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51电子网 » 技术资料 » IC/元器件

中国科技不断创新能做出自己的品牌

发布时间:2019/9/6 10:03:27 访问次数:1199

          伴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厂商开始崛起,特别是在近两年当中,一批搭载AI芯片的厂商涌现出来,而且AI芯片适用于各大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厂商,电子安防、视觉处理等各个板块都展现出非常强的发展势头。随着阿里巴巴旗下中天微宣布了一块新的AI芯片诞生之后,一些小厂商也交出了自己的芯片,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泡沫化还是比较严重的。


       近日,在新一轮的中国创客夏季峰会上,倪光南院士再次谈及了国产芯片发展状况,而他给出了一个关键的评论就是中国芯片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百家争鸣的状态固然是好的,但不可急功近利。倪光南作为作为首批中国工程院士,在国产技术前沿比较有话语权,他所提出的观点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此前朱啸虎也表示过,之所以很多大佬不愿意投资国产芯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国产芯片研发进度缓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依旧有像董明珠等一批企业家仍旧高调打着搞芯片的旗帜摇旗呐喊。

       对于国产芯片而言,华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走到了现在,得益于原有的通讯技术沉淀,华为才做出了强大的通讯基带,才能够在5G布局当中展现自己的实力,才能够在麒麟970处理器上拉近与高通的距离。反观在小米做芯片这件事情上,澎湃处理器的失利正是国产互联网企业的直观体现,而人们之所以质疑董明珠做不好芯片,也是出于格力缺乏芯片技术所作出的设想。按照倪光南的话来说,做电路芯片,必须要用一二十年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五百亿甚至千亿就能解决的事情。国产芯片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国产芯片发展的今天,正在利用各种途径去打破技术瓶颈,拉拢国外半导体巨头合作,也是非常迅速成长的办法。由于芯片制造更类似于传统产业,回归到硬件技术本身的时候,这种现有的芯片泡沫很快就会被戳破,只要有长远的目光,国产芯片壮大是绝对可行的。

2005年创立,到2019年成功在A股上市,博通集成经过了14年的奋斗与积累。


        在这14年中,博通集成陆续推出世界首颗5.8 GHz无绳电话集成收发器芯片、集成度最高的2.4 GHz无绳电话收发器芯片、功耗最低的5.8 GHz通用无线FSK收发器芯片、世界首款满足我国公路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的5.8-GHz集成收发器芯片……

       虽然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会带来更大的资金规模,更多的融资渠道,更高的品牌知名度。

但是,张鹏飞表示,上市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上不上市我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也正如张鹏飞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行的博通集成首发仪式上说的,“完成上市是博通集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公司依据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的战略性安排,上市是为了公司能够更加稳健和快速地成长。”

更何况,在张鹏飞看来,上市能够让企业到更大的市场去竞争,也更能够检验一家公司的实力。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博通集成的射频和模拟研发团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这也是它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竞争的原因。

       没有完美的技术,资源决定一切


   

       “中兴事件”国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被别人玩弄于掌心,就应该跳出来做中国自己的东西。除了芯片这一块,还有很多高新技术也是如此。只有中国科技不断创新能做出自己的品牌,美国才不会如此猖狂。但这些东西是要靠时间磨出来的。

     “自主可控是前提,没有自主可控无法谈其他安全。”7月11日,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夏季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倪光南通过视频致辞,强调了自主可控问题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要达到技术安全的要求,首先要把自主可控问题解决。对于芯片产业的发展,他表示,芯片制造接近于传统产业,需要一二十年都保持恒心做下去。同时,他希望投资界能用长远的眼光投资芯片产业。

金句速览:

      对于将来一些重要的项目,首先看产品、服务满足不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即使性价比不错也不可靠。

“中兴事件”让大家感受到芯片的重要性。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形象的说就是“缺心少魂”。如果把芯片比喻成人的心脏,魂就是指基础软件,没有心脏、没有灵魂当然不行。

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要有长期的准备和投入,不要期望一两年、两三年就取得回报。希望投资界能够真正把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都把资金投入到比较容易见效的、短期能够见效的项目上。

     7月11日,倪光南院士因重要会议未能亲临峰会现场。峰会前夕,我们就“中国芯”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谈自主可控:

没有自主可控就没有技术安全

       “中兴事件”以后,大家对自主可控的问题特别关注。

       网络安全是个复杂的问题,和技术、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等都相关。但在多个因素中,技术安全特别重要,没有技术安全,意味着在网络安全其他方面的措施可能都没用。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安全,达到网络安全。

      技术安全也需要多方面措施,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主可控。网信产品和一般产品,例如传统的工业品、农业品有很大差别。传统产品的安全很容易度量,通过评估就可以知道,而且可以计算,这些是传统安全。而网信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它们之间的一个很大差别在于可控性。

      例如一辆汽车,如果油没耗完,零件、轮胎没到使用年限,它都可以安全使用。但是一个网信产品,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它安全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被黑客攻击,假如这辆车被黑客攻击,车可能被人开走,或者撞到什么地方。这种可控性就是网信产品和传统产品很大的不同。

      概括来说,网信产品的安全可控其实讲了两个领域的事,一个是安全,和传统意义一样。另外一个是可控,可控应该是网络产品所特有的。所以网信安全特别要强调这两方面。

我们为了达到技术安全的要求,首先要把自主可控解决,然后再解决安全可信。

      毕竟,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技术!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伴随着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厂商开始崛起,特别是在近两年当中,一批搭载AI芯片的厂商涌现出来,而且AI芯片适用于各大领域,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厂商,电子安防、视觉处理等各个板块都展现出非常强的发展势头。随着阿里巴巴旗下中天微宣布了一块新的AI芯片诞生之后,一些小厂商也交出了自己的芯片,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泡沫化还是比较严重的。


