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新品发布

英特尔CTO基辛格:摩尔定律还能十年不死

发布时间:2007/9/5 0:00:00 访问次数:272


  在摩尔定律的生日到来之际,半导体行业的人在问:摩尔定律本身还有多少年的寿命?指导未来半导体发展的定律会是什么?趁着英特尔北京春季技术大会的召开,记者采访了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资深副总裁基辛格先生。
  引导全球半导体行业

  1965年4月19日出版的《电子学》杂志发表了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的一篇文章。他预测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目每18-24个月就翻一番,且计算机芯片的性能每年增加一倍,而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减少。这一著名定律,引导了全球半导体行业40年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半导体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英特尔带头的计算机微处理器芯片速度一直在持续稳定的增长,无论是兆还是千兆,“芯片速度”的稳定增长令“摩尔定律”成为铁打不变的真理。除了计算机微处理器外,从手机、相机、电视到汽车,芯片早已不再局限于计算机机箱内,而成为一个关联庞大的产业群。由于有了摩尔定律,所有的科技产品的价格一路下跌,从而减轻了客户的负担。这让很多PC制造商进入了新市场——低价计算机。IDC报告显示,不采用最先进部件的非品牌电脑现在占到了整个PC市场的30%。现在只要4000元就能买到的一部PC,而五年前则需要20000元。

  英特尔的“战略时钟”

  “英特尔是基于摩尔定律来制定发展战略的。”基辛格先生对记者肯定地说:“更具体来讲,摩尔定律是以两年为周期,(根据摩尔定律)90纳米到65纳米用两年,65纳米到45纳米再用两年,然后是45纳米到32纳米。所以周期非常接近两年。我们也是按照这样一个周期作出有关的决定,比如说建立工厂,还有开发我们的处理器,使处理器生命周期与摩尔定律周期相一致、相协调。甚至在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我们都是参照这样一个周期。可以说这样一个周期,就像一个钟表一样。我们根据这个钟表的运转制定我们的战略,决定我们产品发展的步伐。”

  对于摩尔定律还能够对行业起多长时间的指导,基辛格先生说:“我们不知道今后五六十年有什么样的情况,但是过去的疑问都已经解决了,这就是业界发展的历史。总的看未来十年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基辛格先生最后谈道:“可以说我们现在非常有信心。实际上对于未来10年或者50年的情况,比起过去的几十年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当然我们不知道在此之后我们还能再走多远,但是摩尔定律在未来10年、20年生效,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

  难以突破“根本性”障碍


  对于摩尔定律的寿命,及半导体行业将依照什么样的规律去发展的问题,业内的纷争在摩尔定律40周年的今天也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久前,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摩尔本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解释说,摩尔定律在遇到“根本性”障碍前对行业仍然有效。“这类定律性的东西不可能永远有效的,(半导体)的尺寸现在已经小到了原子级,这是一个根本性障碍。”

  摩尔相信他的预测在未来10至20年内仍然生效,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开放两至三代产品,未来更有可能在一枚芯片内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但摩尔不相信纳米技术在短期内能够取代硅晶技术。

  “投资在硅晶技术方面的资金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要取代它,必需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最后,摩尔还表示将不再做出任何预测,因为自己已不再处于技术开发前沿的位置。

  有人曾整理出摩尔定律不能逾越的四个鸿沟:散热、电流泄露、热噪、基本大小的限制。其中最后一条“基本大小的限制”,简单说就是:工艺再先进,也不可能将半导体做得比原子更小。对此,基辛格先生说:“十年前我们还在谈怎么能够进入微米世界,今天我们却在谈怎么突破十纳米的限制。我们的信心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是历史,一个是研究能力。因为我们已经有40年的历史,历史是未来最好的预言者,我们正在寻找摩尔定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和下一步的动作,英特尔已经开发出未来的四代晶体管,它们已经是真实存在。而且我们对于下一代技术,例如:新的蚀刻技术,已经可以看到很多成果。”

  (转自 慧聪网)


