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EDA/PLD

可复用SPI模块IP核的设计与验证

发布时间:2008/5/28 0:00:00 访问次数:518

摘要:soc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新世纪集成电路的主流。其复杂性以及快速完成设计、降低成本等要求,决定了系统级芯片的设计必须采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复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以可复用ip设计方法,设计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块ip核的思路,用verilog语言实现,并经fpga验证,通过tsmc(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0.25μm工艺生产线流水实现,完成预期功能。

关键词:soc 可复用ip spi amba总线

引言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深亚微米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又称之为系统级芯片)。由于其在速度、功耗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发展势头迅猛。soc芯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设计,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只有依赖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方法。如何为soc设计提供可复用的ip核,成为soc设计的基础和难点。

东南大学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utre,先进微控制器)总线规范开发了一款代号为garfield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此微处理器除采用arm公司arm7tdmi内核的硬ip外,其余模块采用了自己开发的软ip。本文以串行外设接口spi为例,介绍基于复用的ip设计与验证的一些经验。此spi模块基于amba的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先进外设总线)规范,可以不作修改地应用在任何符号amba总线规范的微处理器设计中。

garfield的总体架构及spi模块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1 可复用ip核的soc设计方法

系统级芯片设计中,ip特指经过验证的各种超级宏单元模块电路。vsia(虚拟器件接口联盟)根据设计层次,将ip划分为三个层次:硬ip、软ip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固ip。硬ip性能最优但适应性较差,软ip灵活性大、可移植性好。ip核必须具有以下特征:①可读性;②设计的衍展性和工艺适应性;③可测性;④端口定义标准化;⑤版板保护。

代码编写规则和可综合的书写规范是实现ip核的基础,可保证ip软核在任何eda工具下编译和综合的正确性。为soc集成时消除综合产生的风险,我们制定了verilog代码的书写规范,并要求有详细的注释,易于他人理解和修改。可复用ip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容易地将ip集成到芯片中,需要标准化的接口或片上总线,vsia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另外,设计中要尽量将ip核接口部分与功能部分分开,单独作为一模块进行设计,当需要集成到其它互连协议中时,只需修改接口部分。为尽可能地提供灵活性,允许综合时设置多个参数。

在最终面向用户的产品发布中,用户手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文档将被用于ip核的选择、集成和验证,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文楼。它主要包括模块系统结构、功能框图、输入、输入/输出口、时序图、调用方式、设计流程、测试指导、推荐使用和软件编译器和驱动程序、系统验证指导、调试指导和该ip核版本历史等。在可重用ip核产品发布中,还应包含该 ip核的多种仿真模型,以便用户在进行评估、设计和系统测试时使用。ip核的仿真器模型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①行为级模型,能够仿真该ip核的全部功能,包括在算法级和指令集上的功能;②硬件级模型,能够精确提供该ip核的功能和时序的仿真;③门级模型,提供硬核的带有时序反标注信息的仿真模型。

在实践中,我们搜索出一套基于cvs(协作版本管理系统)的版本管理和设计、验证人员协同工作的制定流程,对rtl代码作了尽可能全面的仿真,提供完备的测试矢量,保证了最终ip核的质量,并按要求建立了标准、规范的文档。

2 spi模块ip核的设计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多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以及外设间的一种全双工、同步、串行数据接口标准。spi总线量种三线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所以,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

摘要:soc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和新世纪集成电路的主流。其复杂性以及快速完成设计、降低成本等要求,决定了系统级芯片的设计必须采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复用的方法。本文介绍以可复用ip设计方法,设计串行外设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模块ip核的思路,用verilog语言实现,并经fpga验证,通过tsmc(台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0.25μm工艺生产线流水实现,完成预期功能。

关键词:soc 可复用ip spi amba总线

引言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和深亚微米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了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又称之为系统级芯片)。由于其在速度、功耗和成本方面的优势,发展势头迅猛。soc芯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设计,并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只有依赖基于ip复用的soc设计方法。如何为soc设计提供可复用的ip核,成为soc设计的基础和难点。

东南大学asic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utre,先进微控制器)总线规范开发了一款代号为garfield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此微处理器除采用arm公司arm7tdmi内核的硬ip外,其余模块采用了自己开发的软ip。本文以串行外设接口spi为例,介绍基于复用的ip设计与验证的一些经验。此spi模块基于amba的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先进外设总线)规范,可以不作修改地应用在任何符号amba总线规范的微处理器设计中。

garfield的总体架构及spi模块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如图1所示。

1 可复用ip核的soc设计方法

系统级芯片设计中,ip特指经过验证的各种超级宏单元模块电路。vsia(虚拟器件接口联盟)根据设计层次,将ip划分为三个层次:硬ip、软ip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固ip。硬ip性能最优但适应性较差,软ip灵活性大、可移植性好。ip核必须具有以下特征:①可读性;②设计的衍展性和工艺适应性;③可测性;④端口定义标准化;⑤版板保护。

代码编写规则和可综合的书写规范是实现ip核的基础,可保证ip软核在任何eda工具下编译和综合的正确性。为soc集成时消除综合产生的风险,我们制定了verilog代码的书写规范,并要求有详细的注释,易于他人理解和修改。可复用ip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为了容易地将ip集成到芯片中,需要标准化的接口或片上总线,vsia在这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另外,设计中要尽量将ip核接口部分与功能部分分开,单独作为一模块进行设计,当需要集成到其它互连协议中时,只需修改接口部分。为尽可能地提供灵活性,允许综合时设置多个参数。

在最终面向用户的产品发布中,用户手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部分文档将被用于ip核的选择、集成和验证,是一种非常专业化的文楼。它主要包括模块系统结构、功能框图、输入、输入/输出口、时序图、调用方式、设计流程、测试指导、推荐使用和软件编译器和驱动程序、系统验证指导、调试指导和该ip核版本历史等。在可重用ip核产品发布中,还应包含该 ip核的多种仿真模型,以便用户在进行评估、设计和系统测试时使用。ip核的仿真器模型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①行为级模型,能够仿真该ip核的全部功能,包括在算法级和指令集上的功能;②硬件级模型,能够精确提供该ip核的功能和时序的仿真;③门级模型,提供硬核的带有时序反标注信息的仿真模型。

在实践中,我们搜索出一套基于cvs(协作版本管理系统)的版本管理和设计、验证人员协同工作的制定流程,对rtl代码作了尽可能全面的仿真,提供完备的测试矢量,保证了最终ip核的质量,并按要求建立了标准、规范的文档。

2 spi模块ip核的设计

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总线技术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多种微处理器、微控制器以及外设间的一种全双工、同步、串行数据接口标准。spi总线量种三线总线,因其硬件功能很强,所以,与spi有关的软件就相当简单,使cpu有更多的时

相关IC型号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