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变换器并联运行时的环流和振荡控制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428
摘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产生的环流和振荡会对电子元件产生高电压冲击,降低功率因数,并且使并联的各个模块之间产生抑止。因此,对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分析了直流变换器并联系统产生环流和振荡的原因和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得以验证。最后总结出几种有效解决并联系统环流和振荡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并联;环流;振荡
引言
多个开关电源模块并联是解决大功率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它的优点是,可以灵活组合成各种功率等级的供电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n+1冗余获得容错冗余功率、可以实现热更换、便于维修等。
原来应用于开关电源中的整流器二极管,由于效率较低,大部分已经被mosfet代替。这样,在采用高效率mosfet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在同步整流器中的mosfet相当于一个双向开关,它不仅可以通过正向的电流,也允许反向电流通过。
在同步整流器中,控制mosfet的电路与mosfet导通电路形成了交叉连接(cross-coupled)。这样一种电路的拓扑与晶体管多谐振荡器很相似,也就是说,这种电路本身就可以形成振荡。
所以,模块并联运行时,由于各个模块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与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之间产生环流,形成振荡。这样,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不仅不对外提供电流,还吸收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的电流;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不仅要提供负载电流,还要提供其它模块的电流。因此,输出电压高的模块就会受到大电流的冲击;振荡会产生大的电压冲击;几个模块之间互相干扰,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会抑制输出电压低的模块。
本文主要针对直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通过对可能产生环流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阐明了产生环流和振荡的原因和过程,并总结出几种有效解决环流的控制方法。
1 并联系统产生环流的分析
图1为两个采用自驱动同步整流的正激dc/dc电源模块的并联系统原理图。
图1
图1模块1中,s1是同步整流管,s2是续流管,l1是滤波电感,c2是滤波电容,r是并联系统的负载。s3是mosfet开关,控制变压器原边线圈的导通。c1和d4构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续流回路。
由于s1代替了原来的二极管,使得原本只能单向导通的支路,允许反向电流通过。在并联系统中,当两个模块之间存在差异时,输出电压会有差值,这是导致整流回路出现环流的主要原因。
两个模块的输入电压相同,控制方式都相同,当其中一个模块的参考电压较高时,这里假设模块2的参考电压较高,就会导致s7的导通角要大于s3,使模块2的输出电压较高。
这时,从输出端看,可以将两个模块分别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vout2>vout1时,极有可能构成回路,产生环流。
2 产生自激振荡时的理论分析
由于环流现象的存在,使得如图1所示的并联运行的电源系统会产生自激振荡现象。
根据开关状态不同,可以分为4个时段。
1)状态1 s3关断,s1关断,s2导通。
此时模块1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lm是变压器的励磁电感,cp是变压器原边等效到副边的电容值,s1,s2和s3关断时分别等效成电容cs1,cs2和cs3,v2是输出电压。
cp=n2cs3 (1)
式中:n为变压器变比。
此时vs2=0,加在s1两端的电压为
由于s1由导通到关断
摘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产生的环流和振荡会对电子元件产生高电压冲击,降低功率因数,并且使并联的各个模块之间产生抑止。因此,对开关电源并联系统的技术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分析了直流变换器并联系统产生环流和振荡的原因和过程,并通过实验结果得以验证。最后总结出几种有效解决并联系统环流和振荡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直流变换器;并联;环流;振荡
引言
多个开关电源模块并联是解决大功率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它的优点是,可以灵活组合成各种功率等级的供电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n+1冗余获得容错冗余功率、可以实现热更换、便于维修等。
原来应用于开关电源中的整流器二极管,由于效率较低,大部分已经被mosfet代替。这样,在采用高效率mosfet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在同步整流器中的mosfet相当于一个双向开关,它不仅可以通过正向的电流,也允许反向电流通过。
在同步整流器中,控制mosfet的电路与mosfet导通电路形成了交叉连接(cross-coupled)。这样一种电路的拓扑与晶体管多谐振荡器很相似,也就是说,这种电路本身就可以形成振荡。
所以,模块并联运行时,由于各个模块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异,会导致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与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之间产生环流,形成振荡。这样,输出电压低的模块不仅不对外提供电流,还吸收输出电压高的模块的电流;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不仅要提供负载电流,还要提供其它模块的电流。因此,输出电压高的模块就会受到大电流的冲击;振荡会产生大的电压冲击;几个模块之间互相干扰,输出电压高的模块会抑制输出电压低的模块。
本文主要针对直流开关电源并联系统,通过对可能产生环流的结构进行理论分析,阐明了产生环流和振荡的原因和过程,并总结出几种有效解决环流的控制方法。
1 并联系统产生环流的分析
图1为两个采用自驱动同步整流的正激dc/dc电源模块的并联系统原理图。
图1
图1模块1中,s1是同步整流管,s2是续流管,l1是滤波电感,c2是滤波电容,r是并联系统的负载。s3是mosfet开关,控制变压器原边线圈的导通。c1和d4构成变压器原边线圈的续流回路。
由于s1代替了原来的二极管,使得原本只能单向导通的支路,允许反向电流通过。在并联系统中,当两个模块之间存在差异时,输出电压会有差值,这是导致整流回路出现环流的主要原因。
两个模块的输入电压相同,控制方式都相同,当其中一个模块的参考电压较高时,这里假设模块2的参考电压较高,就会导致s7的导通角要大于s3,使模块2的输出电压较高。
这时,从输出端看,可以将两个模块分别等效为理想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当vout2>vout1时,极有可能构成回路,产生环流。
2 产生自激振荡时的理论分析
由于环流现象的存在,使得如图1所示的并联运行的电源系统会产生自激振荡现象。
根据开关状态不同,可以分为4个时段。
1)状态1 s3关断,s1关断,s2导通。
此时模块1的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图中lm是变压器的励磁电感,cp是变压器原边等效到副边的电容值,s1,s2和s3关断时分别等效成电容cs1,cs2和cs3,v2是输出电压。
cp=n2cs3 (1)
式中:n为变压器变比。
此时vs2=0,加在s1两端的电压为
由于s1由导通到关断
上一篇:用TL494实现单回路控制器
热门点击
- PWM至线性信号转换电路适于风扇速度控制
- 国内外电站DCS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人机界面的技术发展史
- 由NE555光控及抗干扰电路及CD4541定
- 富士触摸屏与西门子PLC通讯中的问题及解决方
- 基于uC/OS-Ⅱ的光盘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为微控制器提供4到20mA回路的电路
- 水位自动控制器 二
- 可编程温湿度控制器
- 单相电动机调速方法及其实现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