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宽带技术漫谈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379
无疑无线通信是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同时通信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输宽带化、业务多样化的趋势,而当以光通信为基础的核心网已经具备超高速、超容量的特征时,接入网建设就成为电信网必须解决的瓶颈。
宽带无线接入以其组网灵活迅速、升级方便等特点受到业界的青睐,但还存在尚未建立切实可行赢利模式等诸多问题。近年来,由于wi-fi(wirelessfidelity)、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等宽带无线技术具有接入速率高、系统费用低等优点,使得利用wi-fi、wimax取代3g的呼声很高。但从覆盖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型、前向扩展演进走向等多方面综合考虑,wlan、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更可能是3g的补充,而不是竞争对手。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应用,国内外电信发展实践表明,新技术脱离市场应用就无法体现价值,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必然导致泡沫。正确处理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也应该成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思路。
通信运营商都期望把宽带接入作为一个增长点,但发展结果不尽人意。目前,宽带无线接入市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尚未建立有效的赢利模式,因此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内容供应商之间必须寻求利益平衡,建立紧密的共赢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
对于许多家用及商用客户而言,通过dsl或有线基础设施的宽带接入仍然不可行。有一些客户在dsl服务范围之外不能得到宽带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但是依靠无线宽带,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无线宽带部署速度更快,扩展能力更强,灵活性更高,因此能够为那些无法享受到或不满意其有线宽带接入的客户提供服务。目前主流的无线接入技术有3g、wi-fi、wimax等技术。
1.wimax技术
wimax能够在比wi-fi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提供“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性,支持t1类服务以及相当于dsl的访问能力。凭借其在任意地点的3~10公里覆盖范围,wimax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此外,凭借这种覆盖范围和高吞吐率,wimax还能够为电信基础设施、企业园区和wi-fi热点提供传输。
wimax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部署。第一阶段是通过室内天线来部署采用ieee802.16d规范的wimax技术,目标用户是固定地点的已知订户。第二阶段会大量部署室内天线,将wimax技术的吸引力拓宽到寻求简化用户点安装的运营商身上。第三阶段将推出ieee802.16e规范,在此规范中wimax认证硬件将应用于便携式解决方案,面向那些希望在服务区内漫游的用户,支持类似于当今wi-fi能力,但更加持久稳固的连接性。
2.3g技术的发展
3g是支持高速无线通信的itu规范。这一遍布全球的无线连接与gsm、tdma和cdma相兼容。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为语音和数据提供一个远程无线接入范围。速率最高可以达到2mbps,目前设备厂商普遍实现了384kbps的速率。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跨地域创建广泛的数据接入范围,从而为语音通信和互联网连接提供最理想能力。
hsdpa是后3g发展的产物,电信运营商一直遵循着更高移动传输速率的思路。其速率可以达到10mbps,而由诺基亚、爱立信、nec及高通等公司主推的hspda技术,以及由英特尔公司主推的wimax技术,都提供了大幅提高移动数据传输速度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hsdpa侧重在移动性数据和语音服务方面,hsdpa希望在无线宽带接入市场有所作为。
3.wi-fi技术
wi-fi技术包括已经批准的ieee802.11a、b和g规范以及等待批准的802.11n规范。wi-fi是首先得到广泛部署的高速无线技术,在全球的热点中尤其引人注目—包括家庭和办公室以及越来越多的咖啡屋、酒店和机场、wi-fi热点几乎风靡全球,并因为其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而受到出行在外人士的追捧。然而,wi-fi能够支持的范围非常有限:用户只有保持在距离无线接入点设备(ap)100米的范围内才能实现高速连接。同时可用的频点只有三个,且单频点支持的可用速率只有5mbps左右,对于大容量的网络密集部署存在困难。最近,一些平台能够支持多个wi-fi标准(如802.11a、b、g),从而支持数个无线网络之间的兼容性,对解决大容量的网络密集部署提供了支持。
二、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
自ieee802.16e提出以来一直都比较引人关注,特别是有intel这样的业界巨头和wimax组织的推动,业界对802.16e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802.16e与3g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802.16e会取代3g,有的则认为802.16e不可能取代3g,只是3g的互补技术。对于802.16e技术和3g技术,首先由于定位的不同,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从标准化程度上看,802.16e仅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在mac层之上采用的协议以及核心网部分不在802.16e所包含的范围之内。3g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空中接口规范、核心网系列规范以及业务规范等都已经完成了标准化
