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法超声测距仪的研制
发布时间:2007/4/23 0:00:00 访问次数:540
关键词:单片机;超声波;测距
1 引言
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可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具有定向性好、能量集中、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小、反射能力较强等优点。超声波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它不受光线、被测物颜色等影响,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水文液位测量、车辆自动导航、物体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脉冲回波法的超声空气测距原理及系统构成。
传感器,它每次发射10个脉冲。当第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射后,计数器开始计数,在检测到第一个回波脉冲的瞬间,计数器停止计数,这样就能够得到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Δt;同时温度采集电路也将现场环境温度数据采集到单片机中,以在计算距离时对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修正。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最终利用单片机计算出被测距离,并由显示器显示出来。
2.1 单片机与各部分电路的接口
本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来实现对各部分电路的控制和响应。在进行硬件设计时,AT89C2051的串行口RXD、TXD分别与显示电路的RXD和TXD相连,构成串行静态显示电路;定时/记数器T0与V/F转换器LM331的输出端相连,实现频率采集功能;P1.7与CMOS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相连,可通过软件使P1.7口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控制超声波的发射;P1.6通过一个开关二极管IN4148与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控制端连接,发射超声波时置P1.6 为“1”;P1.2口连接比较器LM324的输出端,这样,通过扫描P1.2口就可以判断是否接收到回波。
2.2 超声波发射及驱动电路
超声波发射及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由与非门CD4011组成的CMOS多谐振荡器产生40kHz的振荡源,为了控制振荡的产生或者停止,把第一个门U1的一个输入端作为控制端C,当C=“0”时,振荡停止;C=“1”时,产生振荡。将C端与AT89C2051单片机的P1.7口连接后,就可通过微处理器来控制超声波的发射。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脉冲的频率(P1.7口高、低电平的变化频率)必须远低于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该电路的振荡周期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t=2.2RtCt
由于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与它的振幅成正比,为了使测距范围足够远,可对振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再加在超声波传感器上。本电路采用CD4049组成驱动电路可将振荡信号的幅度放大一倍,从而增加了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扩大了测距范围。
电阻下降导致超声波传感器转换性能变坏,不能长时间的对传感器施加直流电压。因此在电路中串入一个耦合电容C1,通过它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等幅的交流电压,从而保证测距仪能够长时间可靠、稳定的工作。
2.3 超声波接收及过零检测电路
超声波接收及过零检测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其能量的衰减程度与传播距离成正比,所以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信号一般在1mV~1V之间。为了便于使用,接收电路要提供100倍以上的放大增益。此外,接收传感器输出的是正弦波信号,这就需要设计交流放大电路。本系统选用两片OP07组成两级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信号经过放大以后,输入LM324的正端并与基准电压相比较,使LM32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P1.2口连接)输出高电平,单片机接收到回波后立即停止记时。
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发射(P1.7置“1”)的同时,P1.6输出一个高电平,给电容C5充电,并经一串联分压网络将该电压输出到比较器的负端,这样可以有效抑制由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直接辐射到接收器而导致的比较器误反转,从而得到错误检测信号。发射结束后P1.6口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比较器的负端也为低电平,若LM324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则表明已接收到回波信号。
2.4 温度采集及V/F转换电路
时差法超声测距仪的研制 [日期:2005-6-2] 来源:国外电子元器件 作者: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电子系 赵 珂 [字体:单片机、超声波发射电路、超声波接收放大电路、环境温度采集电路及显示电路组成。该测距仪具有集成度高、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文中主要介绍了脉冲回波法的超声空气测距原理及其系统构成。
关键词:单片机;超声波;测距
1 引言
超声波是由机械振动产生的,可在不同介质中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具有定向性好、能量集中、传输过程中衰减较小、反射能力较强等优点。超声波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检测方法,它不受光线、被测物颜色等影响,对恶劣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水文液位测量、车辆自动导航、物体识别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脉冲回波法的超声空气测距原理及系统构成。
传感器,它每次发射10个脉冲。当第一个超声波脉冲发射后,计数器开始计数,在检测到第一个回波脉冲的瞬间,计数器停止计数,这样就能够得到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Δt;同时温度采集电路也将现场环境温度数据采集到单片机中,以在计算距离时对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修正。根据所采集到的数据最终利用单片机计算出被测距离,并由显示器显示出来。
2.1 单片机与各部分电路的接口
本系统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来实现对各部分电路的控制和响应。在进行硬件设计时,AT89C2051的串行口RXD、TXD分别与显示电路的RXD和TXD相连,构成串行静态显示电路;定时/记数器T0与V/F转换器LM331的输出端相连,实现频率采集功能;P1.7与CMOS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相连,可通过软件使P1.7口输出高电平或低电平,从而控制超声波的发射;P1.6通过一个开关二极管IN4148与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控制端连接,发射超声波时置P1.6 为“1”;P1.2口连接比较器LM324的输出端,这样,通过扫描P1.2口就可以判断是否接收到回波。
2.2 超声波发射及驱动电路
超声波发射及驱动电路如图2所示,由与非门CD4011组成的CMOS多谐振荡器产生40kHz的振荡源,为了控制振荡的产生或者停止,把第一个门U1的一个输入端作为控制端C,当C=“0”时,振荡停止;C=“1”时,产生振荡。将C端与AT89C2051单片机的P1.7口连接后,就可通过微处理器来控制超声波的发射。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脉冲的频率(P1.7口高、低电平的变化频率)必须远低于多谐振荡器的振荡频率。该电路的振荡周期可由以下公式得出:
t=2.2RtCt
由于超声波的传播距离与它的振幅成正比,为了使测距范围足够远,可对振荡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再加在超声波传感器上。本电路采用CD4049组成驱动电路可将振荡信号的幅度放大一倍,从而增加了超声波的传播距离,扩大了测距范围。
电阻下降导致超声波传感器转换性能变坏,不能长时间的对传感器施加直流电压。因此在电路中串入一个耦合电容C1,通过它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等幅的交流电压,从而保证测距仪能够长时间可靠、稳定的工作。
2.3 超声波接收及过零检测电路
超声波接收及过零检测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其能量的衰减程度与传播距离成正比,所以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信号一般在1mV~1V之间。为了便于使用,接收电路要提供100倍以上的放大增益。此外,接收传感器输出的是正弦波信号,这就需要设计交流放大电路。本系统选用两片OP07组成两级放大电路,对接收到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信号经过放大以后,输入LM324的正端并与基准电压相比较,使LM32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P1.2口连接)输出高电平,单片机接收到回波后立即停止记时。
在单片机控制超声波发射(P1.7置“1”)的同时,P1.6输出一个高电平,给电容C5充电,并经一串联分压网络将该电压输出到比较器的负端,这样可以有效抑制由于超声波发射器发射的超声波直接辐射到接收器而导致的比较器误反转,从而得到错误检测信号。发射结束后P1.6口由高电平翻转为低电平,比较器的负端也为低电平,若LM324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则表明已接收到回波信号。
2.4 温度采集及V/F转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