       近日,在新一轮的中国创客夏季峰会上,倪光南院士再次谈及了国产芯片发展状况,而他给出了一个关键的评论就是中国芯片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百家争鸣的状态固然是好的,但不可急功近利。倪光南作为作为首批中国工程院士,在国产技术前沿比较有话语权,他所提出的观点也是具有一定道理的。此前朱啸虎也表示过,之所以很多大佬不愿意投资国产芯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国产芯片研发进度缓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但是依旧有像董明珠等一批企业家仍旧高调打着搞芯片的旗帜摇旗呐喊。

       对于国产芯片而言,华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走到了现在,得益于原有的通讯技术沉淀,华为才做出了强大的通讯基带,才能够在5G布局当中展现自己的实力,才能够在麒麟970处理器上拉近与高通的距离。反观在小米做芯片这件事情上,澎湃处理器的失利正是国产互联网企业的直观体现,而人们之所以质疑董明珠做不好芯片,也是出于格力缺乏芯片技术所作出的设想。按照倪光南的话来说,做电路芯片,必须要用一二十年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五百亿甚至千亿就能解决的事情。国产芯片需要的是时间而不是金钱。

       国产芯片发展的今天,正在利用各种途径去打破技术瓶颈,拉拢国外半导体巨头合作,也是非常迅速成长的办法。由于芯片制造更类似于传统产业,回归到硬件技术本身的时候,这种现有的芯片泡沫很快就会被戳破,只要有长远的目光,国产芯片壮大是绝对可行的。

2005年创立,到2019年成功在A股上市,博通集成经过了14年的奋斗与积累。


        在这14年中,博通集成陆续推出世界首颗5.8 GHz无绳电话集成收发器芯片、集成度最高的2.4 GHz无绳电话收发器芯片、功耗最低的5.8 GHz通用无线FSK收发器芯片、世界首款满足我国公路不停车收费国家标准的5.8-GHz集成收发器芯片……

       虽然公司上市进入资本市场,会带来更大的资金规模,更多的融资渠道,更高的品牌知名度。

但是,张鹏飞表示,上市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上不上市我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也正如张鹏飞在上交所交易大厅举行的博通集成首发仪式上说的,“完成上市是博通集成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公司依据未来发展规划做出的战略性安排,上市是为了公司能够更加稳健和快速地成长。”

更何况,在张鹏飞看来,上市能够让企业到更大的市场去竞争,也更能够检验一家公司的实力。而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博通集成的射频和模拟研发团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这也是它能够有机会参与到竞争的原因。

       没有完美的技术,资源决定一切


   

       “中兴事件”国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不被别人玩弄于掌心,就应该跳出来做中国自己的东西。除了芯片这一块,还有很多高新技术也是如此。只有中国科技不断创新能做出自己的品牌,美国才不会如此猖狂。但这些东西是要靠时间磨出来的。

     “自主可控是前提,没有自主可控无法谈其他安全。”7月11日,在寻找中国创客第四季夏季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倪光南通过视频致辞,强调了自主可控问题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要达到技术安全的要求,首先要把自主可控问题解决。对于芯片产业的发展,他表示,芯片制造接近于传统产业,需要一二十年都保持恒心做下去。同时,他希望投资界能用长远的眼光投资芯片产业。

金句速览:

      对于将来一些重要的项目,首先看产品、服务满足不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即使性价比不错也不可靠。

“中兴事件”让大家感受到芯片的重要性。我们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核心技术,形象的说就是“缺心少魂”。如果把芯片比喻成人的心脏,魂就是指基础软件,没有心脏、没有灵魂当然不行。

集成电路芯片的生产,要有长期的准备和投入,不要期望一两年、两三年就取得回报。希望投资界能够真正把资金用在需要的地方,把眼光放远一点,不要都把资金投入到比较容易见效的、短期能够见效的项目上。

     7月11日,倪光南院士因重要会议未能亲临峰会现场。峰会前夕,我们就“中国芯”等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谈自主可控:

没有自主可控就没有技术安全

       “中兴事件”以后,大家对自主可控的问题特别关注。

       网络安全是个复杂的问题,和技术、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等都相关。但在多个因素中,技术安全特别重要,没有技术安全,意味着在网络安全其他方面的措施可能都没用。所以我们要通过技术安全,达到网络安全。

      技术安全也需要多方面措施,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自主可控。网信产品和一般产品,例如传统的工业品、农业品有很大差别。传统产品的安全很容易度量,通过评估就可以知道,而且可以计算,这些是传统安全。而网信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它们之间的一个很大差别在于可控性。

      例如一辆汽车,如果油没耗完,零件、轮胎没到使用年限,它都可以安全使用。但是一个网信产品,例如无人驾驶汽车,它安全与否很大程度上在于有没有被黑客攻击,假如这辆车被黑客攻击,车可能被人开走,或者撞到什么地方。这种可控性就是网信产品和传统产品很大的不同。

      概括来说,网信产品的安全可控其实讲了两个领域的事,一个是安全,和传统意义一样。另外一个是可控,可控应该是网络产品所特有的。所以网信安全特别要强调这两方面。

我们为了达到技术安全的要求,首先要把自主可控解决,然后再解决安全可信。

      毕竟,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技术!


免责声明:

凡标注“来源:互联网转载”的文章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内容,请发送邮件:602684288@qq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热门点击

 

推荐技术资料

单片机版光立方的制作
    N视频: http://v.youku.comN_sh... [详细]
版权所有:51dzw.COM
深圳服务热线:13692101218  13751165337
粤ICP备09112631号-6(miitbeian.gov.cn)
公网安备44030402000607
深圳市碧威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付款方式


 复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