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垦电气推出600V高压高速整流二极管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553
一般来说,pfc电路采用由ic、二极管等组成开关电路。不过,这种电路虽能减小高次谐波电流,但电路本身的功耗却增大。因此,降低元件损耗成为开发的关键。此前,降低二极管的损耗大多采用缩短反向恢复时间(trr)的方法。不过,从二极管的特性来看,反向恢复时间的缩短会使顺向电压(vf)增大,结果反而使损耗增大。
此次三垦电气开发的技术被称之为“局部寿命控制技术”,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对元件中的杂质浓度和扩散结构进行最佳控制,并且同时实现了高耐压、高速及低损耗。原来的制造技术为实现高速化,采用重金属扩散法形成使少数载流子消失的核(再结合中心)。不过,再结合中心形成于整个区域上,导致顺向电压增大。此次用带电粒子照射代替重金属扩散,只在需要的区域形成再结合中心,从而抑制了顺向电压的增大。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fmxk系列的反向恢复时间减至27ns,比该公司原产品缩短4%;顺电压降至1.7v,比原产品减小14%。产品备有顺电流不同的3种型号:8a的“fmxk-1086s”、10a的“fmxk-1106s”和20a的“fmxk-2206s”。
一般来说,pfc电路采用由ic、二极管等组成开关电路。不过,这种电路虽能减小高次谐波电流,但电路本身的功耗却增大。因此,降低元件损耗成为开发的关键。此前,降低二极管的损耗大多采用缩短反向恢复时间(trr)的方法。不过,从二极管的特性来看,反向恢复时间的缩短会使顺向电压(vf)增大,结果反而使损耗增大。
此次三垦电气开发的技术被称之为“局部寿命控制技术”,能够在制造过程中对元件中的杂质浓度和扩散结构进行最佳控制,并且同时实现了高耐压、高速及低损耗。原来的制造技术为实现高速化,采用重金属扩散法形成使少数载流子消失的核(再结合中心)。不过,再结合中心形成于整个区域上,导致顺向电压增大。此次用带电粒子照射代替重金属扩散,只在需要的区域形成再结合中心,从而抑制了顺向电压的增大。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fmxk系列的反向恢复时间减至27ns,比该公司原产品缩短4%;顺电压降至1.7v,比原产品减小14%。产品备有顺电流不同的3种型号:8a的“fmxk-1086s”、10a的“fmxk-1106s”和20a的“fmxk-22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