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系统基带处理的DSP FPGA实现方案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326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增加,目前以承载单一话音业务为主的无线通信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以大容量、高数据率和承载多媒体业务为目的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成为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码分多址(cdma)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抗噪性、保密性和低功率等优点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最主要的多址接入技术。
和传统的cdma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支持多种速率的业务,从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业务,并能根据具体的业务需要,提供必要的带宽。3gpp协议规定wcdma系统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5.15kbps~12.2kbps话音数据、 64kbps电路数据、144kbps分组数据和384kbps分组数据。然而,对不同速率业务的基带处理,所需的存储量、运算量以及处理延时差异很大。因此,采用何种硬件结构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业务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w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的基带发送方案,说明其对多媒体业务的支持以及实现的复杂性。然后,从硬件实现角度,进行了dsp和fpga的性能比较,提出dsp+fpga基带发送的实现方案,并以基站分系统(bts)的发送单元为例,具体给出了该实现方案在下行无线信道基带发送单元中的应用。 wcdma基带发送方案
wcdma系统的发送单元实现无线信道的基带数据处理(crc校验、纠错编码、速率适配、交织、复用、成帧)、扩频加扰、合路与功率控制、成型滤波、d/a转换、最后提供给模拟前端。下面以下行链路为例,分别给出基带数据处理方案和扩频加扰调制方案。
在基带处理流程中(如图1所示),每个传输信道(trch)对应一个业务,由于各种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不同,所以其发送时间间隔(tti)是不同的(tti∈{10ms,20ms,40ms,80ms})。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各传输信道的一个发送时间间隔(tti)内的输入数据划分成各传输块,并在每块末尾加上crc校验比特位,以便收端进行差错检测。
其次将加上校验位后的所有传输块串行级联起来。如果级联后的数据量大于规定的最大编码块尺寸,则需对级连后的数据块进行分段处理,分成若干个尺寸相同编码块,使每个编码块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最大编码块尺寸。对于不同的编码方式,最大编码块尺寸不同。其中,卷积编码: z = 504;turbo编码: z = 5114(z表示最大编码块尺寸)。
wcdma所采用的纠错编码有两种:turbo码和卷积码。无线信道编码是为了接收机能够检测和纠正由于传输媒介带来的信号误差,同时在原数据流中加入了冗余信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卷积编码与turbo编码相比,前者具有译码速度快,时延小等优点;但对较高速率的信道,在满足相同qos的条件下,后者对信噪比的要求更低。对于数据量小,要求实时性高的业务采用卷积编码,如语音业务;而对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采用turbo编码,如ip业务,多媒体业务。
为了将传输信道的数据适配到物理信道上去,要对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速率适配。速率适配是将传输信道上的数据按比特重复或凿去,使得即使不同传输间隔上数据比特数不同,经过传输信道复接后的总数据比特数对于给定的物理信道总是不变的。
在数据块的基带处理过程中有两次交织操作,即第一次交织和第二次交织。交织的作用是将原始数据序列打乱,使得交织前后数据序列的相关性减弱,提高系统对突发性错误的抗干扰能力。两次交织均采用列间交织模式,即先将数据逐行写入矩形阵列中去,再按一定的列交织模式逐列读出。
一个传输信道与一种业务类型相对应,在物理层,有时需要将不同的业务数据复接在一起,通过一个物理信道进行传输,这个过程就是物理层的业务复接。
物理信道的扩频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信道化,即将每个数据符号转化为多个码片, 以增加信号的带宽。每个数据符号内的码片数被称做扩频因子(sf);第二步为加扰,由此给扩频信号加扰。在下行链路中,两个连续符号组成的符号对经过串并变换,映射到i和q支路上。映射的结果是偶数号和奇数号的符号分别映射到i和q支路上。i 和 q 支路由相同的实值信道化码cch,sf,m扩频到码片速率,然后将i和q支路上实值的码片序列变换成复值码片序列。该序列由复值的扰码sdl,n加扰(复数相乘)。具体的扩频加扰框图(如图2所示)。
调制信号的码片速率为3.84 mcps ,扩频过程产生的复值码片序列的调制为qpsk,具体的调制框图(如图3所示)。
实现方案
基带数据处理的电路结构
本文提出了“dsp+fpga线性流水阵列结构”的实现方案:使用dsp与大规模fpga协同处理基带发送数据。该处理单元以dps芯片为核心,构造一个小的dsp系统,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
