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EDA/PLD

基于CPLD的片内振荡器设计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670

在绝大部分数字系统设计中,时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采用外接有源或者无源振荡器来提供时钟信号。外接时钟的优点是性能稳定,设计简便;缺点是会增加电路板面积,而且高频设计时对电路板布线和加工的要求比较严格,可能增加系统成本和设计难度。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的设计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即采用片内的可编程资源实现振荡器功能。这种设计可以将振荡部分同时集成到fpga/cpld中,减少了外部资源的使用。

环形振荡器是最简单的振荡器设计方法,在分立器件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中一直受到关注[1,2,3]。但是在这类设计中,振荡频率随电压变化的特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要在工艺或电路设计方面考虑振荡频率的稳定问题[2][3]。随着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稳压电路已经物美价廉;另外,fpga/cpld厂商为用户在片内预设了一些特定模块,为振荡器的片内实现提供了方便。如altera公司的maxii系列cpld芯片,允许用户通过软件quartus ii的megawizard:plug-in manager功能来调用系统提供的参数化模块库(lpm)。其中的io/maxii oscil-lator[4]模块即是一个能在芯片内部实现片内振荡器的软核,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33mhz~5.56mhz,用户不可以调整工作频率。在做仿真应用时,可选择3.33或5.56mhz;在实际应用中,会自动给出3.33~5.56mhz范围内的振荡频率。该片上振荡器模块只能下载在maxii系列芯片内的用户闪存存储器(ufm)上,振荡输出可以驱动芯片引脚和内部逻辑,该ufm资源一旦作为振荡器使用,便不能再实现并联接口(pio)、串连接口(spi)和iic接口等其他功能。

本文介绍一种通用的基于cpld的片内振荡器设计方法,它基于环形振荡器原理,只占用片上普通逻辑资源(le),无需使用专用逻辑资源(如maxii中的ufm),从而提高了芯片的资源利用率;振荡频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振荡输出可以驱动内部逻辑和外部器件引脚。本设计有较大的通用性,可方便地在不同cpld器件间移植,使一些基于cpld的片上系统(soc)设计无需使用外部时钟信号源,从而降低设计成本和难度,增加系统集成度。通过在altera公司的max7000系列emp7128lc84-15芯片上的实验说明实现的方法。实验实现的频率范围在8mhz~62mhz。仿真和硬件测试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 基于cpld的片内环形振荡器

环形振荡器原理如图1所示。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环形非门级联串使电路处于无稳定状态,静态下任何一个非门的输入和输出都不可能稳定在高电平或低电平,而只能处于周而复始的高低电平转换状态,从而产生自激振荡[5]。振荡周期为t=2ntpd,其中n是非门的个数,tpd是每个非门的传输延迟时间,改变电路中非门的数量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图1所示的环形振荡器即使采用电路原理图输入,经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综合后,也得不到对应的电路结构。实际上,eda综合工具不是从电路结构出发,而是从电路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出发给出综合结果,所以,奇数个非门的级联将被综合为一个非门,而偶数个非门的级联被综合为一个缓冲或一条联线。为能在cpld器件中实现图1的环形振荡器结构,本文将图1中单端口输入元件改成二端口输入元件,即用二输入与非门代替图1的第一个非门,其余偶数个非门则用二输入与门代替,二端口元件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上级输出,另一输入端口作为控制端引出。振荡器正常工作时控制端全部置高电平。采用synplify pro 7.7综合后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电路完全可实现图1的功能。

为了保证正反馈,图1结构的非门级联必须是奇数个。图2中的与非门起到反相作用,其他与门则起延时缓冲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门的数量以及选择门的种类(与门、与非门等)改变osc输出端的振荡频率,而不受"奇数"个门的限制,只要保障第一个门得到正反馈就可以产生振荡。而图1的结构必须改变偶数个非门才能达到改变振荡频率的目的,因而图2结构在cpld芯片中实现时可以节省逻辑资源。控制端oscena[n-1,0]为振荡使能控制端,置高电平时,与非门的输入和输出在缓冲级联链的反馈作用下产生自激振荡,振荡器正常工作;控制端的任意一位置零使振荡器停振。所以oscena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互联后作为一个端使用。实验证明,图2结构能够保证门延时的等间隔特性。

