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接口电路

DSP接口技术

发布时间:2007/9/8 0:00:00 访问次数:598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在各种应用中(从高级消费类产品到高规格军事系统)变得更加普遍,电子设备设计人员在DSP软件和硬件开发领域必须学习新的技能。

到DSP的接口变换器

    所有现代的定点和浮点DSP引擎都具有一个串行接口或并行存储器接口。并行数据总线宽度等于DSP的内部字长,对于大多数的定点处理器其字长通常为16位。然而,在某些DSP家庭中其字长为24位,在音频处理应用中需要采用这种特高的分辨率。

    浮点处理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或更宽。串行接口可全双工同步操作,而输入和输出数据以位方式串行格式进行操作。每次传送的最大位数通常等于处理器的内部数据总线宽度,但通常可通过编程以适于接口各种不同的外设。一般意义上,变换器可以认为是DSP处理器的"存储器寻址"外设。可以读或写表示变换值的数据。

    初看起来,选定变换器和DSP之间所采用的接口类型似乎很容易。在DSP引擎中采用的变换器接口也有两种基本的接口类型--串行和并行。实际上所有DSP都提供串行接口。用于嵌入应用的服务器件只提供串行接口,因为去掉成本高的外部数据和地址总线可使器件成本降低。

并行接口

    原来把变换器设想为接口,让它们配置在早期计算机的存储器地址图中。结果,变换器表现为处理器的存储器地址图中一个地址或一系列地址,使得在一个周期内读(从ADC)或写(到ADC)所传送的变换数据。

    传送是快速的,可以认为是简单存储器存取周期。工作在100MIP和更高指令速率的高速DSP具有非常短的存储器存储周期时间。为了成功地与一个变换器接口,往往需要对DSP进行编程,以便在变换器存取周期时间内插入等待状态。在很多DSP中此特性是可编程的而且单独地为不同外部存储器地址区编程。

    另一种技术是利用存储器认可信号,此信号告知处理器何时准备好供读或写的数据。有些DSP为变换器和其他无存储器外设(如UART等)提供一个独立的外部地址区(或I/O空间)。图1示出一个并行接口的实例,一个定点DSP到一个12位ADC和一个14位DAC的接口。在此使用了I/O寻址空间,而且具有比较大的寻址空间,需要(或不需要)译码来选择变换器。此例使并行接口的某些缺点显得很突出,因为DSP和变换器为了支持接口都需要多引脚数。变换器对可变换的每一数据位都需要引脚以及片选(CS)、读(RD)或写(WR)引脚。并行接口的多引脚数使得芯片和封装成本比串行接口高。并行接口的优点是具有较快和高变换速率(大于1Msample/s),这对于支持所需要的数据速率是必需的,而串行接口显然太慢。

    从编程观点看,并行接口易于处理,因为只包含到存储器或I/O地址的简单的读或写。即使采用高级语言(如C语言)也可以在存储器区域表示变量(或用特殊的指令在I/O区域表示变量)。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可追朔到第一代微控制器,制造商力图通过采用3线接口来减少引脚数,以便连接微控制器与外设。此方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当串行传送速率大于变换器或外设所需的数据带宽时更是如此。与并行传送在一个周期内传送中被传送的数据是以位串行方式传送,首先传送的是变换数据的最高有效位(MSB)或最低有效位(LSB),在每一个串行时钟周期一位一位的传送下去,直到N位变换数据的所有N位传送完为止。

    此原理已推广到DSP接口,其所支持的串行传送率可在几十兆范围内。

    串行接口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减少了引脚数。制造商已提出很多不同的协议,其中的一些协议已成为行业标准,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PT)、排队SPI(QSPI)、相互IC总线(I2C)和相互IC语音总线(I2S)。其中SPI和QSPI由Motorola提出,而I2C和I2S由Philips提出。

    串行接口优于并行接口,使得引脚数减少是有意义的。大部分的定点处理器允许通过其串行端口串行发送和接收4到16位长的字。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大多数分辩率高于8位的变换在变换器和DSP之间的数据和状态传送用16位字长工作。大多数DSP的串行端口设计成工作在全双工而它们不同于微控制器的一般串行接口,它们用一个帧同步脉冲,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引脚(或异步全双工传送的两个引脚)来指示数据帧的开始。微控制器的典型串行接口用SCLK(串行传输时钟信号)做为串行数据的指示,因此SCLK只有当数据有效时才有效。DSP串行接口可与一连续的SCLK一起工作,此时F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在各种应用中(从高级消费类产品到高规格军事系统)变得更加普遍,电子设备设计人员在DSP软件和硬件开发领域必须学习新的技能。

