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驱动与控制技术推波助澜,新兴显示屏应用加速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05

不知不觉间,我们日常使用的多种便携设备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手机的主要用途从打电话扩展到多种辅助功能,如游戏、上网、发邮件、拍照等;mp3播放器提升对视频的需求,向pmp升级;越来越多的pda、甚至移动电视设备也出现在我们身边。这些设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图像浏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提高,而且强调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这对显示屏的控制和驱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显示屏的尺寸不仅要更大、显示亮度更高、显示细节的能力更强,响应速度更快,而且要求整个显示控制和驱动系统不能消耗太多的功耗,不能占用太多的电路板空间,因此集成以及降低功耗成为显示驱动和控制电路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基于电容性界面的触摸屏也越来越流行,它们使手机等设备的操作更友好,但如何从市场上众多的触控方案,选择合适的触控方案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将探讨针对便携设备应用的lcd、oled等显示屏的驱动和控制技术,以及触摸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解决方案。

驱动芯片集成化的同时仍须平衡全局因素

目前多数厂商提供的lcd驱动越来越向集成化发展,不仅把升压器、源驱动、栅驱动等集成到单芯片中,而且还有一些先驱者把电子部分集成到显示器玻璃上。如何全面平衡集成的利弊?怎样实现驱动最大的功率节省?如何应对新型显示屏对驱动的新要求?这些问题成为驱动领域的热点话题。

对于便携设备中显示屏的驱动电路来说,缩小体积显得尤为重要。把源驱动ic、门驱动ic、时钟控制、电源供应、甚至缓存集成在单个芯片的做法无疑会减少整个系统的体积,同时还简化了便携设备工程师的设计,因此深受欢迎。

此外,由于多种高速串行接口标准并存,如移动显示屏数字接口(mddi)标准、基于lvds技术移动视频接口(mvi)标准和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标准,所以在显示控制器、接口转换芯片或驱动ic中集成这些接口成为降低设计方案复杂性的一个途径。例如:三星、东芝、夏普、爱普生、瑞萨、罗姆等公司已经推出了各自的内置mddi接口的显示控制器和接口转换芯片,晶门科技也推出了带mipi 接口的lcd 驱动ic。

为了满足移动电话的应用需求,还诞生了一些针对移动电话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中间平台方案,其中包括晶门科技推出的支持在移动电话系统中进行灵活连接的mini-rgb接口。该解决方案由mini-rgb控制器ssd1270、一系列单芯片tft驱动器(ssd1276、ssd1269、ssd2006和ssd2116)和mini-rgb接口组成,大大简化了基带系统和显示模块之间的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ic自身集成度更高并集成多种接口外,业界已有几家厂商推出了把lcd 驱动集成到显示器内的产品。不过,该技术的起飞仍然需要解决成本、良率、和产能等问题。

“更高的集成能使客户减少显示模块外的被动元件,但在众多显示技术中,目前只有低温多晶硅(ltps)tft屏幕适合把电子部分集成到显示屏上。”leadis公司负责led驱动和电源管理ic的副总裁donato montanari表示。

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ken lee补充道:“在高端的、需要更高像素密度的产品中,ltps的市场份额会比常规显示驱动的a-tft(非晶硅)大,但在中低端模块中,a-tft将继续表现出色,因为a-tft宽裕的产能带来更低的成本。”leadis公司目前专注于小尺寸、单芯片显示屏驱动解决方案。

把驱动器集成到显示器玻璃中的好处是减少驱动成本、以及简化lcm 流程,但晶门科技的周志光也指出其负面影响:“这种集成方法会使功耗更高,此外由于在面板中实现显示ram和高速接口(500mhz-1ghz)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也是一种不灵活的解决方案。”但他认为嵌入驱动器将是一种趋势,需要5 到10 年时间以及大量的投资来实现。

新算法巧妙实现功率节省

随着显示屏在便携设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显示屏所消耗的功率占整个系统功率开销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低功耗甚至零功耗显示器需求急速上升。在前不久美国加州举行的“sid 2007”展会,许多新技术都纷纷瞄准了这项需求,包括电泳双稳态显示器、双稳态lcd、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电润湿法显示器、传统低功耗lcd等。


powerlite模块在显示屏中的应用框图

对于节电来说,显示屏驱动ic也是系统功率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leadis公司的powerlite专利技术包含两种算法来实现全面节电:一个是动态背光控制(dbc)算法,用来分析并确定需要多少背光来在最大化节能的同时获得高质量图像,计算结果直接发送到系统led驱动器,再调整背光led的功率;另一个是环境光感测(als),利用外部相片探测器来检测环境光,然后基于环境光和特定图片内容,来计算出最优化的背光等级。