2 cpld片内振荡器的实现和优化

2.1 cpld片内振荡器的实现

基于上述方法的片内环形振荡器设计有很大的通用性,可在不同cpld芯片间方便地移植。本文以altera公司的m

在绝大部分数字系统设计中,时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通常采用外接有源或者无源振荡器来提供时钟信号。外接时钟的优点是性能稳定,设计简便;缺点是会增加电路板面积,而且高频设计时对电路板布线和加工的要求比较严格,可能增加系统成本和设计难度。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cpld的设计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即采用片内的可编程资源实现振荡器功能。这种设计可以将振荡部分同时集成到fpga/cpld中,减少了外部资源的使用。

环形振荡器是最简单的振荡器设计方法,在分立器件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设计中一直受到关注[1,2,3]。但是在这类设计中,振荡频率随电压变化的特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要在工艺或电路设计方面考虑振荡频率的稳定问题[2][3]。随着电路制造技术的发展,稳压电路已经物美价廉;另外,fpga/cpld厂商为用户在片内预设了一些特定模块,为振荡器的片内实现提供了方便。如altera公司的maxii系列cpld芯片,允许用户通过软件quartus ii的megawizard:plug-in manager功能来调用系统提供的参数化模块库(lpm)。其中的io/maxii oscil-lator[4]模块即是一个能在芯片内部实现片内振荡器的软核,其工作频率范围为3.33mhz~5.56mhz,用户不可以调整工作频率。在做仿真应用时,可选择3.33或5.56mhz;在实际应用中,会自动给出3.33~5.56mhz范围内的振荡频率。该片上振荡器模块只能下载在maxii系列芯片内的用户闪存存储器(ufm)上,振荡输出可以驱动芯片引脚和内部逻辑,该ufm资源一旦作为振荡器使用,便不能再实现并联接口(pio)、串连接口(spi)和iic接口等其他功能。

本文介绍一种通用的基于cpld的片内振荡器设计方法,它基于环形振荡器原理,只占用片上普通逻辑资源(le),无需使用专用逻辑资源(如maxii中的ufm),从而提高了芯片的资源利用率;振荡频率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振荡输出可以驱动内部逻辑和外部器件引脚。本设计有较大的通用性,可方便地在不同cpld器件间移植,使一些基于cpld的片上系统(soc)设计无需使用外部时钟信号源,从而降低设计成本和难度,增加系统集成度。通过在altera公司的max7000系列emp7128lc84-15芯片上的实验说明实现的方法。实验实现的频率范围在8mhz~62mhz。仿真和硬件测试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 基于cpld的片内环形振荡器

环形振荡器原理如图1所示。由奇数个非门组成的环形非门级联串使电路处于无稳定状态,静态下任何一个非门的输入和输出都不可能稳定在高电平或低电平,而只能处于周而复始的高低电平转换状态,从而产生自激振荡[5]。振荡周期为t=2ntpd,其中n是非门的个数,tpd是每个非门的传输延迟时间,改变电路中非门的数量可以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

图1所示的环形振荡器即使采用电路原理图输入,经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综合后,也得不到对应的电路结构。实际上,eda综合工具不是从电路结构出发,而是从电路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出发给出综合结果,所以,奇数个非门的级联将被综合为一个非门,而偶数个非门的级联被综合为一个缓冲或一条联线。为能在cpld器件中实现图1的环形振荡器结构,本文将图1中单端口输入元件改成二端口输入元件,即用二输入与非门代替图1的第一个非门,其余偶数个非门则用二输入与门代替,二端口元件的一个输入端口连接上级输出,另一输入端口作为控制端引出。振荡器正常工作时控制端全部置高电平。采用synplify pro 7.7综合后的原理图如图2所示。该电路完全可实现图1的功能。

为了保证正反馈,图1结构的非门级联必须是奇数个。图2中的与非门起到反相作用,其他与门则起延时缓冲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门的数量以及选择门的种类(与门、与非门等)改变osc输出端的振荡频率,而不受"奇数"个门的限制,只要保障第一个门得到正反馈就可以产生振荡。而图1的结构必须改变偶数个非门才能达到改变振荡频率的目的,因而图2结构在cpld芯片中实现时可以节省逻辑资源。控制端oscena[n-1,0]为振荡使能控制端,置高电平时,与非门的输入和输出在缓冲级联链的反馈作用下产生自激振荡,振荡器正常工作;控制端的任意一位置零使振荡器停振。所以oscena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互联后作为一个端使用。实验证明,图2结构能够保证门延时的等间隔特性。

2 cpld片内振荡器的实现和优化

2.1 cpld片内振荡器的实现

基于上述方法的片内环形振荡器设计有很大的通用性,可在不同cpld芯片间方便地移植。本文以altera公司的m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声道前级设计特点
    与通常的Hi-Fi前级不同,EP9307-CRZ这台分...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