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分析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626
几种可能的宽带卫星接入的解决方案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把声音、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几种媒体叠加后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通过有机的信息集成,为人们提供最优的视听品质。随着多媒体应用的逐步普及,传统的网络框架已不再适用,全交换和高速接入已成为新型网络结构的两大特点。因此,对网络技术的基本要求也相应加强。
首先,多媒体通信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应该在100mbit/s以上,才能满足各类多媒体通信应用的需求;其次,网络必须保证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语音和图像的延时都要小于0.25s,静止的图像要求小于1s,对于共享数据要求没有误码;再有,系统必须保证精确的同步,这包括媒体间同步和媒体内同步;多媒体通信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它不仅要求具有高质量的多媒体数据传播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及时传送用户的反馈信息。
一般现有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catv网,虽然都可以用来传送多媒体信息,然而都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陷。加之全球范围内的internet接入、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电视会议和其他带宽密集型应用的迅速增长,要求有更加灵活和成本低廉的宽带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多媒体通信的要求,鉴于卫星宽带接入的特点,现主要提出两种加速因特网传输的卫星接入方案:一种是利用卫星的高速下载和地面反馈的外交互的方式,该方案是基于当前因特网信息流量非对称性(接收数据量往往远大于发送数据量)而提出的,采用卫星链路作为下行数据链路,将其他通信网络如电话拨号、局域网等作为上行数据链路。另一种是利用宽带卫星的双向传输,例如teledesic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16kbps~2.048mbps的传输速率。
下面分析几种具体的卫星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卫星与传统的modem或专线相结合接入internet
该方案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的电脑装配一张卫星网络pci卡,并和一个大约75厘米口径的卫星接收天线相连。所有低带宽、外向的信息(如网址要求)通过调制解调器从电话网络上送出,但所有高带宽、内向的信息(比如一个图像丰富的网站)都从卫星上直接发射到用户的电脑上。用户在浏览器软件上单击一个网址,网址要求信号由调制解调器送出到用户的isp。在这个要求信号离开用户pc机之前,用户端软件附加了一个ip头码到要求信号上。这个附加码指示用户isp把要求信号转到网络运行中心,noc接到要求信号后,把附加码去除,然后根据用户要求到相应的网站去获取所需信息,再将信息上传到卫星,以高速高带宽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再到用户的pc机上或配置机顶盒stb(set top box)的视频接收机中。这种卫星高速数据接入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对称传输特点,采用direcpc技术,用户端只需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网配置、卫星网络pci卡、用户端软件和0.75m卫星接收天线等设备即可。系统的交互速率可达200-400kbps,最高可达3mbps高速单向广播式数据文件下载。
该系统比较适合于单向的远程教学,也可以用于会议电视及为各类教育机构、大中院校、成人教育等开设交互式远程教育课程等。但采用modem拨号上网要受限于线路速度,最高不超过56kbps,而且上网的费用相对较高。即使采用光缆或卫星及微波等无线信道的专线连接方式能提高上行速度,但由于需要建立联网的站点且费用较高,使得它只适合于业务量大的单位和机构团体,不适合于广大个体用户。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这种类似的卫星宽带接入方式,如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推出的“中星在线”、广东电信推出的“星网通”业务以及科利华公司开发的卫星宽频互动教育平台等。
方案二: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接入internet
为了寻求一种对个体用户来说上网快、费用低、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不妨考虑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的新型上网方式。有线电视网的hfc网络是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铺设,具有成本低、信号质量好、频带宽的特点,给家庭用户高速、快捷上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由internet的高速接入供应商、本地isp有线电视台(catv网络)和用户终端组成。国际出口就是一个internet高速接入供应商,在这里建立卫星上行的主站,下行数据经过发射无线送到卫星转发器。在有线电视台设立卫星接收站,把收到的数据经过电缆数据调制器、上变频器,变成有线电视网络需要的射频rf,用户在家中使用带有数据广播接收卡的计算机,将电缆中的信号解调并接收。同时用户的计算机配普通电话modem,拨号到本地isp,把用户的请求信息传送到对方。本地isp在此起到路由的作用,沟通用户和远端的国际出口局。这样从地面interne
