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模拟技术

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性能测试方案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485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王 登 常 青 梅顺良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测试方案,并简要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误码仪 数字微波传输 acex1k系列fpga

    

    在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中,通常使用误码分析仪对其误码性能进行测量。它虽然具有简单易用、测试内容丰富、误码测试结果直观、准确等优点,但是,价格昂贵、不易与某些系统接口适配,通常需要另加外部辅助长线驱动电路;此外,误码分析仪对于突发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测试存在先天不足。例如,在对tdma系统上行链路误码性能测试时,只有通过外加接口,对连续数据进行数据压扩,才能为被测设备模拟出突发形式的数据,从而完成测试。这给测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现今的通信系统大量采用fpga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将物理层上的各协议层的功能集中在fpga内部实现,不仅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集成,同时也减少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复杂度。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在fpga内部实现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误码分析仪。该误码仪主要有三方面优点:一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以连续或突发的方式产生若干种不同的随机序列或固定序列,并据此测试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二是测试结果可以误码率或者误码数两种形式,通过外围器件直观地显示出来;三是作为被测系统的一个嵌入式模块,便于功能扩展及系统调试。

    

    1 伪随机序列(m序列)

    

    许多数字通信理论的结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原始的信源信号为0、1等概并相互独立的随机数字序列。同样,实际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也是基于相同假设。因此,为使测试结果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系统的性能,采用伪随机序列(m序列)作为测试中传输的信号。

    

    m序列是一种线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每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被反馈系数ci加权(ci可以取1或0),经模2和运算再反馈到第一级。令第一级的输入为ak,就有:

    

    根据反馈系数的取值不同,电路可以产生出各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数字序列。对于一定的移位寄存器级数r,存在一些特殊的ci取值,使得输出序列的周期达到最长,即为2r-1。这样的序列被称为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即m序列。

    

    2 误码仪测试原理

    

    该误码仪由发端模块和收端模块两部分组成。发端模块产生连续或者突发的比特流,作为通信系统的信源数据;收端模块接收通信系统输出的比特流,并将其与本地产生的、与发端形式相同的比特流进行比较,从而完成误码测试。从逻辑上看,误码仪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发端模块产生原始数据,并使其通过被测通信系统构成的信道;

    

    (2)收端模块产生与发端相同码型、相同相位的数据流;

    

    (3)将收到的数据流与收端产生的本地数据流逐比特地比较,并进行误码统计;

    

    (4)根据误码统计结果,计算出相应的误码率,并输出误码指示。

    

    误码仪收端模块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实现本地产生的m序列与收到的数据流同步,即比特对齐,这是整个误码仪正常工作的前提。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根据m序列的性质,采用随动同步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图2给出了随动同步的原理框图。

    

    

    

    通过上述讨论知道,周期为2r-1的m序列发生器由r级移位寄存器组成。同时,由r个比特所能组成的所有序列(除全零序列外)都会在m序列的一个周期内遍历,且相应的前后位置固定。因此,如果两个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m序列

        

    

    

    来源:电子技术应用 作者:王 登 常 青 梅顺良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误码测试方案,并简要介绍了该方案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误码仪 数字微波传输 acex1k系列fpga

    

    在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测试中,通常使用误码分析仪对其误码性能进行测量。它虽然具有简单易用、测试内容丰富、误码测试结果直观、准确等优点,但是,价格昂贵、不易与某些系统接口适配,通常需要另加外部辅助长线驱动电路;此外,误码分析仪对于突发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测试存在先天不足。例如,在对tdma系统上行链路误码性能测试时,只有通过外加接口,对连续数据进行数据压扩,才能为被测设备模拟出突发形式的数据,从而完成测试。这给测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另一方面,现今的通信系统大量采用fpga作为系统的核心控制器件。将物理层上的各协议层的功能集中在fpga内部实现,不仅提高了通信系统的集成,同时也减少了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复杂度。

    

    

    

    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笔者在fpga内部实现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误码分析仪。该误码仪主要有三方面优点:一是可以根据用户需要,以连续或突发的方式产生若干种不同的随机序列或固定序列,并据此测试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二是测试结果可以误码率或者误码数两种形式,通过外围器件直观地显示出来;三是作为被测系统的一个嵌入式模块,便于功能扩展及系统调试。

    

    1 伪随机序列(m序列)

    

    许多数字通信理论的结论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原始的信源信号为0、1等概并相互独立的随机数字序列。同样,实际数字通信系统的设计,也是基于相同假设。因此,为使测试结果尽可能真实地反映系统的性能,采用伪随机序列(m序列)作为测试中传输的信号。

    

    m序列是一种线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其原理方框图如图1所示。每级移位寄存器的输出被反馈系数ci加权(ci可以取1或0),经模2和运算再反馈到第一级。令第一级的输入为ak,就有:

    

    根据反馈系数的取值不同,电路可以产生出各种具有不同特性的数字序列。对于一定的移位寄存器级数r,存在一些特殊的ci取值,使得输出序列的周期达到最长,即为2r-1。这样的序列被称为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即m序列。

    

    2 误码仪测试原理

    

    该误码仪由发端模块和收端模块两部分组成。发端模块产生连续或者突发的比特流,作为通信系统的信源数据;收端模块接收通信系统输出的比特流,并将其与本地产生的、与发端形式相同的比特流进行比较,从而完成误码测试。从逻辑上看,误码仪的工作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发端模块产生原始数据,并使其通过被测通信系统构成的信道;

    

    (2)收端模块产生与发端相同码型、相同相位的数据流;

    

    (3)将收到的数据流与收端产生的本地数据流逐比特地比较,并进行误码统计;

    

    (4)根据误码统计结果,计算出相应的误码率,并输出误码指示。

    

    误码仪收端模块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如何准确地实现本地产生的m序列与收到的数据流同步,即比特对齐,这是整个误码仪正常工作的前提。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通信系统,根据m序列的性质,采用随动同步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图2给出了随动同步的原理框图。

    

    

    

    通过上述讨论知道,周期为2r-1的m序列发生器由r级移位寄存器组成。同时,由r个比特所能组成的所有序列(除全零序列外)都会在m序列的一个周期内遍历,且相应的前后位置固定。因此,如果两个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m序列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
   泰克新发布的DSA8300在一台仪器中同时实现时域和频域分析,DS...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