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控制系统下纺制竹节纱的比较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528
摘要:对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制竹节纱,从纺制原理、适纺品种、使用与维护上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竹节纱;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纱
中图分类号:ts10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03)03-0023-02
目前,各种规格的竹节纱及其织物在市场上较为走俏。由于布面效果的要求不同,对于竹节纱纺制也有了不同的规格、质量要求,纺制竹节纱的专用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本公司采用电磁离合器和伺服电机两种主要形式对传统细纱机进行改造,并用于竹节纱生产,满足了客户要求。现就两种控制机构形式的特点作一比较。
1 机构原理
1.1电磁离合器控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前罗拉处,通过控制系统对电磁离合器的通断电,使前罗拉产生瞬间停顿,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粗度取决于前罗拉停顿时间。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对中后罗拉的突然增速产生竹节,电磁离合器安装在高低牙处,通过加装一对传动链轮及一对加速齿轮,传动到右蝴蝶牙轴,由安装在右蝴蝶牙内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保证正常纺纱及纺制竹节时不相互干涉,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中后罗拉增速产生竹节。
1.2 伺服电机控制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中后罗拉由伺服电机单独驱动,通过plc控制系统设定的竹节参数,实现伺服电机的加减速,从而产生竹节。
2 两种机构的各自特点
2.1 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特点
2.1.1 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
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改造也很方便,只需对前罗拉头的传动进行简单改造,加装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可选用模拟电路或由plc控制,每台车改造成本仅千元左右,费用较低,适合于纺制9.8~29.5tex,简单竹节分布的各类品种。
缺点:竹节长度取决于纤维长度,不可调节;竹节粗度一般不宜低于1倍或高于4倍,以避免批量生产中出现的大小非正常竹节;竹节间距不能太短,一般应大于40cm;纺粗支纱和竹节粗度特大时应相应调整工艺参数;车速需适当降低。
2.1.2 电磁离合器控制中后罗拉
优点:改造投入费用相对较少,可纺制较多变化形式的竹节,适纺支数为7.4~73.8tex左右;竹节长度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竹节间距最短可达到5cm;工作稳定性较控制前罗拉形式好。
缺点:竹节长度一般大于4cm,纺制短竹节较困难;竹节粗度由一对加速齿轮决定,同一品种不能变化;竹节的实际粗度与设计粗度有一定差异,调试较麻烦;机械装置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必须定期调换检修。
2.2 伺服电机控制的特点
优点:适纺品种广泛,可基本满足目前市面上各种竹节密度要求,对高难品种尤为适合。本公司已批量生产出全棉36.9tex,粗度达6倍,竹节间距2~5cm的品种和全涤12.1tex,粗度1.8倍,竹节间距8~13cm的衬衫面料;装置稳定性好,可一次调整到位,不另增维护工作量,长期生产竹节无变化;产量增加,一般品种无需降低车速即可生产;可精确纺制各种长度、间距、粗度的竹节;新品种上机调试方便,根据原始数据输入后基本可一步到位。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市场价位一般在3~5万元/台。
3 伺服电机的应用选择
