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控制技术

利用电压跟踪控制器提高多电源系统可靠性

发布时间:2008/6/3 0:00:00 访问次数:525

宽带通讯及大规模高速存储系统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生产的通讯控制处理器 - mcu、dsp、pld等,这些新型器件通常需要两个供电电源(i/o口和内核),由多个这种器件构成的通讯系统往往需要3路或更多的供电电源。这些电源的性能各不相同,启动和关闭时间也千差万异。因此很难满足高速处理器件对上电、断电时序的要求。而i/o口和内核电源的上电、断电顺序的正确与否除了关系到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同时还影响硬件电路的可靠性,因为如果上电过程中,内核电压与i/o电压上电时序不对,导致i/o口电压与内核电压差过大,可能导致器件损坏。因此谨慎设计上电/断电时序控制或保护电路对这类系统可靠性十分重要。

传统多电源系统上电时序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以一个3电源供电系统为例,其中+5v为外围电路的供电电源,dsp的i/o口电源为+3.3v, 内核电压为+1.8v, 后两个电源由+5v通过dc/dc变换器得到。如图1a所示,图1b (i/o口电压比内核电压先上电) 和 图1c(i/o电压比内核电压后上电) 为可能的上电时序。

由图1可见,该系统上电/断电时序完全由dc/ dc电源本身及负载特性所决定,不能满足dsp等器件的上电要求。

传统的时序控制电路

采用比较器、电压基准、阻容元件构成的上电时序电路如图2所示。图2电路保证在没有v cc1的情况下vcc2处于关断状态,它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电/掉电的时序问题。但时序仍与vcc1 的上升时间有关,这一点可能无法让设计者接受。同时它也存在vcc1撤掉后vcc2 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问题--该时间与rc时间常数和 vcc1的下降时间有关。另一个缺点是至少需要5个元件才能实现此功能。

集成电压追踪器实现自动时序控制

maxim公司推出的两款集成电压跟踪控制器 - max5039/max5040能够实现多电源系统上电/掉电时序的自动控制,当内核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关闭i/o口直流电源。

图3所示电路除了实现了图2电路的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附加功能:1. 当vcc电压低于预先设置的电压门限值(比如2.5v),max5040的sdo输出为低电平,i/o口和内核直流电源变换器均被关闭;2. 掉电时,当max5040检测到vcc低于预先设置电压门限时,sdo立即变低,又将上述两个电源关闭,这样就避免了输入电压过低时的不确定状态,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3. 如果内核电压在启动过程中一直关闭,通过nmos将v core维持在vcore预设附近15ms后,max5040会自动判断内核电压尚未开启,将sdo变低,关闭i/o口电源变换器。

4. 可用于更低内核电压系统的时序控制(可低到0.8v)

图4是采用图3集成电压跟踪器max5040时得到的上电/掉电时序图。由该图可见,i/o电压和内核电压完全满足dsp上下电时序。

结论

多电压芯片或多电源系统对每个电压上电,掉电时序有严格的要求,系统上/下电必须严格满足该规范,否则将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最严重结果将损坏器件;采用比较器,与门等方案可基本解决问题,而集成电压追踪器能提供更完善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实用范围更广,电路简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



宽带通讯及大规模高速存储系统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会越来越多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生产的通讯控制处理器 - mcu、dsp、pld等,这些新型器件通常需要两个供电电源(i/o口和内核),由多个这种器件构成的通讯系统往往需要3路或更多的供电电源。这些电源的性能各不相同,启动和关闭时间也千差万异。因此很难满足高速处理器件对上电、断电时序的要求。而i/o口和内核电源的上电、断电顺序的正确与否除了关系到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同时还影响硬件电路的可靠性,因为如果上电过程中,内核电压与i/o电压上电时序不对,导致i/o口电压与内核电压差过大,可能导致器件损坏。因此谨慎设计上电/断电时序控制或保护电路对这类系统可靠性十分重要。

传统多电源系统上电时序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以一个3电源供电系统为例,其中+5v为外围电路的供电电源,dsp的i/o口电源为+3.3v, 内核电压为+1.8v, 后两个电源由+5v通过dc/dc变换器得到。如图1a所示,图1b (i/o口电压比内核电压先上电) 和 图1c(i/o电压比内核电压后上电) 为可能的上电时序。

由图1可见,该系统上电/断电时序完全由dc/ dc电源本身及负载特性所决定,不能满足dsp等器件的上电要求。

传统的时序控制电路

采用比较器、电压基准、阻容元件构成的上电时序电路如图2所示。图2电路保证在没有v cc1的情况下vcc2处于关断状态,它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上电/掉电的时序问题。但时序仍与vcc1 的上升时间有关,这一点可能无法让设计者接受。同时它也存在vcc1撤掉后vcc2 会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问题--该时间与rc时间常数和 vcc1的下降时间有关。另一个缺点是至少需要5个元件才能实现此功能。

集成电压追踪器实现自动时序控制

maxim公司推出的两款集成电压跟踪控制器 - max5039/max5040能够实现多电源系统上电/掉电时序的自动控制,当内核电源发生故障时,自动关闭i/o口直流电源。

图3所示电路除了实现了图2电路的功能外,它还具有以下附加功能:1. 当vcc电压低于预先设置的电压门限值(比如2.5v),max5040的sdo输出为低电平,i/o口和内核直流电源变换器均被关闭;2. 掉电时,当max5040检测到vcc低于预先设置电压门限时,sdo立即变低,又将上述两个电源关闭,这样就避免了输入电压过低时的不确定状态, 提高了系统可靠性;3. 如果内核电压在启动过程中一直关闭,通过nmos将v core维持在vcore预设附近15ms后,max5040会自动判断内核电压尚未开启,将sdo变低,关闭i/o口电源变换器。

4. 可用于更低内核电压系统的时序控制(可低到0.8v)

图4是采用图3集成电压跟踪器max5040时得到的上电/掉电时序图。由该图可见,i/o电压和内核电压完全满足dsp上下电时序。

结论

多电压芯片或多电源系统对每个电压上电,掉电时序有严格的要求,系统上/下电必须严格满足该规范,否则将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最严重结果将损坏器件;采用比较器,与门等方案可基本解决问题,而集成电压追踪器能提供更完善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实用范围更广,电路简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降低了系统成本。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经典的1875功放
    平时我也经常逛一些音响DIY论坛,发现有很多人喜欢LM...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