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IC/元器件

传统硅微型微射线调制器光互连技术

发布时间:2020/12/8 23:39:59 访问次数:1873

从电气I/O迁移到光互连I/O的重要拐点,究其原因是电气性能正在快速逼近物理极限,另外电气性能扩展的速度跟不上带宽需求的三年翻一番的需求,这就会产生I/O功耗墙,I/O功耗会逐渐高于所有现有插接电源导致无法计算。

光互连技术主要涉及五个技术要素,包括光产生、光放大、光检测、光调制、CMOS 接口电路和封装集成,而英特尔近期在几大技术构建模块上实现重大创新,并展示了集成光子学原型。

光调制:传统硅调制器体积巨大,占据空间过多,因此IC封装成本很高。英特尔开发了微型微射线调制器,其体积缩小1000倍,因此在服务器封装上可以放置几百个这种器件。

完整的数据包被写入了缓冲器,它将会按正常顺序依次读出。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的背压。由于读时钟频率通常慢于写时钟,故需要一个双缓冲器。post-FFT的数据处理。控制信号指明两个时钟域的缓存器状态,并通过同步逻辑进行同步。

循环前缀插入操作前后的数据包比较。

Pre-FFT处理:Pre-FFT处理包括4个模块:

循环前缀的移除或存储器写

存储读取或速率改变

双时钟双端口RAM

Avalon码流准备好延迟转换器

从0到无穷大倍的提升:机器编程,除了在硬件上的1000倍提升,英特尔还着重提出在机器编程效率上的提升。诚然,强悍的硬件必然能够获得出色的表现,但编码效率提升意味着更快的上市速度和更少的成本。而这种提升就不仅仅是用1000这种数字进行量化了,实际对于未来业界的帮助是无穷大的。

“机器编程”这一词在英特尔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发布的《机器编程的三大支柱》论文中首次提出,论文中认为机器编程的三大支柱是意图(Intention)、创造(Invention)和适应(Adaptation),开发机器编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动化工具提升开发效率。


(素材来源:21Ic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从电气I/O迁移到光互连I/O的重要拐点,究其原因是电气性能正在快速逼近物理极限,另外电气性能扩展的速度跟不上带宽需求的三年翻一番的需求,这就会产生I/O功耗墙,I/O功耗会逐渐高于所有现有插接电源导致无法计算。

光互连技术主要涉及五个技术要素,包括光产生、光放大、光检测、光调制、CMOS 接口电路和封装集成,而英特尔近期在几大技术构建模块上实现重大创新,并展示了集成光子学原型。

光调制:传统硅调制器体积巨大,占据空间过多,因此IC封装成本很高。英特尔开发了微型微射线调制器,其体积缩小1000倍,因此在服务器封装上可以放置几百个这种器件。

完整的数据包被写入了缓冲器,它将会按正常顺序依次读出。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的背压。由于读时钟频率通常慢于写时钟,故需要一个双缓冲器。post-FFT的数据处理。控制信号指明两个时钟域的缓存器状态,并通过同步逻辑进行同步。

循环前缀插入操作前后的数据包比较。

Pre-FFT处理:Pre-FFT处理包括4个模块:

循环前缀的移除或存储器写

存储读取或速率改变

双时钟双端口RAM

Avalon码流准备好延迟转换器

从0到无穷大倍的提升:机器编程,除了在硬件上的1000倍提升,英特尔还着重提出在机器编程效率上的提升。诚然,强悍的硬件必然能够获得出色的表现,但编码效率提升意味着更快的上市速度和更少的成本。而这种提升就不仅仅是用1000这种数字进行量化了,实际对于未来业界的帮助是无穷大的。

“机器编程”这一词在英特尔研究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发布的《机器编程的三大支柱》论文中首次提出,论文中认为机器编程的三大支柱是意图(Intention)、创造(Invention)和适应(Adaptation),开发机器编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自动化工具提升开发效率。


(素材来源:21Ic和ttic.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特别感谢)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