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仪器仪表

一种测量外延层厚度及掺杂浓度的改进方法

发布时间:2008/6/2 0:00:00 访问次数:852

刘志农, 熊小义, 付玉霞, 张伟, 陈培毅, 钱佩信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北京 100084)

摘要:在双台面sige hbt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rie工艺刻蚀发射极台面时,为了避免等离子轰击对外基区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为了防止过刻到基区,必须严格控制发射极台面的高度,从而必须准确知道未刻蚀前的厚度和刻蚀后的厚度。现有的许多对材料厚度及掺杂浓度的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外延层的厚度及掺杂浓度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关键词:efl;线性拟合;rie;四探针

中图分类号:tn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53x(2003)11-0026-03


1引言

在台面结构sige hbt器件中<1>,材料结构是n+si衬底/n -si外延层/p+sige基区/n+ si发射区。其中关键一步是刻蚀发射区到接近基区而不能刻蚀基区。由于干法刻蚀e,b没有自停止机制,如果不能准确知道发射极的厚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已经存在许多对材料厚度及掺杂浓度的分析方法。分析材料厚度的方法包括xtem,sims,sem及rbs等。分析掺杂浓度的方法包括sims,spr,电化学c-v等。可以用xtem来分析材料的厚度,这种方法很准确且可以观察位错等晶体结构,但它制样复杂、成本高,且不能知道掺杂浓度。sims可以分析外延层沿厚度的掺杂分布,这种分析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很多时候还不能定量。spr精度稍差。以上的许多方法成本较高,且比较难于分析平面内的厚度及掺杂分布。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非常欢迎快速低成本且有一定精度的分析厚度及掺杂浓度的方法。

本文借助于干法刻蚀设备和四探针仪器,设计了一种简捷高效的方法,可同时给出外延层的厚度、掺杂浓度(电阻率、方块电阻),而且以此确定外延层的刻蚀时间恰好刻尽。

2实验原理

采用逐层干法刻蚀+四探针测方块电阻+线性拟合(简称efl)的办法测试外延层的厚度,原理如下:

rsh(t)=1/< nqμn×d(t)>= 1/

1/rsh(t)= nqμn×d0-nqμ n×v×t

定义:y(t)= 1/ rsh(t),a = nqμn×d0,b = nqμn×v,则

y(t)= a-b×t

d0 = ( a/b)×v;rsheet = 1/y(0)

r = rsheet×d0; n可查表(n~r)得到。

其中:d0、r sheet、r、n分别为外延层的厚度、方块电阻、电阻率及掺杂浓度;v为刻蚀设备的刻蚀速率; t为刻蚀时间,t0为刚刚刻净时的刻蚀时间;d(t)为刻蚀t时间后的材料层厚度, d0=d(0);rsh (t)为刻蚀t时间后材料的方块电阻, rsheet=rsh(0)

若知刻蚀设备的刻蚀速率v(本实验选用的刻蚀设备为tegal 1511e,v为40±1a/sec),可同时得到d0,n,rsheet,r。

用台阶仪测量刻蚀台阶的高度d 1,可以验证此法。

3 实验步骤

(1)样片准备:在标准2.54cm×5(5英寸)(100)衬底上淀积一层外延层(应使衬底与外延层导电类型相反)。预备测试外延层的厚度、方块电阻、电阻率及掺杂分布;

(2)涂胶:在样品表面随机选择数个位置,在这些位置附近滴涂光刻胶掩蔽,并烘胶(刻蚀完毕时用于测台阶高度;这里选择中、左、右、上、下五个位置);

(3)rsh(t =0)分布测试:选相对固定的位置,每次刻蚀后都在这些位置附近用四探针测试方块电阻;在此选择中、左、右、上、下五个位置;

(4)干法刻蚀与方块电阻测试:选择适当的刻蚀步长tstep(这里选择10 s)干法刻蚀1次;测量刻蚀后的rsh( t+1×tstep)分布;

(5)轮流进行干法刻蚀与方块电阻测试:直至测出rsh(t+n× tstep)分布。(每次刻蚀后,请用热探针测试硅片表面导电类型;若某个位置刚反型,停止刻蚀,去胶;测试第2步中选择的5个位置处台阶的高,并求得平均台阶高 d1);

(6)线性拟合:运用上面介绍的实验原理拟合得出硅片不同位置的d0,r sheet,r,n;

(7)厚度验证:比较反型处拟合的厚度 d0与用台阶仪测试的平均厚度d 1;

总结:计算d0, rsheet,r,n的分布无须严格刻蚀到表面刚反型处,只需刻蚀数步然后线性拟合就可以了。测试点数增多可提高拟合精度。

4结果与讨论

(1)对表1给出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图1 顺次给出了不同位置的拟合公式。

(2)由某个位置的拟合公式可计算该位置的t0(x轴的截距), d0,n,rsheet ,r。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该外延层