无疑无线通信是通信领域发展最快的部分,同时通信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输宽带化、业务多样化的趋势,而当以光通信为基础的核心网已经具备超高速、超容量的特征时,接入网建设就成为电信网必须解决的瓶颈。
宽带无线接入以其组网灵活迅速、升级方便等特点受到业界的青睐,但还存在尚未建立切实可行赢利模式等诸多问题。近年来,由于wi-fi(wirelessfidelity)、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等宽带无线技术具有接入速率高、系统费用低等优点,使得利用wi-fi、wimax取代3g的呼声很高。但从覆盖域、速率能力、基本业务类型、前向扩展演进走向等多方面综合考虑,wlan、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更可能是3g的补充,而不是竞争对手。新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应用,国内外电信发展实践表明,新技术脱离市场应用就无法体现价值,急于求成、盲目发展必然导致泡沫。正确处理技术与市场的关系,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也应该成为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思路。
通信运营商都期望把宽带接入作为一个增长点,但发展结果不尽人意。目前,宽带无线接入市场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尚未建立有效的赢利模式,因此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内容供应商之间必须寻求利益平衡,建立紧密的共赢合作关系,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之间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一、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发展
对于许多家用及商用客户而言,通过dsl或有线基础设施的宽带接入仍然不可行。有一些客户在dsl服务范围之外不能得到宽带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但是依靠无线宽带,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无线宽带部署速度更快,扩展能力更强,灵活性更高,因此能够为那些无法享受到或不满意其有线宽带接入的客户提供服务。目前主流的无线接入技术有3g、wi-fi、wimax等技术。
1.wimax技术
wimax能够在比wi-fi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提供“最后一公里”宽带连接性,支持t1类服务以及相当于dsl的访问能力。凭借其在任意地点的3~10公里覆盖范围,wimax可以为高速数据应用提供更出色的移动性。此外,凭借这种覆盖范围和高吞吐率,wimax还能够为电信基础设施、企业园区和wi-fi热点提供传输。
wimax将分三个阶段进行部署。第一阶段是通过室内天线来部署采用ieee802.16d规范的wimax技术,目标用户是固定地点的已知订户。第二阶段会大量部署室内天线,将wimax技术的吸引力拓宽到寻求简化用户点安装的运营商身上。第三阶段将推出ieee802.16e规范,在此规范中wimax认证硬件将应用于便携式解决方案,面向那些希望在服务区内漫游的用户,支持类似于当今wi-fi能力,但更加持久稳固的连接性。
2.3g技术的发展
3g是支持高速无线通信的itu规范。这一遍布全球的无线连接与gsm、tdma和cdma相兼容。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为语音和数据提供一个远程无线接入范围。速率最高可以达到2mbps,目前设备厂商普遍实现了384kbps的速率。下一代3g蜂窝服务能够跨地域创建广泛的数据接入范围,从而为语音通信和互联网连接提供最理想能力。
hsdpa是后3g发展的产物,电信运营商一直遵循着更高移动传输速率的思路。其速率可以达到10mbps,而由诺基亚、爱立信、nec及高通等公司主推的hspda技术,以及由英特尔公司主推的wimax技术,都提供了大幅提高移动数据传输速度的能力。
从技术角度来看,hsdpa侧重在移动性数据和语音服务方面,hsdpa希望在无线宽带接入市场有所作为。
3.wi-fi技术
wi-fi技术包括已经批准的ieee802.11a、b和g规范以及等待批准的802.11n规范。wi-fi是首先得到广泛部署的高速无线技术,在全球的热点中尤其引人注目—包括家庭和办公室以及越来越多的咖啡屋、酒店和机场、wi-fi热点几乎风靡全球,并因为其提高工作效率的能力而受到出行在外人士的追捧。然而,wi-fi能够支持的范围非常有限:用户只有保持在距离无线接入点设备(ap)100米的范围内才能实现高速连接。同时可用的频点只有三个,且单频点支持的可用速率只有5mbps左右,对于大容量的网络密集部署存在困难。最近,一些平台能够支持多个wi-fi标准(如802.11a、b、g),从而支持数个无线网络之间的兼容性,对解决大容量的网络密集部署提供了支持。
二、几种宽带接入技术的比较
自ieee802.16e提出以来一直都比较引人关注,特别是有intel这样的业界巨头和wimax组织的推动,业界对802.16e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802.16e与3g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认为802.16e会取代3g,有的则认为802.16e不可能取代3g,只是3g的互补技术。对于802.16e技术和3g技术,首先由于定位的不同,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从标准化程度上看,802.16e仅定义了空中接口的物理层和mac层。在mac层之上采用的协议以及核心网部分不在802.16e所包含的范围之内。3g技术作为一个完整的网络,空中接口规范、核心网系列规范以及业务规范等都已经完成了标准化
上一篇:RFID技术及产业发展扫描
上一篇:光无线通信系统技术探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