目前市场上伺服电机类产品较多,应该说它们均能满足各类竹节生产的基本要求,便在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公司先后试用了数宗产品,现确定使用无锡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z-iv型伺服电机。相比之下,它有以下几处明显优点:a)有规律、无规律竹节可自由选择,有规律竹节最多可设置1400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无规律竹节通过设定的10组参数作为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内参数随机组合但不重复,可产生上万次随机组合,既解决了布面规律性条纹问题,又能有效控制竹节密度;b)竹节形态可修订,通过“竹节曲线形状”参数的设定,在正常纱与竹节的过渡区内,可形成如笔尖状或矩形的过渡区,使布面风格多样可变;c)竹节粗度可任意变化,布面风格更加突出;d)可随时停车、开关车、断头少,由于采用独有的前罗拉跟随技术,开关车时,伺服电机可根据前罗拉的速度变化相应调整转速,使关车前一段、开车后一段同样能产生竹节;同时又可简化机械结构,取消超越离合器;e)参数设定修改方便,可在开车状态下直接对各种参数进行修正,车头内重量变换齿轮无需调整,竹节倍数、间距、长度只需输入原始数据,无需计算;f)多种报警设置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车速非正常变化时自动停车非常有效;g)安装简单、方便、体积小。
4 生产中注意事项
4.1 电磁离合器安装时应注意键的配合,使用中应定期调换磨擦片,校正气隙和及时处理剩磁,运转操作上应加强检查、维护,正确处理非正常竹节。
4.2 伺服电机应注意安装质量,特别是电机轴与蝴蝶牙轴的平行度,接近开关与计数盘的相对位置要保证准确,定期清洁积花。电器上应保证各类接触器的灵敏可靠。
4.3 部分品种若出现“硬头”或毛竹节、变形竹节等情况,可通过调整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皮圈钳口高度、钢丝圈型号等工艺参数来解决。
4.4 竹节参数的设定,应在保证竹节密
关键词:竹节纱;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纱
中图分类号:ts10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03)03-0023-02
目前,各种规格的竹节纱及其织物在市场上较为走俏。由于布面效果的要求不同,对于竹节纱纺制也有了不同的规格、质量要求,纺制竹节纱的专用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本公司采用电磁离合器和伺服电机两种主要形式对传统细纱机进行改造,并用于竹节纱生产,满足了客户要求。现就两种控制机构形式的特点作一比较。
1 机构原理
1.1电磁离合器控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前罗拉处,通过控制系统对电磁离合器的通断电,使前罗拉产生瞬间停顿,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粗度取决于前罗拉停顿时间。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对中后罗拉的突然增速产生竹节,电磁离合器安装在高低牙处,通过加装一对传动链轮及一对加速齿轮,传动到右蝴蝶牙轴,由安装在右蝴蝶牙内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保证正常纺纱及纺制竹节时不相互干涉,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中后罗拉增速产生竹节。
1.2 伺服电机控制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中后罗拉由伺服电机单独驱动,通过plc控制系统设定的竹节参数,实现伺服电机的加减速,从而产生竹节。
2 两种机构的各自特点
2.1 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特点
2.1.1 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
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改造也很方便,只需对前罗拉头的传动进行简单改造,加装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可选用模拟电路或由plc控制,每台车改造成本仅千元左右,费用较低,适合于纺制9.8~29.5tex,简单竹节分布的各类品种。
缺点:竹节长度取决于纤维长度,不可调节;竹节粗度一般不宜低于1倍或高于4倍,以避免批量生产中出现的大小非正常竹节;竹节间距不能太短,一般应大于40cm;纺粗支纱和竹节粗度特大时应相应调整工艺参数;车速需适当降低。
2.1.2 电磁离合器控制中后罗拉
优点:改造投入费用相对较少,可纺制较多变化形式的竹节,适纺支数为7.4~73.8tex左右;竹节长度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竹节间距最短可达到5cm;工作稳定性较控制前罗拉形式好。
缺点:竹节长度一般大于4cm,纺制短竹节较困难;竹节粗度由一对加速齿轮决定,同一品种不能变化;竹节的实际粗度与设计粗度有一定差异,调试较麻烦;机械装置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必须定期调换检修。