刘志农, 熊小义, 付玉霞, 张伟, 陈培毅, 钱佩信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北京 100084)

摘要:在双台面sige hbt加工工艺过程中,采用rie工艺刻蚀发射极台面时,为了避免等离子轰击对外基区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为了防止过刻到基区,必须严格控制发射极台面的高度,从而必须准确知道未刻蚀前的厚度和刻蚀后的厚度。现有的许多对材料厚度及掺杂浓度的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检测外延层的厚度及掺杂浓度分布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低成本的优点。

关键词:efl;线性拟合;rie;四探针

中图分类号:tn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53x(2003)11-0026-03


1引言

在台面结构sige hbt器件中<1>,材料结构是n+si衬底/n -si外延层/p+sige基区/n+ si发射区。其中关键一步是刻蚀发射区到接近基区而不能刻蚀基区。由于干法刻蚀e,b没有自停止机制,如果不能准确知道发射极的厚度,就会造成严重后果。

已经存在许多对材料厚度及掺杂浓度的分析方法。分析材料厚度的方法包括xtem,sims,sem及rbs等。分析掺杂浓度的方法包括sims,spr,电化学c-v等。可以用xtem来分析材料的厚度,这种方法很准确且可以观察位错等晶体结构,但它制样复杂、成本高,且不能知道掺杂浓度。sims可以分析外延层沿厚度的掺杂分布,这种分析也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很多时候还不能定量。spr精度稍差。以上的许多方法成本较高,且比较难于分析平面内的厚度及掺杂分布。在集成电路工艺中,非常欢迎快速低成本且有一定精度的分析厚度及掺杂浓度的方法。

本文借助于干法刻蚀设备和四探针仪器,设计了一种简捷高效的方法,可同时给出外延层的厚度、掺杂浓度(电阻率、方块电阻),而且以此确定外延层的刻蚀时间恰好刻尽。

2实验原理

采用逐层干法刻蚀+四探针测方块电阻+线性拟合(简称efl)的办法测试外延层的厚度,原理如下:

rsh(t)=1/< nqμn×d(t)>= 1/

1/rsh(t)= nqμn×d0-nqμ n×v×t

定义:y(t)= 1/ rsh(t),a = nqμn×d0,b = nqμn×v,则

y(t)= a-b×t

d0 = ( a/b)×v;rsheet = 1/y(0)

r = rsheet×d0; n可查表(n~r)得到。

其中:d0、r sheet、r、n分别为外延层的厚度、方块电阻、电阻率及掺杂浓度;v为刻蚀设备的刻蚀速率; t为刻蚀时间,t0为刚刚刻净时的刻蚀时间;d(t)为刻蚀t时间后的材料层厚度, d0=d(0);rsh (t)为刻蚀t时间后材料的方块电阻, rsheet=rsh(0)

若知刻蚀设备的刻蚀速率v(本实验选用的刻蚀设备为tegal 1511e,v为40±1a/sec),可同时得到d0,n,rsheet,r。

用台阶仪测量刻蚀台阶的高度d 1,可以验证此法。

3 实验步骤

(1)样片准备:在标准2.54cm×5(5英寸)(100)衬底上淀积一层外延层(应使衬底与外延层导电类型相反)。预备测试外延层的厚度、方块电阻、电阻率及掺杂分布;

(2)涂胶:在样品表面随机选择数个位置,在这些位置附近滴涂光刻胶掩蔽,并烘胶(刻蚀完毕时用于测台阶高度;这里选择中、左、右、上、下五个位置);

(3)rsh(t =0)分布测试:选相对固定的位置,每次刻蚀后都在这些位置附近用四探针测试方块电阻;在此选择中、左、右、上、下五个位置;

(4)干法刻蚀与方块电阻测试:选择适当的刻蚀步长tstep(这里选择10 s)干法刻蚀1次;测量刻蚀后的rsh( t+1×tstep)分布;

(5)轮流进行干法刻蚀与方块电阻测试:直至测出rsh(t+n× tstep)分布。(每次刻蚀后,请用热探针测试硅片表面导电类型;若某个位置刚反型,停止刻蚀,去胶;测试第2步中选择的5个位置处台阶的高,并求得平均台阶高 d1);

(6)线性拟合:运用上面介绍的实验原理拟合得出硅片不同位置的d0,r sheet,r,n;

(7)厚度验证:比较反型处拟合的厚度 d0与用台阶仪测试的平均厚度d 1;

总结:计算d0, rsheet,r,n的分布无须严格刻蚀到表面刚反型处,只需刻蚀数步然后线性拟合就可以了。测试点数增多可提高拟合精度。

4结果与讨论

(1)对表1给出的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图1 顺次给出了不同位置的拟合公式。

(2)由某个位置的拟合公式可计算该位置的t0(x轴的截距), d0,n,rsheet ,r。线性拟合的结果表明该外延层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