几种可能的宽带卫星接入的解决方案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它不是简单的把声音、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几种媒体叠加后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是通过有机的信息集成,为人们提供最优的视听品质。随着多媒体应用的逐步普及,传统的网络框架已不再适用,全交换和高速接入已成为新型网络结构的两大特点。因此,对网络技术的基本要求也相应加强。
首先,多媒体通信网络必须有足够的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应该在100mbit/s以上,才能满足各类多媒体通信应用的需求;其次,网络必须保证多媒体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语音和图像的延时都要小于0.25s,静止的图像要求小于1s,对于共享数据要求没有误码;再有,系统必须保证精确的同步,这包括媒体间同步和媒体内同步;多媒体通信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它不仅要求具有高质量的多媒体数据传播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信息反馈能力,能及时传送用户的反馈信息。
一般现有的电信网、计算机网和catv网,虽然都可以用来传送多媒体信息,然而都各自存在不同的缺陷。加之全球范围内的internet接入、交互式多媒体业务、电视会议和其他带宽密集型应用的迅速增长,要求有更加灵活和成本低廉的宽带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多媒体通信的要求,鉴于卫星宽带接入的特点,现主要提出两种加速因特网传输的卫星接入方案:一种是利用卫星的高速下载和地面反馈的外交互的方式,该方案是基于当前因特网信息流量非对称性(接收数据量往往远大于发送数据量)而提出的,采用卫星链路作为下行数据链路,将其他通信网络如电话拨号、局域网等作为上行数据链路。另一种是利用宽带卫星的双向传输,例如teledesic系统可以给用户提供16kbps~2.048mbps的传输速率。
下面分析几种具体的卫星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卫星与传统的modem或专线相结合接入internet
该方案其工作原理如下:用户的电脑装配一张卫星网络pci卡,并和一个大约75厘米口径的卫星接收天线相连。所有低带宽、外向的信息(如网址要求)通过调制解调器从电话网络上送出,但所有高带宽、内向的信息(比如一个图像丰富的网站)都从卫星上直接发射到用户的电脑上。用户在浏览器软件上单击一个网址,网址要求信号由调制解调器送出到用户的isp。在这个要求信号离开用户pc机之前,用户端软件附加了一个ip头码到要求信号上。这个附加码指示用户isp把要求信号转到网络运行中心,noc接到要求信号后,把附加码去除,然后根据用户要求到相应的网站去获取所需信息,再将信息上传到卫星,以高速高带宽送到用户的接收天线,再到用户的pc机上或配置机顶盒stb(set top box)的视频接收机中。这种卫星高速数据接入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对称传输特点,采用direcpc技术,用户端只需14.4kbps以上modem基本上网配置、卫星网络pci卡、用户端软件和0.75m卫星接收天线等设备即可。系统的交互速率可达200-400kbps,最高可达3mbps高速单向广播式数据文件下载。
该系统比较适合于单向的远程教学,也可以用于会议电视及为各类教育机构、大中院校、成人教育等开设交互式远程教育课程等。但采用modem拨号上网要受限于线路速度,最高不超过56kbps,而且上网的费用相对较高。即使采用光缆或卫星及微波等无线信道的专线连接方式能提高上行速度,但由于需要建立联网的站点且费用较高,使得它只适合于业务量大的单位和机构团体,不适合于广大个体用户。目前很多公司都采用这种类似的卫星宽带接入方式,如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推出的“中星在线”、广东电信推出的“星网通”业务以及科利华公司开发的卫星宽频互动教育平台等。
方案二: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接入internet
为了寻求一种对个体用户来说上网快、费用低、投资少、见效快的途径,不妨考虑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相结合的新型上网方式。有线电视网的hfc网络是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铺设,具有成本低、信号质量好、频带宽的特点,给家庭用户高速、快捷上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由internet的高速接入供应商、本地isp有线电视台(catv网络)和用户终端组成。国际出口就是一个internet高速接入供应商,在这里建立卫星上行的主站,下行数据经过发射无线送到卫星转发器。在有线电视台设立卫星接收站,把收到的数据经过电缆数据调制器、上变频器,变成有线电视网络需要的射频rf,用户在家中使用带有数据广播接收卡的计算机,将电缆中的信号解调并接收。同时用户的计算机配普通电话modem,拨号到本地isp,把用户的请求信息传送到对方。本地isp在此起到路由的作用,沟通用户和远端的国际出口局。这样从地面interne
上一篇:卫星宽带接入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无线接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