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2.4GHz ISM频段各种类型无线设备干扰的技术
发布时间:2007/8/30 0:00:00 访问次数:485
每一种标准2.4GHz联网技术都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折衷来减小干扰的影响或完全避免干扰。设计者可通过以下方法将其系统设计成具有频率捷变性,即:使用由正在实施的标准所提供的步骤、或采用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并结合诸如RSSI的无线电特性来构建其自己的协议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使产品在当前恶劣的2.4GHz ISM频段环境下良好地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生产使用2.4GHz ISM频段的产品,设计人员必须处理来自其他来源的更多信号。管理免许可频段的规章表明,您的设备必须考虑干扰问题。
设计人员如何使处于这种苛刻条件下的2.4-GHz解决方案获得最大性能呢?产品往往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下工作得很好,但在现场却会由于受到其它2.4GHz解决方案的影响而使性能显著下降。以现有的标准,如Wi-Fi、蓝牙及ZigBee等,绝大多数产品是以标准制定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但如果设计人员控制协议时,则存在一些可将外来干扰减至最小的方法和步骤。
2.4GHz联网技术原理分析
1.Wi-Fi系统
跳频扩频(FHSS)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是两种用于免许可2.4GHz ISM频段中射频调制的方法。蓝牙采用FHSS,而无线USB 802.11b/g/a(常称为Wi-Fi)及802.15.4(当与顶部联网层结合时称为ZigBee)则采用DSSS。所有这些技术都工作于全球通用的ISM频段(即2.400-2.483 GHz)。
图1:工作于2.4GHz IFM频段无线系统的信号比较。
采用Wi-Fi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数据吞吐量。Wi-Fi一般用来将计算机与本地局域网相连(以及直接与互联网相连)。目前大多数Wi-Fi设备为可每天充电的笔记本电脑或用市电供电的接入点,因此对供电问题并不敏感。
Wi-Fi采用DSSS,其每信道带宽为22MHz,故允许同时采用三个分布式信道而不会互相重叠。每个Wi-Fi接入点所使用的信道均需人工配置,Wi-Fi客户会搜索可用接入点的所有信道。
802.11采用一种称为巴克码的11位伪随机噪声(PN)编码来对每一原始数据速率为1及2Mbps的信息位进行编码。为达到更高的数据速率,802.11b利用补码键控(CCK)将6个信息位编码为8码片符号。
这种CCK算法可使用64个符号,要求每一个802.11b无线电均含有64个单独的相关器(即用于将符号转换为信息位的器件),这虽然会增加无线电的成本与复杂性,但可将数据速率提高至11Mbps。
2.蓝牙系统
蓝牙技术则侧重于蜂窝手机、无绳电话与PDA之间的互操作性。大多数蓝牙设备均可定期充电。
蓝牙采用FHSS并将2.4GHz ISM频段划分成79个1MHz的信道。蓝牙设备以伪随机码方式在这79个信道间每秒钟跳1,600次。所连接蓝牙设备被分组到称为微网的网络中:每一个微网均包含一个主设备及七个从设备。每个微网的信道跳频序列源于主设备的时钟。所有从设备均必须保持与此时钟同步。
通过将数据包头中的每一位发送三次,可对所有数据包头执行前向纠错(FEC)。亦可将汉明码用于某类数据包数据载荷的前向纠错。汉明码虽会对每一个数据包带来50%的开销,但能纠正所有单个15位码字(每个15位码字包含10位信息)中所有一位错误并检测两位错误。
3.无线USB
无线USB被设计成计算机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连接电缆的封杀者,且其目标还瞄准无线传感器市场。无线USB设备无需定期充电,被设计成可使用碱性电池工作数月。
无线USB采用类似于蓝牙的无线电信号,但是采用了DSSS而不是FHSS。每一个无线USB信道宽1MHz,故允许无线USB像蓝牙那样将2.4GHz ISM频段分割成为79个1MHz信道。无线USB设备具有频率捷变特性,换言之,它们虽采用“固定”信道,但如果最初信道的链路质量变得不理想,则会动态地改变信道。
