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家用电器

分析开关磁阻电动机新型功率变换装置

发布时间:2008/5/29 0:00:00 访问次数:533

  sr电动机的功率变换器相当于pwm变频调速感应电动机的变频器一样,在其调速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功率变换器设计是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价格比的关键之一。由于sr电动机工作电压、电流波形并非正弦波,且波形受系统运行条件及电机设计参数的制约,变化很大,难以准确预料,这为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带来了困难。目前来说,适用于所有sr电动机及不同控制方式的“理想功率变换器”是没有的。

  本文针对一台5.5kw四相sr电动机展开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工作。采用新型四相功率变换器主电路结构形式,并且增加dc/dc变换器加快放电,提高了srd系统的整体性能。

  功率变换器主电路分析与设计主电路设计是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设计的关键之一。对四相srd系统来说目前已有的功率变换器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双极性电源型和不对称半桥型。

双极性电源型

  不对称半桥型

  (图中:t1~t8为功率驱动主开关;a、b、c、d为电机四相绕组。)图1双极性电源型和不对称半桥型

  双极性电源型功率变换器每相只用一只主开关是其主要优点,但主开关和续流二极管的电压定额为us+δu(δu系因换相引起的任一瞬变电压),而加给励磁绕组的电压仅为us/2,未能用足开关器件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的容量。另外,这种结构的功率变换器,当电机单相运行时,因瞬时只有一只开关管导通,c1、c2交替出现较大的波动。采用双相运行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是电路上、下两部分同时有一相绕组导通),但在双相运行时,相电流可能流过dl/dθ<0的区域,这时电动转矩的有效性将降低,电流在相绕组中的电阻损耗却将增加;而且,两相同时通电,电机磁路饱和加剧,进一步降低了电流产生电动转矩的有效性。

  不对称半桥型的特点是:

  各主开关管的电压定额为us,与电机绕组的电压定额近似相等,所以这种线路用足了主开关管的额定电压,有效的全部电源电压可用来控制相绕组电流;由于每相绕组接至各自的不对称半桥,在电路上,相与相之间的电流控制是完全独立的;

  可给相绕组提供3种电压回路,即上、下主开关同时导通时的正电压回路,一只主开关保持导通另一只主开关关断时的零电压回路,上、下主开关均关断时的负电压回路。这样,低速斩波控制(ccc)方式时可采用能量非回馈式斩波方式,即在斩波续流期间,相电流在“零电压回路”中的续流,避免了电机与电源间的无功能量交换,这对增加转矩、提高功率变换器容量的利用率、减少斩波次数、仰制电源电压波动、降低转矩脉动都是有利的;

  每相需2只主开关,未能充分体现单极性的srm功率变换器较其他交流调速系统变流器固有的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从性能上看,不对称半桥型较双极性电源型有很大优势,其唯一不足是所用开关器件数量多,尤其是对非小型的sr电动机,明显增加了功率变换器的成本,经济性差。

  在不对称半桥结构基础上,a相和c相、b相和d相分别可共用一只上臂主开关(共用一只下臂时相对需多增加两套独立的驱动电路供电电源,增加了成本),从而减少2个主开关,构成如图2所示的新型四相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主电路。

  图2新型四相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主电路

  这种主电路方案保留了不对称半桥型的优点,使开关器件降到最少,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项目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设计

 

  图3新型功率变换器电路

  图3为本项目所采用的功率变换器电路,在实用中又进行了优化。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源(线电压380v、50hz)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整流电路为三相三线制电路,分为二极管整流部分和电容滤波部分。电解电容c1、c2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起到滤波作用,而电阻r2、r3起到平衡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及整个系统关闭时对c1、c2电容放电的作用。

  在系统加电开始工作的瞬间,为了防止滤波电容开始充电所引起的过大的浪涌电流,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本系统采用了电阻-继电器并联网络。当充电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继电器j断开,电阻r1流过电流,把浪涌电流限制到一个安全的范围。当充电电压大于此值时,j闭合,把电阻r1短路。