2.2 伺服电机控制的特点
优点:适纺品种广泛,可基本满足目前市面上各种竹节密度要求,对高难品种尤为适合。本公司已批量生产出全棉36.9tex,粗度达6倍,竹节间距2~5cm的品种和全涤12.1tex,粗度1.8倍,竹节间距8~13cm的衬衫面料;装置稳定性好,可一次调整到位,不另增维护工作量,长期生产竹节无变化;产量增加,一般品种无需降低车速即可生产;可精确纺制各种长度、间距、粗度的竹节;新品种上机调试方便,根据原始数据输入后基本可一步到位。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市场价位一般在3~5万元/台。
3 伺服电机的应用选择
目前市场上伺服电机类产品较多,应该说它们均能满足各类竹节生产的基本要求,便在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公司先后试用了数宗产品,现确定使用无锡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z-iv型伺服电机。相比之下,它有以下几处明显优点:a)有规律、无规律竹节可自由选择,有规律竹节最多可设置1400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无规律竹节通过设定的10组参数作为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内参数随机组合但不重复,可产生上万次随机组合,既解决了布面规律性条纹问题,又能有效控制竹节密度;b)竹节形态可修订,通过“竹节曲线形状”参数的设定,在正常纱与竹节的过渡区内,可形成如笔尖状或矩形的过渡区,使布面风格多样可变;c)竹节粗度可任意变化,布面风格更加突出;d)可随时停车、开关车、断头少,由于采用独有的前罗拉跟随技术,开关车时,伺服电机可根据前罗拉的速度变化相应调整转速,使关车前一段、开车后一段同样能产生竹节;同时又可简化机械结构,取消超越离合器;e)参数设定修改方便,可在开车状态下直接对各种参数进行修正,车头内重量变换齿轮无需调整,竹节倍数、间距、长度只需输入原始数据,无需计算;f)多种报警设置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车速非正常变化时自动停车非常有效;g)安装简单、方便、体积小。
4 生产中注意事项
4.1 电磁离合器安装时应注意键的配合,使用中应定期调换磨擦片,校正气隙和及时处理剩磁,运转操作上应加强检查、维护,正确处理非正常竹节。
4.2 伺服电机应注意安装质量,特别是电机轴与蝴蝶牙轴的平行度,接近开关与计数盘的相对位置要保证准确,定期清洁积花。电器上应保证各类接触器的灵敏可靠。
4.3 部分品种若出现“硬头”或毛竹节、变形竹节等情况,可通过调整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皮圈钳口高度、钢丝圈型号等工艺参数来解决。
4.4 竹节参数的设定,应在保证竹节密
摘要:对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制竹节纱,从纺制原理、适纺品种、使用与维护上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竹节纱;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纱
中图分类号:ts10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03)03-0023-02
目前,各种规格的竹节纱及其织物在市场上较为走俏。由于布面效果的要求不同,对于竹节纱纺制也有了不同的规格、质量要求,纺制竹节纱的专用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本公司采用电磁离合器和伺服电机两种主要形式对传统细纱机进行改造,并用于竹节纱生产,满足了客户要求。现就两种控制机构形式的特点作一比较。
1 机构原理
1.1电磁离合器控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前罗拉处,通过控制系统对电磁离合器的通断电,使前罗拉产生瞬间停顿,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粗度取决于前罗拉停顿时间。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对中后罗拉的突然增速产生竹节,电磁离合器安装在高低牙处,通过加装一对传动链轮及一对加速齿轮,传动到右蝴蝶牙轴,由安装在右蝴蝶牙内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保证正常纺纱及纺制竹节时不相互干涉,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中后罗拉增速产生竹节。
1.2 伺服电机控制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中后罗拉由伺服电机单独驱动,通过plc控制系统设定的竹节参数,实现伺服电机的加减速,从而产生竹节。
