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LTC1668或利用Linduino®代码以增添模拟和混合信号功能提供选项
发布时间:2023/12/20 0:11:29 访问次数:80
反激式的隔离电源,因为使用光电耦合器*2,不得不面对消耗电流、温度变化和寿命问题等课题。“BD7F系列”无需此光电耦合器,反激式构建的部件数量减少一半,可同时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节电、高可靠性。
新开发的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改善了隔离型电源控制IC的课题中的负载响应特性,实现了电压变动200mV以下,这也非常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非隔离型电源控制IC领域具有实际业绩的导通时间控制技术,新应用到了隔离型电源控制IC.
功率元件最尖端的BiCDMOS工艺,并融入ROHM的模拟设计技术优势,可检测从1次侧*3到2次侧的电压、电流。因此,不再需要以往检测2次侧电压、电流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或变压器的3次绕组以及相关配件,使部件数量减少约一半,不仅可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还可更省电、可靠性更高。
设计所需配合的只是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以及几个电阻器,总共7个组件;相比之下,采用分立式组件来设计一个同类的解决方案则要用上大约30个组件。使用LTM8049的解决方案仅占用 250mm2 PCB 面积。应用包括电池供电型便携式测试系统、电机驱动器以及仪器设备中运算放大器的电源。
输出电流在12VIN至5VOUT时为1A,通过器件并联运行还可提高输出电流。采用单个外部电阻可设定工作频率在200kHz至2.5MHz范围。LTM8049也可通过一个外部时钟同步在同一频率范围。LTM8049采用9mmx15mmx2.42mm BGA封装。
反激式的隔离电源,因为使用光电耦合器*2,不得不面对消耗电流、温度变化和寿命问题等课题。“BD7F系列”无需此光电耦合器,反激式构建的部件数量减少一半,可同时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节电、高可靠性。
新开发的自适应导通时间控制,改善了隔离型电源控制IC的课题中的负载响应特性,实现了电压变动200mV以下,这也非常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在非隔离型电源控制IC领域具有实际业绩的导通时间控制技术,新应用到了隔离型电源控制IC.
功率元件最尖端的BiCDMOS工艺,并融入ROHM的模拟设计技术优势,可检测从1次侧*3到2次侧的电压、电流。因此,不再需要以往检测2次侧电压、电流所需的光电耦合器或变压器的3次绕组以及相关配件,使部件数量减少约一半,不仅可实现系统的小型化,还可更省电、可靠性更高。
设计所需配合的只是输入和输出电容器以及几个电阻器,总共7个组件;相比之下,采用分立式组件来设计一个同类的解决方案则要用上大约30个组件。使用LTM8049的解决方案仅占用 250mm2 PCB 面积。应用包括电池供电型便携式测试系统、电机驱动器以及仪器设备中运算放大器的电源。
输出电流在12VIN至5VOUT时为1A,通过器件并联运行还可提高输出电流。采用单个外部电阻可设定工作频率在200kHz至2.5MHz范围。LTM8049也可通过一个外部时钟同步在同一频率范围。LTM8049采用9mmx15mmx2.42mm BGA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