  本功率变换器中增加了dc/dc变换器,目的是为了续流时增加绕组两端的反压,因为传统的功率变换器续流时加在绕组两端的电压为-us,其放电电压方程为

  sr电动机的功率变换器相当于pwm变频调速感应电动机的变频器一样,在其调速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功率变换器设计是提高开关磁阻电动机调速系统(srd)性能价格比的关键之一。由于sr电动机工作电压、电流波形并非正弦波,且波形受系统运行条件及电机设计参数的制约,变化很大,难以准确预料,这为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带来了困难。目前来说,适用于所有sr电动机及不同控制方式的“理想功率变换器”是没有的。

  本文针对一台5.5kw四相sr电动机展开功率变换器的设计工作。采用新型四相功率变换器主电路结构形式,并且增加dc/dc变换器加快放电,提高了srd系统的整体性能。

  功率变换器主电路分析与设计主电路设计是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设计的关键之一。对四相srd系统来说目前已有的功率变换器大多采用如图1所示的双极性电源型和不对称半桥型。

双极性电源型

  不对称半桥型

  (图中:t1~t8为功率驱动主开关;a、b、c、d为电机四相绕组。)图1双极性电源型和不对称半桥型

  双极性电源型功率变换器每相只用一只主开关是其主要优点,但主开关和续流二极管的电压定额为us+δu(δu系因换相引起的任一瞬变电压),而加给励磁绕组的电压仅为us/2,未能用足开关器件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的容量。另外,这种结构的功率变换器,当电机单相运行时,因瞬时只有一只开关管导通,c1、c2交替出现较大的波动。采用双相运行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是电路上、下两部分同时有一相绕组导通),但在双相运行时,相电流可能流过dl/dθ<0的区域,这时电动转矩的有效性将降低,电流在相绕组中的电阻损耗却将增加;而且,两相同时通电,电机磁路饱和加剧,进一步降低了电流产生电动转矩的有效性。

  不对称半桥型的特点是:

  各主开关管的电压定额为us,与电机绕组的电压定额近似相等,所以这种线路用足了主开关管的额定电压,有效的全部电源电压可用来控制相绕组电流;由于每相绕组接至各自的不对称半桥,在电路上,相与相之间的电流控制是完全独立的;

  可给相绕组提供3种电压回路,即上、下主开关同时导通时的正电压回路,一只主开关保持导通另一只主开关关断时的零电压回路,上、下主开关均关断时的负电压回路。这样,低速斩波控制(ccc)方式时可采用能量非回馈式斩波方式,即在斩波续流期间,相电流在“零电压回路”中的续流,避免了电机与电源间的无功能量交换,这对增加转矩、提高功率变换器容量的利用率、减少斩波次数、仰制电源电压波动、降低转矩脉动都是有利的;

  每相需2只主开关,未能充分体现单极性的srm功率变换器较其他交流调速系统变流器固有的优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从性能上看,不对称半桥型较双极性电源型有很大优势,其唯一不足是所用开关器件数量多,尤其是对非小型的sr电动机,明显增加了功率变换器的成本,经济性差。

  在不对称半桥结构基础上,a相和c相、b相和d相分别可共用一只上臂主开关(共用一只下臂时相对需多增加两套独立的驱动电路供电电源,增加了成本),从而减少2个主开关,构成如图2所示的新型四相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主电路。

  图2新型四相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主电路

  这种主电路方案保留了不对称半桥型的优点,使开关器件降到最少,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项目sr电动机功率变换器设计

 

  图3新型功率变换器电路

  图3为本项目所采用的功率变换器电路,在实用中又进行了优化。系统采用三相交流电源(线电压380v、50hz)供电。系统中使用的整流电路为三相三线制电路,分为二极管整流部分和电容滤波部分。电解电容c1、c2对整流电路的输出起到滤波作用,而电阻r2、r3起到平衡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及整个系统关闭时对c1、c2电容放电的作用。

  在系统加电开始工作的瞬间,为了防止滤波电容开始充电所引起的过大的浪涌电流,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本系统采用了电阻-继电器并联网络。当充电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继电器j断开,电阻r1流过电流,把浪涌电流限制到一个安全的范围。当充电电压大于此值时,j闭合,把电阻r1短路。

  本功率变换器中增加了dc/dc变换器,目的是为了续流时增加绕组两端的反压,因为传统的功率变换器续流时加在绕组两端的电压为-us,其放电电压方程为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