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物流中心流程优化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04
关键字:物流
1rfid简介
rfid[1]诞生于二战期间,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fid在访问控制、人的识别系统、货物完整性、防盗以及军事上用途广泛,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对rfid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内rfid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不仅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rfid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同时rfid的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国内通信、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厂商参与,商用化进程开始启动。
据sanfordc.bernstein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rfid标签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2006年底有望突破70亿美元。今年在上海举行的rfid研讨会上,专家预计,2010年全球rfid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尽管不同机构预测的结果存在差异.但都描绘出了rfid标签的应用前景,rfid正向我们快步走来。
1.1rfid系统组成[2]
一般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是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1.2rfid标签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标签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标签的供电形式,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池,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能量才能工作。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利用耦合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进行工作。
(2)、按照标签的数据调制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一般来讲,有源标签为主动式,无源标签为被动式,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标签为半主动式。主动式标签信号传输距离远,但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被动式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但识读距离近;半主动式标签虽本身自带电池,但只起到对标签内部数字线路供电的作用,不主动发送能量,只有被“激活”时才传送数据。
(3)、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系统。
阅读器发送无线电信号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基本上可分为五个主要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以及微波(2.45ghz以上)。常见的工作频率有:13.56mhz,、915mhz、2.45ghz~5ghz。
(4)、根据标签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读写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
根据射频标签内部使用存储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卡(readonly,ro),读写卡(readwrite,rw)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
(5)、根据标签中存储器数据存储能力分为标识标签与便携式数据文件。
2rfid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1当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呼唤rfid
从20世纪9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就成为管理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chainmanagement)在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scm[3]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供应链管理从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来看,是如何将企业内部及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通过一些方法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rfid[1]诞生于二战期间,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fid在访问控制、人的识别系统、货物完整性、防盗以及军事上用途广泛,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对rfid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内rfid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不仅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rfid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同时rfid的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国内通信、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厂商参与,商用化进程开始启动。
据sanfordc.bernstein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rfid标签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2006年底有望突破70亿美元。今年在上海举行的rfid研讨会上,专家预计,2010年全球rfid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尽管不同机构预测的结果存在差异.但都描绘出了rfid标签的应用前景,rfid正向我们快步走来。
1.1rfid系统组成[2]
一般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是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1.2rfid标签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标签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标签的供电形式,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池,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能量才能工作。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利用耦合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进行工作。
(2)、按照标签的数据调制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一般来讲,有源标签为主动式,无源标签为被动式,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标签为半主动式。主动式标签信号传输距离远,但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被动式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但识读距离近;半主动式标签虽本身自带电池,但只起到对标签内部数字线路供电的作用,不主动发送能量,只有被“激活”时才传送数据。
(3)、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系统。
阅读器发送无线电信号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基本上可分为五个主要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以及微波(2.45ghz以上)。常见的工作频率有:13.56mhz,、915mhz、2.45ghz~5ghz。
(4)、根据标签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读写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
根据射频标签内部使用存储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卡(readonly,ro),读写卡(readwrite,rw)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
(5)、根据标签中存储器数据存储能力分为标识标签与便携式数据文件。
2rfid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1当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呼唤rfid
从20世纪9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就成为管理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chainmanagement)在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scm[3]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供应链管理从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来看,是如何将企业内部及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通过一些方法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关键字:物流
1rfid简介
rfid[1]诞生于二战期间,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fid在访问控制、人的识别系统、货物完整性、防盗以及军事上用途广泛,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对rfid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内rfid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不仅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rfid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同时rfid的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国内通信、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厂商参与,商用化进程开始启动。
据sanfordc.bernstein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rfid标签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2006年底有望突破70亿美元。今年在上海举行的rfid研讨会上,专家预计,2010年全球rfid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尽管不同机构预测的结果存在差异.但都描绘出了rfid标签的应用前景,rfid正向我们快步走来。
1.1rfid系统组成[2]
一般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是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1.2rfid标签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标签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标签的供电形式,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池,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能量才能工作。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利用耦合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进行工作。
(2)、按照标签的数据调制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一般来讲,有源标签为主动式,无源标签为被动式,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标签为半主动式。主动式标签信号传输距离远,但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被动式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但识读距离近;半主动式标签虽本身自带电池,但只起到对标签内部数字线路供电的作用,不主动发送能量,只有被“激活”时才传送数据。
(3)、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系统。
阅读器发送无线电信号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基本上可分为五个主要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以及微波(2.45ghz以上)。常见的工作频率有:13.56mhz,、915mhz、2.45ghz~5ghz。
(4)、根据标签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读写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
根据射频标签内部使用存储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卡(readonly,ro),读写卡(readwrite,rw)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
(5)、根据标签中存储器数据存储能力分为标识标签与便携式数据文件。
2rfid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1当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呼唤rfid
从20世纪9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就成为管理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chainmanagement)在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scm[3]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供应链管理从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来看,是如何将企业内部及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通过一些方法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rfid[1]诞生于二战期间,是英文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指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fid在访问控制、人的识别系统、货物完整性、防盗以及军事上用途广泛,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对rfid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内rfid的发展也方兴未艾,不仅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rfid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同时rfid的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国内通信、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厂商参与,商用化进程开始启动。
据sanfordc.bernstein咨询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rfid标签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2006年底有望突破70亿美元。今年在上海举行的rfid研讨会上,专家预计,2010年全球rfid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尽管不同机构预测的结果存在差异.但都描绘出了rfid标签的应用前景,rfid正向我们快步走来。
1.1rfid系统组成[2]
一般的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是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1.2rfid标签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标签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标签的供电形式,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
有源标签,自带电池,使用标签内的电池能量才能工作。无源标签,不含电池,利用耦合的阅读器发射的电磁场能量作为自己的能量进行工作。
(2)、按照标签的数据调制方式分为主动式、被动式和半主动式。
一般来讲,有源标签为主动式,无源标签为被动式,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标签为半主动式。主动式标签信号传输距离远,但使用寿命受到限制;被动式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但识读距离近;半主动式标签虽本身自带电池,但只起到对标签内部数字线路供电的作用,不主动发送能量,只有被“激活”时才传送数据。
(3)、根据标签的工作频率分为低频、高频、超高频和微波系统。
阅读器发送无线电信号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基本上可分为五个主要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以及微波(2.45ghz以上)。常见的工作频率有:13.56mhz,、915mhz、2.45ghz~5ghz。
(4)、根据标签的可读写性分为只读、读写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
根据射频标签内部使用存储器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卡(readonly,ro),读写卡(readwrite,rw)和一次写入多次读出卡(worm)。
(5)、根据标签中存储器数据存储能力分为标识标签与便携式数据文件。
2rfid在物流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2.1当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呼唤rfid
从20世纪9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就成为管理者耳熟能详的词汇,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管理scm
(supplychainmanagement)在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企业竞争力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scm[3]强调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高的目标。供应链管理从企业运作的各个方面来看,是如何将企业内部及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通过一些方法实现一体化的管理。
上一篇:远望谷集装箱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上一篇:深圳远望谷集装箱管理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