无线USB采用伪随机噪声(PN)码来编码每一个信息位。大多数无线USB系统都使用32码片PN编码,以便在每一个32码片符号中编码两位信息位。这种方案可纠正3个码片错误(每符号),并能检测10个码片错误(每符号)。尽管采用32码片(有时甚至
每一种标准2.4GHz联网技术都进行了必要的设计折衷来减小干扰的影响或完全避免干扰。设计者可通过以下方法将其系统设计成具有频率捷变性,即:使用由正在实施的标准所提供的步骤、或采用本文所提到的方法并结合诸如RSSI的无线电特性来构建其自己的协议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使产品在当前恶劣的2.4GHz ISM频段环境下良好地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生产使用2.4GHz ISM频段的产品,设计人员必须处理来自其他来源的更多信号。管理免许可频段的规章表明,您的设备必须考虑干扰问题。
设计人员如何使处于这种苛刻条件下的2.4-GHz解决方案获得最大性能呢?产品往往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下工作得很好,但在现场却会由于受到其它2.4GHz解决方案的影响而使性能显著下降。以现有的标准,如Wi-Fi、蓝牙及ZigBee等,绝大多数产品是以标准制定者所提供的方法来实现。但如果设计人员控制协议时,则存在一些可将外来干扰减至最小的方法和步骤。
2.4GHz联网技术原理分析
1.Wi-Fi系统
跳频扩频(FHSS)与直接序列扩频(DSSS)是两种用于免许可2.4GHz ISM频段中射频调制的方法。蓝牙采用FHSS,而无线USB 802.11b/g/a(常称为Wi-Fi)及802.15.4(当与顶部联网层结合时称为ZigBee)则采用DSSS。所有这些技术都工作于全球通用的ISM频段(即2.400-2.483 GHz)。
图1:工作于2.4GHz IFM频段无线系统的信号比较。
采用Wi-Fi的主要推动因素是数据吞吐量。Wi-Fi一般用来将计算机与本地局域网相连(以及直接与互联网相连)。目前大多数Wi-Fi设备为可每天充电的笔记本电脑或用市电供电的接入点,因此对供电问题并不敏感。
Wi-Fi采用DSSS,其每信道带宽为22MHz,故允许同时采用三个分布式信道而不会互相重叠。每个Wi-Fi接入点所使用的信道均需人工配置,Wi-Fi客户会搜索可用接入点的所有信道。
802.11采用一种称为巴克码的11位伪随机噪声(PN)编码来对每一原始数据速率为1及2Mbps的信息位进行编码。为达到更高的数据速率,802.11b利用补码键控(CCK)将6个信息位编码为8码片符号。
这种CCK算法可使用64个符号,要求每一个802.11b无线电均含有64个单独的相关器(即用于将符号转换为信息位的器件),这虽然会增加无线电的成本与复杂性,但可将数据速率提高至11Mbps。
2.蓝牙系统
蓝牙技术则侧重于蜂窝手机、无绳电话与PDA之间的互操作性。大多数蓝牙设备均可定期充电。
蓝牙采用FHSS并将2.4GHz ISM频段划分成79个1MHz的信道。蓝牙设备以伪随机码方式在这79个信道间每秒钟跳1,600次。所连接蓝牙设备被分组到称为微网的网络中:每一个微网均包含一个主设备及七个从设备。每个微网的信道跳频序列源于主设备的时钟。所有从设备均必须保持与此时钟同步。
通过将数据包头中的每一位发送三次,可对所有数据包头执行前向纠错(FEC)。亦可将汉明码用于某类数据包数据载荷的前向纠错。汉明码虽会对每一个数据包带来50%的开销,但能纠正所有单个15位码字(每个15位码字包含10位信息)中所有一位错误并检测两位错误。
3.无线USB
无线USB被设计成计算机输入设备(鼠标、键盘等)连接电缆的封杀者,且其目标还瞄准无线传感器市场。无线USB设备无需定期充电,被设计成可使用碱性电池工作数月。
无线USB采用类似于蓝牙的无线电信号,但是采用了DSSS而不是FHSS。每一个无线USB信道宽1MHz,故允许无线USB像蓝牙那样将2.4GHz ISM频段分割成为79个1MHz信道。无线USB设备具有频率捷变特性,换言之,它们虽采用“固定”信道,但如果最初信道的链路质量变得不理想,则会动态地改变信道。
无线USB采用伪随机噪声(PN)码来编码每一个信息位。大多数无线USB系统都使用32码片PN编码,以便在每一个32码片符号中编码两位信息位。这种方案可纠正3个码片错误(每符号),并能检测10个码片错误(每符号)。尽管采用32码片(有时甚至
上一篇: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六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