如村村通工程中,可采用多级分光且分光功率不等的光分路器方案,即在只有一芯或几芯光缆资源的情况下采用功率不等光分路器逐点汇聚。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的焊接
    整机电路简单,用洞洞板搭线比较方便。EM8621实际采...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