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08/6/2 0:00:00 访问次数:544
目前,can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在沂南电网35kv张庄变电站、青驼变电站中应用,运行2年来取得了较好的运行业绩。下面我就结合该系统在沂南供电公司的运行情况对其性能特点、系统情况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系统简要介绍:
can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成各高压间隔的继电保护、远动监控、低周减载、同期操作、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流接地选线、电压并列和切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种变电站。
该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iec标准,满足电力部有关规定及反事故措施要求。将先进的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及时应用到变电站自动化中,使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操作更加简便实用,为促进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稳定地运行提供良好的自动化设备。
一、系统性能特点
1、结构合理:
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包含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变电站层由当地监控功能、通讯控制、gps时钟等装置组成。间隔层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配置单元,由cax系列测控保护装置等组成。面向对象的设计,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
2、安全可靠:
电磁兼容性满足iec255-22、iec1000-4、iec801-5、gb/t14598、dl/t630、dl478等标准要求。系统中各装置相对独立,一个装置故障不影响其它装置运行。保护与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
保护、测控双cpu并行工作模式,保护cpu仅完成保护功能,测控cpu完成测控通讯及界面操作功能。cpu功能分配合理,不仅可靠性更高,同时与普通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相比较实现了在单装置内同时满足国家远动、保护标准的要求。
3、使用方便:
可按用户需求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或保护小间。
各测控保护装置支持当地手动控制及断路器位置显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有必要的信号系统及控制能力。测控保护装置带汉字液晶显示,结合16键仿微机键盘和创造性的快捷菜单查询模式,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微机保护的用户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
保护、测控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硬件设置和二次接线,同时又使结构紧凑、对象对应简洁明了,使用维护方便。
4、技术先进:
测控保护装置内采用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嵌入式软件内核和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能够保证各种任务的并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切换,提高了cpu的利用效率和任务的实时性,并防止了单个任务空间中数据的偶然破坏造成的系统崩溃,大大提高了装置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独立的保护、测控的交流电流输入回路,测控采用了优化的自动校准、自动跟踪的高精度交流采样技术,免调节、免维护、免校准,测量精度0.2级。校准参数存储于ptct板卡,增强了装置间的互换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提供载频自动跟踪技术的fskmodem,能自动跟踪载频的变化,适应了国内信道质量差的条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通信。系统采用支持csma/ca协议的canbus网络,允许多主节点、多优先级信息传输,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canbus网络经济可靠,双绞线介质中一根接地或任一节点故障均不影响网络运行。
二、系统应用简介
1、系统结构:
以张庄变电站为例,35kv进线二回,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出线8回,其自动化系统结构采用2面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屏、1面35kv线路保护屏、1面10kv线路保护屏、1面后台监控和通讯管理屏。
2、网络结构:
采用先进的专为强干扰环境而设计的控制局域网canbus通讯网络,其访问方式为非破坏性的csma/ca,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站内通过cc200通讯管理单元与cax200系列测控保护装置通讯,还可以利用串行通道与站内其他智能设备,如电度表、直流屏、五防闭锁系统通讯;通讯控制器通过串行通道与主站、当地功能实现通讯,上传can2000系统及通讯采集的站内测控保护信息,同时可接收和转发主站、当地功能下达的各种控制和校时命令。与主站通讯采用载波通道时,可外加“modem+防雷盒”实现。
3、间隔层的智能单元:
间隔层智能单元包括35kv、10kvcal211、cal221线路保护装置、cat211、cat212、cat221、cat231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装置、cac211电容器保护装置、cam21x综合监控及单元测量装置、cab211备用电源自投、cae211、cae221、cae231电压并列装置以及cc200通讯管理单元。各保护装置功能相对独立,结构简洁、紧凑,依赖emc抗干扰技术和抗强震动设计,可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保护、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cpu以philips公司xa-s3单片机为
系统简要介绍:
can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成各高压间隔的继电保护、远动监控、低周减载、同期操作、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流接地选线、电压并列和切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种变电站。
该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iec标准,满足电力部有关规定及反事故措施要求。将先进的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及时应用到变电站自动化中,使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操作更加简便实用,为促进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稳定地运行提供良好的自动化设备。
一、系统性能特点
1、结构合理:
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包含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变电站层由当地监控功能、通讯控制、gps时钟等装置组成。间隔层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配置单元,由cax系列测控保护装置等组成。面向对象的设计,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