2 两种机构的各自特点
2.1 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特点
2.1.1 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
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改造也很方便,只需对前罗拉头的传动进行简单改造,加装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可选用模拟电路或由plc控制,每台车改造成本仅千元左右,费用较低,适合于纺制9.8~29.5tex,简单竹节分布的各类品种。
缺点:竹节长度取决于纤维长度,不可调节;竹节粗度一般不宜低于1倍或高于4倍,以避免批量生产中出现的大小非正常竹节;竹节间距不能太短,一般应大于40cm;纺粗支纱和竹节粗度特大时应相应调整工艺参数;车速需适当降低。
2.1.2 电磁离合器控制中后罗拉
优点:改造投入费用相对较少,可纺制较多变化形式的竹节,适纺支数为7.4~73.8tex左右;竹节长度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竹节间距最短可达到5cm;工作稳定性较控制前罗拉形式好。
缺点:竹节长度一般大于4cm,纺制短竹节较困难;竹节粗度由一对加速齿轮决定,同一品种不能变化;竹节的实际粗度与设计粗度有一定差异,调试较麻烦;机械装置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必须定期调换检修。
2.2 伺服电机控制的特点
优点:适纺品种广泛,可基本满足目前市面上各种竹节密度要求,对高难品种尤为适合。本公司已批量生产出全棉36.9tex,粗度达6倍,竹节间距2~5cm的品种和全涤12.1tex,粗度1.8倍,竹节间距8~13cm的衬衫面料;装置稳定性好,可一次调整到位,不另增维护工作量,长期生产竹节无变化;产量增加,一般品种无需降低车速即可生产;可精确纺制各种长度、间距、粗度的竹节;新品种上机调试方便,根据原始数据输入后基本可一步到位。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市场价位一般在3~5万元/台。
3 伺服电机的应用选择
目前市场上伺服电机类产品较多,应该说它们均能满足各类竹节生产的基本要求,便在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公司先后试用了数宗产品,现确定使用无锡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z-iv型伺服电机。相比之下,它有以下几处明显优点:a)有规律、无规律竹节可自由选择,有规律竹节最多可设置1400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无规律竹节通过设定的10组参数作为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内参数随机组合但不重复,可产生上万次随机组合,既解决了布面规律性条纹问题,又能有效控制竹节密度;b)竹节形态可修订,通过“竹节曲线形状”参数的设定,在正常纱与竹节的过渡区内,可形成如笔尖状或矩形的过渡区,使布面风格多样可变;c)竹节粗度可任意变化,布面风格更加突出;d)可随时停车、开关车、断头少,由于采用独有的前罗拉跟随技术,开关车时,伺服电机可根据前罗拉的速度变化相应调整转速,使关车前一段、开车后一段同样能产生竹节;同时又可简化机械结构,取消超越离合器;e)参数设定修改方便,可在开车状态下直接对各种参数进行修正,车头内重量变换齿轮无需调整,竹节倍数、间距、长度只需输入原始数据,无需计算;f)多种报警设置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车速非正常变化时自动停车非常有效;g)安装简单、方便、体积小。
4 生产中注意事项
4.1 电磁离合器安装时应注意键的配合,使用中应定期调换磨擦片,校正气隙和及时处理剩磁,运转操作上应加强检查、维护,正确处理非正常竹节。
4.2 伺服电机应注意安装质量,特别是电机轴与蝴蝶牙轴的平行度,接近开关与计数盘的相对位置要保证准确,定期清洁积花。电器上应保证各类接触器的灵敏可靠。
4.3 部分品种若出现“硬头”或毛竹节、变形竹节等情况,可通过调整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皮圈钳口高度、钢丝圈型号等工艺参数来解决。
4.4 竹节参数的设定,应在保证竹节密
关键词:竹节纱;电磁离合器;伺服电机;纺纱
中图分类号:ts104.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2003)03-0023-02
目前,各种规格的竹节纱及其织物在市场上较为走俏。由于布面效果的要求不同,对于竹节纱纺制也有了不同的规格、质量要求,纺制竹节纱的专用设备也随之应运而生。本公司采用电磁离合器和伺服电机两种主要形式对传统细纱机进行改造,并用于竹节纱生产,满足了客户要求。现就两种控制机构形式的特点作一比较。
1 机构原理