在基带处理单元中,
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无线业务需求的增加,目前以承载单一话音业务为主的无线通信网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以大容量、高数据率和承载多媒体业务为目的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成为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码分多址(cdma)技术凭借其良好的抗噪性、保密性和低功率等优点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最主要的多址接入技术。
和传统的cdma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最大特点在于能支持多种速率的业务,从话音到分组数据到多媒体业务,并能根据具体的业务需要,提供必要的带宽。3gpp协议规定wcdma系统支持的业务类型包括:5.15kbps~12.2kbps话音数据、 64kbps电路数据、144kbps分组数据和384kbps分组数据。然而,对不同速率业务的基带处理,所需的存储量、运算量以及处理延时差异很大。因此,采用何种硬件结构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业务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wcdma系统的无线信道的基带发送方案,说明其对多媒体业务的支持以及实现的复杂性。然后,从硬件实现角度,进行了dsp和fpga的性能比较,提出dsp+fpga基带发送的实现方案,并以基站分系统(bts)的发送单元为例,具体给出了该实现方案在下行无线信道基带发送单元中的应用。 wcdma基带发送方案
wcdma系统的发送单元实现无线信道的基带数据处理(crc校验、纠错编码、速率适配、交织、复用、成帧)、扩频加扰、合路与功率控制、成型滤波、d/a转换、最后提供给模拟前端。下面以下行链路为例,分别给出基带数据处理方案和扩频加扰调制方案。
在基带处理流程中(如图1所示),每个传输信道(trch)对应一个业务,由于各种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不同,所以其发送时间间隔(tti)是不同的(tti∈{10ms,20ms,40ms,80ms})。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各传输信道的一个发送时间间隔(tti)内的输入数据划分成各传输块,并在每块末尾加上crc校验比特位,以便收端进行差错检测。
其次将加上校验位后的所有传输块串行级联起来。如果级联后的数据量大于规定的最大编码块尺寸,则需对级连后的数据块进行分段处理,分成若干个尺寸相同编码块,使每个编码块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最大编码块尺寸。对于不同的编码方式,最大编码块尺寸不同。其中,卷积编码: z = 504;turbo编码: z = 5114(z表示最大编码块尺寸)。
wcdma所采用的纠错编码有两种:turbo码和卷积码。无线信道编码是为了接收机能够检测和纠正由于传输媒介带来的信号误差,同时在原数据流中加入了冗余信息,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卷积编码与turbo编码相比,前者具有译码速度快,时延小等优点;但对较高速率的信道,在满足相同qos的条件下,后者对信噪比的要求更低。对于数据量小,要求实时性高的业务采用卷积编码,如语音业务;而对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采用turbo编码,如ip业务,多媒体业务。
为了将传输信道的数据适配到物理信道上去,要对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速率适配。速率适配是将传输信道上的数据按比特重复或凿去,使得即使不同传输间隔上数据比特数不同,经过传输信道复接后的总数据比特数对于给定的物理信道总是不变的。
在数据块的基带处理过程中有两次交织操作,即第一次交织和第二次交织。交织的作用是将原始数据序列打乱,使得交织前后数据序列的相关性减弱,提高系统对突发性错误的抗干扰能力。两次交织均采用列间交织模式,即先将数据逐行写入矩形阵列中去,再按一定的列交织模式逐列读出。
一个传输信道与一种业务类型相对应,在物理层,有时需要将不同的业务数据复接在一起,通过一个物理信道进行传输,这个过程就是物理层的业务复接。
物理信道的扩频由两步组成。第一步是信道化,即将每个数据符号转化为多个码片, 以增加信号的带宽。每个数据符号内的码片数被称做扩频因子(sf);第二步为加扰,由此给扩频信号加扰。在下行链路中,两个连续符号组成的符号对经过串并变换,映射到i和q支路上。映射的结果是偶数号和奇数号的符号分别映射到i和q支路上。i 和 q 支路由相同的实值信道化码cch,sf,m扩频到码片速率,然后将i和q支路上实值的码片序列变换成复值码片序列。该序列由复值的扰码sdl,n加扰(复数相乘)。具体的扩频加扰框图(如图2所示)。
调制信号的码片速率为3.84 mcps ,扩频过程产生的复值码片序列的调制为qpsk,具体的调制框图(如图3所示)。
实现方案
基带数据处理的电路结构
本文提出了“dsp+fpga线性流水阵列结构”的实现方案:使用dsp与大规模fpga协同处理基带发送数据。该处理单元以dps芯片为核心,构造一个小的dsp系统,电路结构如图4所示。
在基带处理单元中,
热门点击
- ObjectVideo和TI合作智能监视设备
- 用于DDS系统相位累加器的加法器设计
- 新型高速无线射频器件nRF24L01及其应用
- 基于16位定点DSP的并行乘法器的设计
- 基于DSP和增量式PI电压环控制的逆变器研究
- 75cm偏馈天线尝试收C波段圆极化信号
- DSP的软件UART实现
- 电子报晓公鸡
- 基于AD9957的双通道高速数字调制信号源设
- 基于LabWindows/CVI的虚拟函数信
推荐技术资料
- 业余条件下PCM2702
- PGM2702采用SSOP28封装,引脚小而密,EP3... [详细]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