“在传统lcd模块中,led背光驱动器一般不区分图片内容

不知不觉间,我们日常使用的多种便携设备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手机的主要用途从打电话扩展到多种辅助功能,如游戏、上网、发邮件、拍照等;mp3播放器提升对视频的需求,向pmp升级;越来越多的pda、甚至移动电视设备也出现在我们身边。这些设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对图像浏览和视频播放的要求提高,而且强调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这对显示屏的控制和驱动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显示屏的尺寸不仅要更大、显示亮度更高、显示细节的能力更强,响应速度更快,而且要求整个显示控制和驱动系统不能消耗太多的功耗,不能占用太多的电路板空间,因此集成以及降低功耗成为显示驱动和控制电路的重要发展趋势。此外,基于电容性界面的触摸屏也越来越流行,它们使手机等设备的操作更友好,但如何从市场上众多的触控方案,选择合适的触控方案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本文将探讨针对便携设备应用的lcd、oled等显示屏的驱动和控制技术,以及触摸屏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解决方案。

驱动芯片集成化的同时仍须平衡全局因素

目前多数厂商提供的lcd驱动越来越向集成化发展,不仅把升压器、源驱动、栅驱动等集成到单芯片中,而且还有一些先驱者把电子部分集成到显示器玻璃上。如何全面平衡集成的利弊?怎样实现驱动最大的功率节省?如何应对新型显示屏对驱动的新要求?这些问题成为驱动领域的热点话题。

对于便携设备中显示屏的驱动电路来说,缩小体积显得尤为重要。把源驱动ic、门驱动ic、时钟控制、电源供应、甚至缓存集成在单个芯片的做法无疑会减少整个系统的体积,同时还简化了便携设备工程师的设计,因此深受欢迎。

此外,由于多种高速串行接口标准并存,如移动显示屏数字接口(mddi)标准、基于lvds技术移动视频接口(mvi)标准和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mipi)标准,所以在显示控制器、接口转换芯片或驱动ic中集成这些接口成为降低设计方案复杂性的一个途径。例如:三星、东芝、夏普、爱普生、瑞萨、罗姆等公司已经推出了各自的内置mddi接口的显示控制器和接口转换芯片,晶门科技也推出了带mipi 接口的lcd 驱动ic。

为了满足移动电话的应用需求,还诞生了一些针对移动电话应用程序接口(api)的中间平台方案,其中包括晶门科技推出的支持在移动电话系统中进行灵活连接的mini-rgb接口。该解决方案由mini-rgb控制器ssd1270、一系列单芯片tft驱动器(ssd1276、ssd1269、ssd2006和ssd2116)和mini-rgb接口组成,大大简化了基带系统和显示模块之间的连接。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ic自身集成度更高并集成多种接口外,业界已有几家厂商推出了把lcd 驱动集成到显示器内的产品。不过,该技术的起飞仍然需要解决成本、良率、和产能等问题。

“更高的集成能使客户减少显示模块外的被动元件,但在众多显示技术中,目前只有低温多晶硅(ltps)tft屏幕适合把电子部分集成到显示屏上。”leadis公司负责led驱动和电源管理ic的副总裁donato montanari表示。

该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ken lee补充道:“在高端的、需要更高像素密度的产品中,ltps的市场份额会比常规显示驱动的a-tft(非晶硅)大,但在中低端模块中,a-tft将继续表现出色,因为a-tft宽裕的产能带来更低的成本。”leadis公司目前专注于小尺寸、单芯片显示屏驱动解决方案。

把驱动器集成到显示器玻璃中的好处是减少驱动成本、以及简化lcm 流程,但晶门科技的周志光也指出其负面影响:“这种集成方法会使功耗更高,此外由于在面板中实现显示ram和高速接口(500mhz-1ghz)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也是一种不灵活的解决方案。”但他认为嵌入驱动器将是一种趋势,需要5 到10 年时间以及大量的投资来实现。

新算法巧妙实现功率节省

随着显示屏在便携设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显示屏所消耗的功率占整个系统功率开销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低功耗甚至零功耗显示器需求急速上升。在前不久美国加州举行的“sid 2007”展会,许多新技术都纷纷瞄准了这项需求,包括电泳双稳态显示器、双稳态lcd、微机电系统(mems)显示器、电润湿法显示器、传统低功耗lcd等。


powerlite模块在显示屏中的应用框图

对于节电来说,显示屏驱动ic也是系统功率设计重要的考虑因素。leadis公司的powerlite专利技术包含两种算法来实现全面节电:一个是动态背光控制(dbc)算法,用来分析并确定需要多少背光来在最大化节能的同时获得高质量图像,计算结果直接发送到系统led驱动器,再调整背光led的功率;另一个是环境光感测(als),利用外部相片探测器来检测环境光,然后基于环境光和特定图片内容,来计算出最优化的背光等级。

“在传统lcd模块中,led背光驱动器一般不区分图片内容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