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前照灯自动变光控制器电路(四)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874
电路工作原理
整个控制器电路由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组成,如图2-122所t。
电路中,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由光敏电阻器rgl、rg2、晶体管v1、v2及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开关控制电路由晶体管v3一v8和电阻器等组成。eli为机动
车前照灯中的近光灯,el2为前照灯中的远光灯。s为控制开关。ic为三端集成稳压器,它将+12v电压稳压为+9v后,作为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的工作电压。
在接通控制开关s后,整个控制电路通电工作。在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器rg1、rg2均呈高阻状态,双稳态电路中的晶体管v1和v2均导通,两管的集电极均为低电平,使v3一v6均截止,v7、v8饱和导通,eli和el2均点亮。
在会车时,前面行驶过来机动车的灯光照射至安装在机动车前端的光敏电阻器rgi上,rgi的阻值将变小,使晶体管v1截止,v4与v6饱和导通,vs截止,远光灯elz熄灭,近光灯eli仍亮。两车交错行驶的瞬间,安装在机动车左前侧的光敏电阻器rg2因受对方车辆的近光灯照射而阻值变小,使晶体管v2截止,v3和v5导通,v7截止,近光灯eli熄灭。此时rgi因无光照射而阻值增大,使v1导通,v4与v6截止, v8导通,远光灯el2点亮。
元器件选择
r1一r14均选用1/4w碳膜电阻器。
rgi和rg2均选用rg45系列的光敏电阻器(使用时应加装聚光罩,以提高受光灵敏度)。
c1和c2均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
v1一v4选用s9013或3dg6b型硅npn晶体管;v5、v6选用s8050或3dg12b型硅npn晶体管;v7、v8选用3dd15d型硅npn低频大功率晶体管。
ic选用7809型三端集成稳压器。
s选用触点电容量为5a以上的电源开关。
电路工作原理
整个控制器电路由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组成,如图2-122所t。
电路中,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由光敏电阻器rgl、rg2、晶体管v1、v2及有关外围元件组成;开关控制电路由晶体管v3一v8和电阻器等组成。eli为机动
车前照灯中的近光灯,el2为前照灯中的远光灯。s为控制开关。ic为三端集成稳压器,它将+12v电压稳压为+9v后,作为双稳态触发器电路的工作电压。
在接通控制开关s后,整个控制电路通电工作。在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器rg1、rg2均呈高阻状态,双稳态电路中的晶体管v1和v2均导通,两管的集电极均为低电平,使v3一v6均截止,v7、v8饱和导通,eli和el2均点亮。
在会车时,前面行驶过来机动车的灯光照射至安装在机动车前端的光敏电阻器rgi上,rgi的阻值将变小,使晶体管v1截止,v4与v6饱和导通,vs截止,远光灯elz熄灭,近光灯eli仍亮。两车交错行驶的瞬间,安装在机动车左前侧的光敏电阻器rg2因受对方车辆的近光灯照射而阻值变小,使晶体管v2截止,v3和v5导通,v7截止,近光灯eli熄灭。此时rgi因无光照射而阻值增大,使v1导通,v4与v6截止, v8导通,远光灯el2点亮。
元器件选择
r1一r14均选用1/4w碳膜电阻器。
rgi和rg2均选用rg45系列的光敏电阻器(使用时应加装聚光罩,以提高受光灵敏度)。
c1和c2均选用高频瓷介电容器。
v1一v4选用s9013或3dg6b型硅npn晶体管;v5、v6选用s8050或3dg12b型硅npn晶体管;v7、v8选用3dd15d型硅npn低频大功率晶体管。
ic选用7809型三端集成稳压器。
s选用触点电容量为5a以上的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