到DSP的接口变换器

    所有现代的定点和浮点DSP引擎都具有一个串行接口或并行存储器接口。并行数据总线宽度等于DSP的内部字长,对于大多数的定点处理器其字长通常为16位。然而,在某些DSP家庭中其字长为24位,在音频处理应用中需要采用这种特高的分辨率。

    浮点处理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或更宽。串行接口可全双工同步操作,而输入和输出数据以位方式串行格式进行操作。每次传送的最大位数通常等于处理器的内部数据总线宽度,但通常可通过编程以适于接口各种不同的外设。一般意义上,变换器可以认为是DSP处理器的"存储器寻址"外设。可以读或写表示变换值的数据。

    初看起来,选定变换器和DSP之间所采用的接口类型似乎很容易。在DSP引擎中采用的变换器接口也有两种基本的接口类型--串行和并行。实际上所有DSP都提供串行接口。用于嵌入应用的服务器件只提供串行接口,因为去掉成本高的外部数据和地址总线可使器件成本降低。

并行接口

    原来把变换器设想为接口,让它们配置在早期计算机的存储器地址图中。结果,变换器表现为处理器的存储器地址图中一个地址或一系列地址,使得在一个周期内读(从ADC)或写(到ADC)所传送的变换数据。

    传送是快速的,可以认为是简单存储器存取周期。工作在100MIP和更高指令速率的高速DSP具有非常短的存储器存储周期时间。为了成功地与一个变换器接口,往往需要对DSP进行编程,以便在变换器存取周期时间内插入等待状态。在很多DSP中此特性是可编程的而且单独地为不同外部存储器地址区编程。

    另一种技术是利用存储器认可信号,此信号告知处理器何时准备好供读或写的数据。有些DSP为变换器和其他无存储器外设(如UART等)提供一个独立的外部地址区(或I/O空间)。图1示出一个并行接口的实例,一个定点DSP到一个12位ADC和一个14位DAC的接口。在此使用了I/O寻址空间,而且具有比较大的寻址空间,需要(或不需要)译码来选择变换器。此例使并行接口的某些缺点显得很突出,因为DSP和变换器为了支持接口都需要多引脚数。变换器对可变换的每一数据位都需要引脚以及片选(CS)、读(RD)或写(WR)引脚。并行接口的多引脚数使得芯片和封装成本比串行接口高。并行接口的优点是具有较快和高变换速率(大于1Msample/s),这对于支持所需要的数据速率是必需的,而串行接口显然太慢。

    从编程观点看,并行接口易于处理,因为只包含到存储器或I/O地址的简单的读或写。即使采用高级语言(如C语言)也可以在存储器区域表示变量(或用特殊的指令在I/O区域表示变量)。

串行接口

    串行接口可追朔到第一代微控制器,制造商力图通过采用3线接口来减少引脚数,以便连接微控制器与外设。此方法是有效的,特别是当串行传送速率大于变换器或外设所需的数据带宽时更是如此。与并行传送在一个周期内传送中被传送的数据是以位串行方式传送,首先传送的是变换数据的最高有效位(MSB)或最低有效位(LSB),在每一个串行时钟周期一位一位的传送下去,直到N位变换数据的所有N位传送完为止。

    此原理已推广到DSP接口,其所支持的串行传送率可在几十兆范围内。

    串行接口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减少了引脚数。制造商已提出很多不同的协议,其中的一些协议已成为行业标准,包括串行外设接口(SPT)、排队SPI(QSPI)、相互IC总线(I2C)和相互IC语音总线(I2S)。其中SPI和QSPI由Motorola提出,而I2C和I2S由Philips提出。

    串行接口优于并行接口,使得引脚数减少是有意义的。大部分的定点处理器允许通过其串行端口串行发送和接收4到16位长的字。因此,为了方便起见,大多数分辩率高于8位的变换在变换器和DSP之间的数据和状态传送用16位字长工作。大多数DSP的串行端口设计成工作在全双工而它们不同于微控制器的一般串行接口,它们用一个帧同步脉冲,通常是一个独立的引脚(或异步全双工传送的两个引脚)来指示数据帧的开始。微控制器的典型串行接口用SCLK(串行传输时钟信号)做为串行数据的指示,因此SCLK只有当数据有效时才有效。DSP串行接口可与一连续的SCLK一起工作,此时F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耳机放大器
    为了在听音乐时不影响家人,我萌生了做一台耳机放大器的想...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