  在摩尔定律的生日到来之际,半导体行业的人在问:摩尔定律本身还有多少年的寿命?指导未来半导体发展的定律会是什么?趁着英特尔北京春季技术大会的召开,记者采访了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资深副总裁基辛格先生。
  引导全球半导体行业

  1965年4月19日出版的《电子学》杂志发表了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的一篇文章。他预测集成电路中的晶体管数目每18-24个月就翻一番,且计算机芯片的性能每年增加一倍,而制造成本也会相应减少。这一著名定律,引导了全球半导体行业40年的研究和发展。

  随着半导体市场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英特尔带头的计算机微处理器芯片速度一直在持续稳定的增长,无论是兆还是千兆,“芯片速度”的稳定增长令“摩尔定律”成为铁打不变的真理。除了计算机微处理器外,从手机、相机、电视到汽车,芯片早已不再局限于计算机机箱内,而成为一个关联庞大的产业群。由于有了摩尔定律,所有的科技产品的价格一路下跌,从而减轻了客户的负担。这让很多PC制造商进入了新市场——低价计算机。IDC报告显示,不采用最先进部件的非品牌电脑现在占到了整个PC市场的30%。现在只要4000元就能买到的一部PC,而五年前则需要20000元。

  英特尔的“战略时钟”

  “英特尔是基于摩尔定律来制定发展战略的。”基辛格先生对记者肯定地说:“更具体来讲,摩尔定律是以两年为周期,(根据摩尔定律)90纳米到65纳米用两年,65纳米到45纳米再用两年,然后是45纳米到32纳米。所以周期非常接近两年。我们也是按照这样一个周期作出有关的决定,比如说建立工厂,还有开发我们的处理器,使处理器生命周期与摩尔定律周期相一致、相协调。甚至在把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我们都是参照这样一个周期。可以说这样一个周期,就像一个钟表一样。我们根据这个钟表的运转制定我们的战略,决定我们产品发展的步伐。”

  对于摩尔定律还能够对行业起多长时间的指导,基辛格先生说:“我们不知道今后五六十年有什么样的情况,但是过去的疑问都已经解决了,这就是业界发展的历史。总的看未来十年的情况还是不错的。”基辛格先生最后谈道:“可以说我们现在非常有信心。实际上对于未来10年或者50年的情况,比起过去的几十年可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当然我们不知道在此之后我们还能再走多远,但是摩尔定律在未来10年、20年生效,我们还是非常乐观的。”

  难以突破“根本性”障碍


  对于摩尔定律的寿命,及半导体行业将依照什么样的规律去发展的问题,业内的纷争在摩尔定律40周年的今天也开始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久前,摩尔定律的发明人摩尔本人在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解释说,摩尔定律在遇到“根本性”障碍前对行业仍然有效。“这类定律性的东西不可能永远有效的,(半导体)的尺寸现在已经小到了原子级,这是一个根本性障碍。”

  摩尔相信他的预测在未来10至20年内仍然生效,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开放两至三代产品,未来更有可能在一枚芯片内集成数十亿个晶体管。但摩尔不相信纳米技术在短期内能够取代硅晶技术。

  “投资在硅晶技术方面的资金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要取代它,必需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技术。”最后,摩尔还表示将不再做出任何预测,因为自己已不再处于技术开发前沿的位置。

  有人曾整理出摩尔定律不能逾越的四个鸿沟:散热、电流泄露、热噪、基本大小的限制。其中最后一条“基本大小的限制”,简单说就是:工艺再先进,也不可能将半导体做得比原子更小。对此,基辛格先生说:“十年前我们还在谈怎么能够进入微米世界,今天我们却在谈怎么突破十纳米的限制。我们的信心来自两个原因:一个是历史,一个是研究能力。因为我们已经有40年的历史,历史是未来最好的预言者,我们正在寻找摩尔定律下一步的解决方案和下一步的动作,英特尔已经开发出未来的四代晶体管,它们已经是真实存在。而且我们对于下一代技术,例如:新的蚀刻技术,已经可以看到很多成果。”

  (转自 慧聪网)

相关IC型号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自制智能型ICL7135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CL7135是...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751165337  13692101218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