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车用MCU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发布时间:2008/5/27 0:00:00 访问次数:511
    
    
    随着汽车向更节能、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车用mcu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位、16位mcu将集成更多的功能,并将担纲汽车mcu应用主流角色,而32位mcu也会在汽车导航、音响、动力控制方面找到用武之地,汽车mcu在性能、稳定性上都有提高,并将把更大的灵活性带给设计开发人员。
    
    无庸置疑,在经历了dvd、手机热潮之后,汽车电子热潮正扑面而来,随着汽车向高档化、舒适化迈进,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汽车电子装置成本将占到汽车整车成本的50%左右,而目前,中档车的这个比例只是20%左右。汽车已由单一的机械产品发展成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这个变革中,mcu无疑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图1:isuppli提供的车用mcu中国销售额预测。
    
    mcu在汽车应用的领域不断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汽车发动机系统率先采用mcu以后,mcu在汽车电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至今,mcu在汽车电子的主要应用涵盖五大领域,分别是:
    
    汽车动力系统控制,主要应用为发动机控制、动力转向等;
    
    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有防盗装置、开关控制、电动车窗控制、车门控制、前照灯控制、低速lan、 x-by-wire(线控概念)等;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有安全气囊、abs/稳定性和saff-by-wire(线控安全)等;
    
    行驶系统控制,主要有仪表板、空调控制、底盘控制等;
    
    汽车信息系统,主要 娱乐、服务、移动通信、信息处理和gps导航系统等。
    
    这些应用拓展促使mcu在性能上不断提升。同时也使汽车内mcu的用量从最初的20颗上升到现在的近百颗,最新的宝马汽车(s级)的mcu用量已经达到100颗以上。(图1)在具体应用上,8位mcu主要用于仪表控制、车窗控制、前后照镜控制等,随着控制精度需求的提升,目前,16位mcu正取代8位mcu成为增长车用mcu中最快的器件,32位mcu则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汽车导航、音响、汽车智能应用等。在中国,车用mcu的出货数量将保持2位数增长势头,图1为isuppli提供的车用mcu中国销售额预测。
    
    汽车应用促使mcu在结构、工艺、性能上突破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唐晓泉博士认为:“车用mcu不同于一般消费用mcu的最大区别是需要在极苛刻的环境下运行,例如可能要工作在-40度到+120度的环境中,这就要求车用mcu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满足车用mcu的性能需求,各供应商正在从结构、工艺、封装上改进mcu。microchip汽车电子事业部副总裁dan termer表示:“microchip利用cmos工艺技术开发车用mcu产品以获得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赛普拉斯汽车业务部行销经理steve gerber表示:“赛普拉斯的psoc微控制器基于一种独特的flash工艺,这种叫做亚硝酸硅半导体(sonos)的工艺技术相比目前的flash工艺可以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低成本源于sonos是基于标准的cmos工艺,它仅要求新增3个层就可创造出非易失性单元(nv cell),可靠性源于sonos“电容”可以在氮化物存储层存储电荷使存储单元容错性提高以应对氧化栅极失效。”
    
    freescale(飞思卡尔)表示他们也采用了新的闪存制造技术,来提高mcu中的闪存容量。
    
    富士通mcu产品线总经理andy chang表示:“可以通过几种方法使车用mcu达到高可靠性和高性能,首先,可以通过先进的生产控制管理使mcu的性能参数偏差达到最小,其次,我们的can mcu自98年就投入使用,通过实际应用可以不断改善其性能缺陷。最后,mcu中的嵌入式闪存采用了和amd/富士通闪存一样的技术,这项最具可靠性的技术可以确保车用mcu符合需求。”
    
    汽车用mcu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汽车向更节能、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车用mcu也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8位、16位mcu将集成更多的功能,并将担纲汽车mcu应用主流角色,而32位mcu也会在汽车导航、音响、动力控制方面找到用武之地,汽车mcu在性能、稳定性上都有提高,并将把更大的灵活性带给设计开发人员。
    
    无庸置疑,在经历了dvd、手机热潮之后,汽车电子热潮正扑面而来,随着汽车向高档化、舒适化迈进,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汽车电子装置成本将占到汽车整车成本的50%左右,而目前,中档车的这个比例只是20%左右。汽车已由单一的机械产品发展成高级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这个变革中,mcu无疑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
    
    
    
    图1:isuppli提供的车用mcu中国销售额预测。
    
    mcu在汽车应用的领域不断
    
    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汽车发动机系统率先采用mcu以后,mcu在汽车电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至今,mcu在汽车电子的主要应用涵盖五大领域,分别是:
    
    汽车动力系统控制,主要应用为发动机控制、动力转向等;
    
    车身控制系统,主要有防盗装置、开关控制、电动车窗控制、车门控制、前照灯控制、低速lan、 x-by-wire(线控概念)等;
    
    安全控制系统,主要有安全气囊、abs/稳定性和saff-by-wire(线控安全)等;
    
    行驶系统控制,主要有仪表板、空调控制、底盘控制等;
    
    汽车信息系统,主要 娱乐、服务、移动通信、信息处理和gps导航系统等。
    
    这些应用拓展促使mcu在性能上不断提升。同时也使汽车内mcu的用量从最初的20颗上升到现在的近百颗,最新的宝马汽车(s级)的mcu用量已经达到100颗以上。(图1)在具体应用上,8位mcu主要用于仪表控制、车窗控制、前后照镜控制等,随着控制精度需求的提升,目前,16位mcu正取代8位mcu成为增长车用mcu中最快的器件,32位mcu则主要用于发动机控制、汽车导航、音响、汽车智能应用等。在中国,车用mcu的出货数量将保持2位数增长势头,图1为isuppli提供的车用mcu中国销售额预测。
    
    汽车应用促使mcu在结构、工艺、性能上突破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唐晓泉博士认为:“车用mcu不同于一般消费用mcu的最大区别是需要在极苛刻的环境下运行,例如可能要工作在-40度到+120度的环境中,这就要求车用mcu要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满足车用mcu的性能需求,各供应商正在从结构、工艺、封装上改进mcu。microchip汽车电子事业部副总裁dan termer表示:“microchip利用cmos工艺技术开发车用mcu产品以获得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赛普拉斯汽车业务部行销经理steve gerber表示:“赛普拉斯的psoc微控制器基于一种独特的flash工艺,这种叫做亚硝酸硅半导体(sonos)的工艺技术相比目前的flash工艺可以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低成本源于sonos是基于标准的cmos工艺,它仅要求新增3个层就可创造出非易失性单元(nv cell),可靠性源于sonos“电容”可以在氮化物存储层存储电荷使存储单元容错性提高以应对氧化栅极失效。”
    
    freescale(飞思卡尔)表示他们也采用了新的闪存制造技术,来提高mcu中的闪存容量。
    
    富士通mcu产品线总经理andy chang表示:“可以通过几种方法使车用mcu达到高可靠性和高性能,首先,可以通过先进的生产控制管理使mcu的性能参数偏差达到最小,其次,我们的can mcu自98年就投入使用,通过实际应用可以不断改善其性能缺陷。最后,mcu中的嵌入式闪存采用了和amd/富士通闪存一样的技术,这项最具可靠性的技术可以确保车用mcu符合需求。”
    
    汽车用mcu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上一篇:CMOS线性敏感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