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业存在转入低谷之忧 中芯销售未受影响
发布时间:2007/9/4 0:00:00 访问次数:37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高层人士近日表示,尽管已有客户担忧全球半导体行业短期内将转入低谷周期,但目前公司销售还未受到影响,而且将来即使出现任何的减速,因为中国市场将维持较高增速不减,不利影响亦将被抵消。
该公司客户工程处资深处长俎永熙在路透举办的亚洲科技峰会上指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针对未来全球行业可能发生的减速,我们将充分准备,把着眼点放在中国市场上。”
虽然来自中国的直接订单比较少,但公司此前表示,相当多国际客户要求在中国交货,由此算来间接来自中国的订单,已超过总量的50%;而且相信中国的直接订单将来还会上升,预计明年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20%。
资本支出不会减
俎永熙指出,中国已是全球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电脑、通讯设备及DVD等家用电子产品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半导体产业也有向中国大陆迁移的趋势。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资料,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至2006年将由今年的310亿美元增至380亿美元,而全球市场规模届时将由现在的1,520亿美元降至1,460亿美元。
他强调,公司将努力提高产能,以应付中国市场日益成长的需求。预计明年公司的资本支出不会变动,仍会保持在原先宣布的13.7亿美元。
按此前公布计划,今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将达20亿美元。中芯国际已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在世界代工厂中排名第五。公司此前表示,计划年底公司月产能折合成八英寸芯片,将达12.5万片;明年将增加50%到18.5万片。
世界最大代工厂台积电目前月产能已达到30万片。
12寸厂具后发优势
俎永熙还透露,北京的第一座12英寸代工厂-Fab4厂7月已试生产,本周末将正式投产,预计年底12寸芯片月产能将达3,000-4,000片。
他指出,相对于此前部分12寸厂需半年时间才能转入正式量产,中芯北京厂的投产进程已属相当快,这是较为典型的后发优势。
中芯国际正在北京同时建三座12寸厂,最初客户将包括英飞凌和日本尔必达。后者为日立和NEC的合资企业。
同时中芯在上海已建成三个八寸晶圆代工厂,正在建设三座八寸厂厂房;公司在天津通过收购,获得原属美国摩托罗拉的一座八寸代工厂。
他说,收购后,摩托罗拉成为公司的股东和客户之一,公司希望最终天津厂产出的30%将销往摩托罗拉。但他不愿透露摩托罗拉现在所占的销售比例。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高层人士近日表示,尽管已有客户担忧全球半导体行业短期内将转入低谷周期,但目前公司销售还未受到影响,而且将来即使出现任何的减速,因为中国市场将维持较高增速不减,不利影响亦将被抵消。
该公司客户工程处资深处长俎永熙在路透举办的亚洲科技峰会上指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针对未来全球行业可能发生的减速,我们将充分准备,把着眼点放在中国市场上。”
虽然来自中国的直接订单比较少,但公司此前表示,相当多国际客户要求在中国交货,由此算来间接来自中国的订单,已超过总量的50%;而且相信中国的直接订单将来还会上升,预计明年将由现在的10%提高到20%。
资本支出不会减
俎永熙指出,中国已是全球电子产品的制造中心,电脑、通讯设备及DVD等家用电子产品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半导体产业也有向中国大陆迁移的趋势。
根据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资料,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至2006年将由今年的310亿美元增至380亿美元,而全球市场规模届时将由现在的1,520亿美元降至1,460亿美元。
他强调,公司将努力提高产能,以应付中国市场日益成长的需求。预计明年公司的资本支出不会变动,仍会保持在原先宣布的13.7亿美元。
按此前公布计划,今年公司的资本支出将达20亿美元。中芯国际已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在世界代工厂中排名第五。公司此前表示,计划年底公司月产能折合成八英寸芯片,将达12.5万片;明年将增加50%到18.5万片。
世界最大代工厂台积电目前月产能已达到30万片。
12寸厂具后发优势
俎永熙还透露,北京的第一座12英寸代工厂-Fab4厂7月已试生产,本周末将正式投产,预计年底12寸芯片月产能将达3,000-4,000片。
他指出,相对于此前部分12寸厂需半年时间才能转入正式量产,中芯北京厂的投产进程已属相当快,这是较为典型的后发优势。
中芯国际正在北京同时建三座12寸厂,最初客户将包括英飞凌和日本尔必达。后者为日立和NEC的合资企业。
同时中芯在上海已建成三个八寸晶圆代工厂,正在建设三座八寸厂厂房;公司在天津通过收购,获得原属美国摩托罗拉的一座八寸代工厂。
他说,收购后,摩托罗拉成为公司的股东和客户之一,公司希望最终天津厂产出的30%将销往摩托罗拉。但他不愿透露摩托罗拉现在所占的销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