2、安全可靠:
电磁兼容性满足iec255-22、iec1000-4、iec801-5、gb/t14598、dl/t630、dl478等标准要求。系统中各装置相对独立,一个装置故障不影响其它装置运行。保护与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
保护、测控双cpu并行工作模式,保护cpu仅完成保护功能,测控cpu完成测控通讯及界面操作功能。cpu功能分配合理,不仅可靠性更高,同时与普通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相比较实现了在单装置内同时满足国家远动、保护标准的要求。
3、使用方便:
可按用户需求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或保护小间。
各测控保护装置支持当地手动控制及断路器位置显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有必要的信号系统及控制能力。测控保护装置带汉字液晶显示,结合16键仿微机键盘和创造性的快捷菜单查询模式,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微机保护的用户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
保护、测控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硬件设置和二次接线,同时又使结构紧凑、对象对应简洁明了,使用维护方便。
4、技术先进:
测控保护装置内采用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嵌入式软件内核和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能够保证各种任务的并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切换,提高了cpu的利用效率和任务的实时性,并防止了单个任务空间中数据的偶然破坏造成的系统崩溃,大大提高了装置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独立的保护、测控的交流电流输入回路,测控采用了优化的自动校准、自动跟踪的高精度交流采样技术,免调节、免维护、免校准,测量精度0.2级。校准参数存储于ptct板卡,增强了装置间的互换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提供载频自动跟踪技术的fskmodem,能自动跟踪载频的变化,适应了国内信道质量差的条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通信。系统采用支持csma/ca协议的canbus网络,允许多主节点、多优先级信息传输,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canbus网络经济可靠,双绞线介质中一根接地或任一节点故障均不影响网络运行。
二、系统应用简介
1、系统结构:
以张庄变电站为例,35kv进线二回,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出线8回,其自动化系统结构采用2面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屏、1面35kv线路保护屏、1面10kv线路保护屏、1面后台监控和通讯管理屏。
2、网络结构:
采用先进的专为强干扰环境而设计的控制局域网canbus通讯网络,其访问方式为非破坏性的csma/ca,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站内通过cc200通讯管理单元与cax200系列测控保护装置通讯,还可以利用串行通道与站内其他智能设备,如电度表、直流屏、五防闭锁系统通讯;通讯控制器通过串行通道与主站、当地功能实现通讯,上传can2000系统及通讯采集的站内测控保护信息,同时可接收和转发主站、当地功能下达的各种控制和校时命令。与主站通讯采用载波通道时,可外加“modem+防雷盒”实现。
3、间隔层的智能单元:
间隔层智能单元包括35kv、10kvcal211、cal221线路保护装置、cat211、cat212、cat221、cat231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装置、cac211电容器保护装置、cam21x综合监控及单元测量装置、cab211备用电源自投、cae211、cae221、cae231电压并列装置以及cc200通讯管理单元。各保护装置功能相对独立,结构简洁、紧凑,依赖emc抗干扰技术和抗强震动设计,可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保护、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cpu以philips公司xa-s3单片机为
目前,can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已在沂南电网35kv张庄变电站、青驼变电站中应用,运行2年来取得了较好的运行业绩。下面我就结合该系统在沂南供电公司的运行情况对其性能特点、系统情况等几个方面加以介绍,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系统简要介绍:
can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成各高压间隔的继电保护、远动监控、低周减载、同期操作、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流接地选线、电压并列和切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种变电站。
该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iec标准,满足电力部有关规定及反事故措施要求。将先进的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及时应用到变电站自动化中,使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操作更加简便实用,为促进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稳定地运行提供良好的自动化设备。
一、系统性能特点
1、结构合理:
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包含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变电站层由当地监控功能、通讯控制、gps时钟等装置组成。间隔层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配置单元,由cax系列测控保护装置等组成。面向对象的设计,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
2、安全可靠:
电磁兼容性满足iec255-22、iec1000-4、iec801-5、gb/t14598、dl/t630、dl478等标准要求。系统中各装置相对独立,一个装置故障不影响其它装置运行。保护与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
保护、测控双cpu并行工作模式,保护cpu仅完成保护功能,测控cpu完成测控通讯及界面操作功能。cpu功能分配合理,不仅可靠性更高,同时与普通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相比较实现了在单装置内同时满足国家远动、保护标准的要求。
3、使用方便:
可按用户需求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或保护小间。
各测控保护装置支持当地手动控制及断路器位置显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有必要的信号系统及控制能力。测控保护装置带汉字液晶显示,结合16键仿微机键盘和创造性的快捷菜单查询模式,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微机保护的用户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
保护、测控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硬件设置和二次接线,同时又使结构紧凑、对象对应简洁明了,使用维护方便。
4、技术先进:
测控保护装置内采用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嵌入式软件内核和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能够保证各种任务的并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切换,提高了cpu的利用效率和任务的实时性,并防止了单个任务空间中数据的偶然破坏造成的系统崩溃,大大提高了装置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独立的保护、测控的交流电流输入回路,测控采用了优化的自动校准、自动跟踪的高精度交流采样技术,免调节、免维护、免校准,测量精度0.2级。校准参数存储于ptct板卡,增强了装置间的互换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提供载频自动跟踪技术的fskmodem,能自动跟踪载频的变化,适应了国内信道质量差的条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通信。系统采用支持csma/ca协议的canbus网络,允许多主节点、多优先级信息传输,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canbus网络经济可靠,双绞线介质中一根接地或任一节点故障均不影响网络运行。
二、系统应用简介
1、系统结构:
以张庄变电站为例,35kv进线二回,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出线8回,其自动化系统结构采用2面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屏、1面35kv线路保护屏、1面10kv线路保护屏、1面后台监控和通讯管理屏。
2、网络结构:
采用先进的专为强干扰环境而设计的控制局域网canbus通讯网络,其访问方式为非破坏性的csma/ca,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站内通过cc200通讯管理单元与cax200系列测控保护装置通讯,还可以利用串行通道与站内其他智能设备,如电度表、直流屏、五防闭锁系统通讯;通讯控制器通过串行通道与主站、当地功能实现通讯,上传can2000系统及通讯采集的站内测控保护信息,同时可接收和转发主站、当地功能下达的各种控制和校时命令。与主站通讯采用载波通道时,可外加“modem+防雷盒”实现。
3、间隔层的智能单元:
间隔层智能单元包括35kv、10kvcal211、cal221线路保护装置、cat211、cat212、cat221、cat231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装置、cac211电容器保护装置、cam21x综合监控及单元测量装置、cab211备用电源自投、cae211、cae221、cae231电压并列装置以及cc200通讯管理单元。各保护装置功能相对独立,结构简洁、紧凑,依赖emc抗干扰技术和抗强震动设计,可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保护、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cpu以philips公司xa-s3单片机为
系统简要介绍:
can2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的最新发展趋势,采用最新的软硬件技术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完成各高压间隔的继电保护、远动监控、低周减载、同期操作、备用电源自投、小电流接地选线、电压并列和切换等功能。广泛应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各种变电站。
该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iec标准,满足电力部有关规定及反事故措施要求。将先进的电子、网络、计算机技术及时应用到变电站自动化中,使变电站的运行维护操作更加简便实用,为促进变电站更加安全、可靠、经济、稳定地运行提供良好的自动化设备。
一、系统性能特点
1、结构合理:
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包含变电站层和间隔层。变电站层由当地监控功能、通讯控制、gps时钟等装置组成。间隔层在横向按站内一次设备分布式配置单元,由cax系列测控保护装置等组成。面向对象的设计,使系统结构清晰合理。
2、安全可靠:
电磁兼容性满足iec255-22、iec1000-4、iec801-5、gb/t14598、dl/t630、dl478等标准要求。系统中各装置相对独立,一个装置故障不影响其它装置运行。保护与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
保护、测控双cpu并行工作模式,保护cpu仅完成保护功能,测控cpu完成测控通讯及界面操作功能。cpu功能分配合理,不仅可靠性更高,同时与普通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相比较实现了在单装置内同时满足国家远动、保护标准的要求。
3、使用方便:
可按用户需求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或保护小间。
各测控保护装置支持当地手动控制及断路器位置显示,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仍然有必要的信号系统及控制能力。测控保护装置带汉字液晶显示,结合16键仿微机键盘和创造性的快捷菜单查询模式,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微机保护的用户也能够快速掌握基本操作。
保护、测控一体化设计,简化了硬件设置和二次接线,同时又使结构紧凑、对象对应简洁明了,使用维护方便。
4、技术先进:
测控保护装置内采用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嵌入式软件内核和模块化程序结构设计。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能够保证各种任务的并行实时处理和动态切换,提高了cpu的利用效率和任务的实时性,并防止了单个任务空间中数据的偶然破坏造成的系统崩溃,大大提高了装置软件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独立的保护、测控的交流电流输入回路,测控采用了优化的自动校准、自动跟踪的高精度交流采样技术,免调节、免维护、免校准,测量精度0.2级。校准参数存储于ptct板卡,增强了装置间的互换性和易维护性。
系统提供载频自动跟踪技术的fskmodem,能自动跟踪载频的变化,适应了国内信道质量差的条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通信。系统采用支持csma/ca协议的canbus网络,允许多主节点、多优先级信息传输,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canbus网络经济可靠,双绞线介质中一根接地或任一节点故障均不影响网络运行。
二、系统应用简介
1、系统结构:
以张庄变电站为例,35kv进线二回,10k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出线8回,其自动化系统结构采用2面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屏、1面35kv线路保护屏、1面10kv线路保护屏、1面后台监控和通讯管理屏。
2、网络结构:
采用先进的专为强干扰环境而设计的控制局域网canbus通讯网络,其访问方式为非破坏性的csma/ca,传输介质采用双绞线;站内通过cc200通讯管理单元与cax200系列测控保护装置通讯,还可以利用串行通道与站内其他智能设备,如电度表、直流屏、五防闭锁系统通讯;通讯控制器通过串行通道与主站、当地功能实现通讯,上传can2000系统及通讯采集的站内测控保护信息,同时可接收和转发主站、当地功能下达的各种控制和校时命令。与主站通讯采用载波通道时,可外加“modem+防雷盒”实现。
3、间隔层的智能单元:
间隔层智能单元包括35kv、10kvcal211、cal221线路保护装置、cat211、cat212、cat221、cat231变压器主保护及后备保护装置、cac211电容器保护装置、cam21x综合监控及单元测量装置、cab211备用电源自投、cae211、cae221、cae231电压并列装置以及cc200通讯管理单元。各保护装置功能相对独立,结构简洁、紧凑,依赖emc抗干扰技术和抗强震动设计,可分散安装于高压开关柜。保护、测控功能相对独立,测控及通讯网故障都不影响保护功能运行。cpu以philips公司xa-s3单片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