1.1电磁离合器控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安装在前罗拉处,通过控制系统对电磁离合器的通断电,使前罗拉产生瞬间停顿,从而产生竹节。竹节粗度取决于前罗拉停顿时间。另一种形式是通过对中后罗拉的突然增速产生竹节,电磁离合器安装在高低牙处,通过加装一对传动链轮及一对加速齿轮,传动到右蝴蝶牙轴,由安装在右蝴蝶牙内的单向超越离合器保证正常纺纱及纺制竹节时不相互干涉,当电磁离合器通电时,中后罗拉增速产生竹节。
1.2 伺服电机控制其机械结构相对简单,中后罗拉由伺服电机单独驱动,通过plc控制系统设定的竹节参数,实现伺服电机的加减速,从而产生竹节。
2 两种机构的各自特点
2.1 电磁离合器控制的特点
2.1.1 电磁离合器控制前罗拉
优点:结构比较简单,改造也很方便,只需对前罗拉头的传动进行简单改造,加装电磁离合器,控制系统可选用模拟电路或由plc控制,每台车改造成本仅千元左右,费用较低,适合于纺制9.8~29.5tex,简单竹节分布的各类品种。
缺点:竹节长度取决于纤维长度,不可调节;竹节粗度一般不宜低于1倍或高于4倍,以避免批量生产中出现的大小非正常竹节;竹节间距不能太短,一般应大于40cm;纺粗支纱和竹节粗度特大时应相应调整工艺参数;车速需适当降低。
2.1.2 电磁离合器控制中后罗拉
优点:改造投入费用相对较少,可纺制较多变化形式的竹节,适纺支数为7.4~73.8tex左右;竹节长度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设定;竹节间距最短可达到5cm;工作稳定性较控制前罗拉形式好。
缺点:竹节长度一般大于4cm,纺制短竹节较困难;竹节粗度由一对加速齿轮决定,同一品种不能变化;竹节的实际粗度与设计粗度有一定差异,调试较麻烦;机械装置维修工作量相对较大,电磁离合器、超越离合器必须定期调换检修。
2.2 伺服电机控制的特点
优点:适纺品种广泛,可基本满足目前市面上各种竹节密度要求,对高难品种尤为适合。本公司已批量生产出全棉36.9tex,粗度达6倍,竹节间距2~5cm的品种和全涤12.1tex,粗度1.8倍,竹节间距8~13cm的衬衫面料;装置稳定性好,可一次调整到位,不另增维护工作量,长期生产竹节无变化;产量增加,一般品种无需降低车速即可生产;可精确纺制各种长度、间距、粗度的竹节;新品种上机调试方便,根据原始数据输入后基本可一步到位。
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市场价位一般在3~5万元/台。
3 伺服电机的应用选择
目前市场上伺服电机类产品较多,应该说它们均能满足各类竹节生产的基本要求,便在功能上存在一定差异。本公司先后试用了数宗产品,现确定使用无锡恒久电器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ccz-iv型伺服电机。相比之下,它有以下几处明显优点:a)有规律、无规律竹节可自由选择,有规律竹节最多可设置1400组,完全满足使用要求;无规律竹节通过设定的10组参数作为一个循环周期,每个周期内参数随机组合但不重复,可产生上万次随机组合,既解决了布面规律性条纹问题,又能有效控制竹节密度;b)竹节形态可修订,通过“竹节曲线形状”参数的设定,在正常纱与竹节的过渡区内,可形成如笔尖状或矩形的过渡区,使布面风格多样可变;c)竹节粗度可任意变化,布面风格更加突出;d)可随时停车、开关车、断头少,由于采用独有的前罗拉跟随技术,开关车时,伺服电机可根据前罗拉的速度变化相应调整转速,使关车前一段、开车后一段同样能产生竹节;同时又可简化机械结构,取消超越离合器;e)参数设定修改方便,可在开车状态下直接对各种参数进行修正,车头内重量变换齿轮无需调整,竹节倍数、间距、长度只需输入原始数据,无需计算;f)多种报警设置能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车速非正常变化时自动停车非常有效;g)安装简单、方便、体积小。
4 生产中注意事项
4.1 电磁离合器安装时应注意键的配合,使用中应定期调换磨擦片,校正气隙和及时处理剩磁,运转操作上应加强检查、维护,正确处理非正常竹节。
4.2 伺服电机应注意安装质量,特别是电机轴与蝴蝶牙轴的平行度,接近开关与计数盘的相对位置要保证准确,定期清洁积花。电器上应保证各类接触器的灵敏可靠。
4.3 部分品种若出现“硬头”或毛竹节、变形竹节等情况,可通过调整后区牵伸倍数,罗拉隔距、皮圈钳口高度、钢丝圈型号等工艺参数来解决。
4.4 竹节参数的设定,应在保证竹节密
热门点击
- PWM至线性信号转换电路适于风扇速度控制
- 国内外电站DCS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 人机界面的技术发展史
- 由NE555光控及抗干扰电路及CD4541定
- 富士触摸屏与西门子PLC通讯中的问题及解决方
- 基于uC/OS-Ⅱ的光盘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为微控制器提供4到20mA回路的电路
- 水位自动控制器 二
- 可编程温湿度控制器
- 单相电动机调速方法及其实现
推荐技术资料
-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